奇迹小说

29 张骞与丝绸之路

书名:跟着课本学历史:秦汉风云本章字数:2289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连接东西方的通道河西走廊就已经存在了,不过仅限于民间往来,其进口和田玉和出口丝绸等商品,主要是通过游牧民族居中辗转流传。丝绸作为商品有计划、成规模地出现在这条通道上,传往西域、古罗马乃至更远的欧洲,是西汉时期的事情。确切地说,是在张骞“凿空”西域之后。

张骞凿空

张骞是西汉时期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他在公元前138年奉汉武帝之命,由西汉的首都长安出发,率领100多人出使西域。途中历尽艰辛,先是被匈奴俘获,被困10余年才得以逃脱;继而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1年多才返回;归途中又被匈奴拘留1年多,后来趁着匈奴内乱才得以脱身回到汉朝。这次出使,使汉朝对西域的地理、物产、风俗习惯等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在后来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活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司马迁《史记》中的《西域传》也由此而来。

公元前119年,张骞奉命第二次出使西域,使西汉与西域诸国的联系开始频繁起来,大大提高了汉朝在西域的影响力。张骞的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与西域各国建立了联系,丝绸之路也正式开通,张骞也被封为博望侯。

“凿空”一词,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意思是开通道路,既见艰难之苦,又显功绩之巨,所以张骞也被誉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随着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以及汉朝对匈奴的战争取得胜利,河西走廊牢牢控制在了西汉手中,西域诸国纷纷臣服。汉朝正式设立了西域都护府,对西域进行管理,西域诸国及更远的中亚、西亚、欧洲等地的国家,纷纷派遣使者与西汉政府取得联系,来往的使者、商人、僧侣也越来越多,丝绸之路正式形成。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说法,出自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因此而定名。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也简称丝路。它以西汉首都长安为起点,经过甘肃河西走廊、新疆,远到中亚、西亚,连接了欧洲地中海各国。古代的四大帝国,汉朝、安息、贵霜、罗马,以及后来的萨珊、波斯、东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等,都在这条道路上。进入东汉后,因为首都迁于洛阳,故东汉时期的丝绸之路起点在洛阳。

在这条道路上,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是其代表性流通商品,所以称其为“丝绸之路”乃是实至名归。同时,沿线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也增进了文化艺术、科技、政治乃至宗教的交流,所以也有人把它叫作文化之路、使节之路、宗教之路,等等。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的提法,是1913年由法国的汉学家沙畹首次提及。海上丝绸之路萌芽于商周,发展于春秋战国,形成于秦汉,兴于唐宋。到了西汉初年,南越国与印度半岛之间的海上交通之路就已经开通了。汉武帝征服了南越国后,在原有海路的基础上拓宽了海贸规模,西汉的商人开始经常出海贸易,“海上丝绸之路”由此而兴起。根据《汉书·地理志》的记载,当时这条从古南越国出发的航线为:从徐闻、合浦出发,经南海进入马来半岛、暹罗湾、孟加拉湾,到达印度半岛南部的黄支国和已程不国,海船载运的“杂缯”,即各种丝绸。这是关于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文字记载。

到了东汉时期,汉朝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印度、埃及、希腊、罗马帝国来往。这标志着横贯亚、非、欧三大洲的真正意义的海上丝绸之路形成。随着汉代种桑养蚕和纺织业的发展,丝织品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输出品。两汉之后,海上丝绸之路一直延续了下去,它与陆上丝绸之路一起,成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平台。一直到隋唐时期,运送的主要大宗货物是丝绸;到了宋元时期,中国的瓷器逐渐成为主要货物,因此又称作“海上陶瓷之路”。同时,由于来往贸易的商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香料,因此也称作“海上香料之路”。中国输出的主要商品是丝绸、瓷器、茶叶等,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以及欧洲各地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掀起了“中国热”。

丝绸之路的意义

丝绸之路从一开始就是一条文明交流之路。古代中国的许多物质文化和发明创造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后,对促进西方的科学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丝绸之路,汉族的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及四大发明,和丝绸织品、茶叶、瓷器等传到了西域,促进了西域的经济发展,也传播到了更远的西亚和欧洲等地。同时,西方的天文学、数学和医学等知识,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西域的天马等良种马,葡萄、核桃、苜蓿、石榴、胡萝卜等果蔬传入,西方的珍禽异兽、珠宝香料、玻璃器皿、金银货币也纷纷传来,中亚、西亚的穿着、饮食等生活方式,音乐、舞蹈等文化娱乐活动也都陆续传入,丰富了中国人的经济和文化生活。

知识拓展

第三条丝绸之路

对于丝绸之路,学术界认为除了西域和海上,还有另外一条丝绸之路——“青藏高原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自长安经吐谷浑到吐蕃,然后经尼泊尔到达印度,由此通往欧洲。早在吐蕃王朝统一青藏高原之前,青藏高原西部阿里地区的古代部族就凿开通道,和丝绸之路相连,并将产自中原地区的丝绸、茶叶等输送到青藏高原。到了公元6世纪时,隋朝和吐谷浑建立友好关系,吐谷浑向隋“朝贡岁至”,隋也回赐不断。唐朝时继续施行这项友好政策,与吐谷浑至少有七次和亲。通过这几次和亲建立的关系,东起长安,向西经天水、兰州到达吐谷浑的丝绸之路被开辟了出来。

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物产,来自西域的一般都带有一个“胡”字,如胡椒、胡麻、胡桃、胡萝卜、胡瓜、胡蒜,以及历史上曾出现过的“胡床”“胡饼”等;经由海上丝绸之路,来自西方的一般都带有一个“番”或“洋”字,如番茄、番薯、番豆、番石榴、洋葱、洋芋等。这些,都见证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