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05 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1)

书名:跟着课本学历史:宋元兴衰本章字数:1447

唐朝自安史之乱爆发后,皇权一再受到威胁。因为战乱频发,朝廷的武将和地方上的军事长官,在屡次的战争中建立功勋,并且逐渐掌握了原本不应该拥有的兵权,军阀由此产生。掌握军权的军阀与中央政府矛盾越来越激化,对中央政府的命令阳奉阴违,甚至公开反对,进而掌握行政权、人事任命权、财政权和税赋权等权力,最终形成了不受中央政府管控的藩镇。从唐末到五代十国时期,那些建立割据政权或是短暂夺取天下、建立王朝的人,往往都是凭借手中的军事力量。

宋朝统治者奉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宋太祖赵匡胤结束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建立了宋王朝。怎样让新生的王朝避免重蹈短命的覆辙,是赵匡胤首先要考虑的事情。作为五代十国的亲历者,他明白,自己作为一个出身并不显赫,通过军事政变夺取帝位的人,随时都有被人取而代之的危险。他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自唐末以来崇尚武力的社会风气,杜绝武将拥兵自重、凭借手中军权改朝换代的可能性,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推行重文轻武的国策。

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一方面,实行轻武,能削弱武将的权力,消除藩镇割据的威胁,从而树立皇帝的政治权威。武将的地位被削弱,武人被人看不起,军队完全成为皇帝和国家的警卫,不再是争权夺利的工具,这样皇帝才能睡得踏实。另一方面,实行重文,重视文人知识分子,重视文教建设,提倡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价值观,通过科举考试大量选拔文官,用以充实因为武将受抑而带来的权力真空,把更多的文人放到国家官僚机构的重要位置上,既能有效地管理国家,又能防范他们依靠军权威胁皇权。中国有句俗话,叫“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文官的选拔制度是科举,武将也有其选拔制度,名曰武举。根据史书的记载,北宋一朝,通过科举走向仕途的文人,大约有6万名,而通过武举走向仕途的武人,不到1000人。更要命的是,这些武举出身的人还被人看不起,混得很不如意。

凡事都有利弊两面,重文轻武也不例外。北宋统治期间,北有辽和西夏,以及后来崛起的女真,西边有吐蕃、南边有大理,这些少数民族政权一个个对北宋虎视眈眈。而因为重文轻武,北宋军队的战斗力堪忧,历次战争都是败多胜少。也因此,北宋在边境上奉行防守为主甚至是被动防守的策略,面对敌人的进攻,不敢出战,更不敢主动进攻,最终落得个被动挨打的局面。战争打不赢,那就只能靠和谈,而和谈的条件就是赔款,美其名曰“岁赐”,说白了就是拿钱买和平。好在北宋因为文治,社会经济发展迅速,财政收入巨大,有的是钱。靠钱买来的和平,北宋维持了100多年。政府和老百姓也乐于见到这种花钱买来的和平,毕竟不用流血牺牲,就能防止外敌入侵,何乐而不为?

知识拓展

曹彬避权,潘美避功

曹彬和潘美,都是宋初名将,两人都有大功,且与宋太祖赵匡胤关系深厚,但他们仍然行事谨慎、退让。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评论说:“曹彬之谦谨而不居功,以避权也;潘美之陷杨业而不肯救,以避功。”意思是曹彬不愿掌权,宁可与士兵关系疏远;潘美不愿有功,宁败而无过错,不肯胜而被皇帝惦记,其实都是害怕功高震主。

中国有句古话:好战必亡,忘战必危。北宋因为重文轻武,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忘战”之路,军备松弛、军队战斗力差。一旦来自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不再满足于金钱的诱惑,以夺土灭国为目的,北宋就无力招架了,这是北宋灭亡的祸根。

重文轻武的另一个弊端是武将的地位急转直下,不被信任,甚至被排挤,被鄙视。纵观北宋历史,武将的忠诚度很低,很容易就叛变投敌,即便不投敌,很多武将也会因文官的构陷,丢官或者进监狱。如在北宋边境与辽军长期作战的杨延昭就屡次被文官构陷,差点丢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