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04 北宋的中央集权举措

书名:跟着课本学历史:宋元兴衰本章字数:2639

自唐代中后期藩镇割据以来,地方势大,中央势弱,因此地方割据和改朝换代屡见不鲜,中央政权形同虚设,经常被地方实力派摆布甚至取而代之。宋太祖和宋太宗这两任皇帝,都是五代十国时代的过来人,历史的教训他们目睹过,也经历过,等到他们登上皇帝的宝座,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必须采取一些手段,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让皇权牢牢控制住了军权,但这仅仅是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开始。

知识拓展

宰相干不好州官活

宋太宗、宋真宗时的宰相张齐贤,曾经以吏部尚书身份在青州做了6年官,颇有政绩,老百姓都说他的好话,但是也有人编造谣言,说他当官不干活,政事松弛,因此朝廷把他召回。张齐贤感叹:“我一向做宰相,好在没有什么大过错,如今做州官,反而被人告了。这真是在御厨房管事30年,临老了连个粥都煮不好呀!”

相权的削弱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是中国古代政治斗争的聚焦点之一。历代封建王朝的帝王们,对宰相这个职位是又爱又恨。宰相统率百官、处理政务,是皇帝的左膀右臂;但宰相的权力过大时,往往会威胁皇权,即便是汉朝和唐朝这样强盛的王朝,也曾出现过因为宰相权力过大,对皇权造成威胁的情况。在经历了五代十国的乱世后,北宋的建立者不但想要牢牢掌握军权,对于相权也是警惕防范的。

宋太祖赵匡胤取代后周建立宋朝后,为了稳定政局,继续让后周的宰相范质担任宋朝的第一任宰相。起初,宰相作为皇帝的首辅,在朝见皇帝商量重大朝政的时候,皇帝会让宰相坐下来面议;谈完事情后,皇帝要向宰相赐茶,而后宰相告退,这种政治礼仪,从唐代一直延续到五代十国时期。宋太祖即位后,这种政治礼仪被打破了。范质毕竟是前朝的宰相,他对赵匡胤心存忌惮,每次议事,都是先写公文进呈,并向赵匡胤解释道:“这样做才算是臣子们秉承了皇帝的意志,免除了妄庸的过失。”赵匡胤觉得这样做确实很好。随着宰相书面进呈公文奏章越来越多,过去皇帝与宰相“坐而论道”的旧礼也就无疾而终了。自此之后,宰相在上朝时再也没有坐的权利,只能站着。“坐礼”的废除,意味着北宋的相权开始走向衰弱。

然而,宰相丧失的不只是一把能坐的“交椅”。宋太祖为了防止宰相的权力过大,采取了分化事权的办法,以削弱相权。在古代,宰相的权力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行政权,二是军事权,三是财政权。为了分化宰相的行政权,宋太祖设置了一个参知政事的职务,相当于副宰相;为了分化宰相的军事权,宋太祖设立枢密院,任命枢密使,专掌军事政令;到了宋太宗即位后,为了分化宰相的财政权,又专门设立了盐铁、户部、度支三个机构,设三司使,掌全国钱谷出纳、均衡财政收支,为中央最高财政长官,号称“计相”。就这样,原本属于宰相的权力,被分化到新的职能部门和新的官员手中,宰相的权力一再被削弱,皇权得到了巩固,达到了皇帝专制和中央集权的目的。

宋朝这种分化宰相权力的做法,对后世王朝的影响很大。之前,宰相作为百官之首,甚至能凭借手中的权力与皇帝“分庭抗礼”。到了北宋后,相权一再被分化和压缩,宰相慢慢地变成了皇帝手中的“工具人”。而中国历史上关于君权和相权的斗争,一直延续到清朝雍正时期军机处设立,最终尘埃落定。

知州、知县与转运使

在处置完相权之后,宋太祖对地方政治也进行了新一轮的规划。自唐代中后期藩镇割据以来,地方官的任免权掌握在藩镇势力手中,这些地方官员都成了藩镇势力的爪牙。既然不由中央政府任命,自然也不受中央政府的管辖,这一弊端导致了中央政权的权威荡然无存。为了解决这个弊端,宋太祖派遣大量文臣担任各地的州县长官,所以宋朝的科举制度规模是远大于唐朝的,科举考试产生的文人,成为地方官员的重要来源。为了防止知州、知县的权力过大,宋朝实行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

知州,全称是“权知某军州事”。“权知”意为暂时主管,“军”指该地厢军,“州”指民政。知州由文臣担任,宋朝在各州府又设置通判一职,作为副职,以分化知州的权力。

知县,别称县长、县台、县太爷,自春秋战国时期,设立县这一行政区域时,县长这一行政职务就成为地方官职的重要一环。不过,在春秋时期,县上面没有州,更没有省,而是直接归中央管辖,所以这一时期,县所管理的地域比较大,权力也比较大。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郡县制,在县的上一级设置了郡,县受郡节制,县级长官“万户以上为令,不足万户为长”,这是县令和县长的由来。汉朝延续了这一制度,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郡被州所替代,郡县二级制变成了州县二级制。到了宋朝,为了分化县长的权力,千户以上的县,设置县令、县尉、主簿3个官职,其中县令负总责,县尉分管治安,主簿分管民政。不满千户的县,则不设主簿一职,主簿由县令兼任。

自唐末以后,节度使一直是割据地方的大患。宋朝在设置了州县制之后,虽然从行政上分化了节度使的权力,但这还不够,取消节度使的收税权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因为正是节度使掌握了地方上的收税权,积累了大量财富,所以才能养得起强大的军队与中央对抗。于是,宋太祖下令,取消节度使的收税权,除了各州留下一部分作为地方上的必要支出,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后来又通过设置和加强转运使一职,将地方赋税收归中央。正是这一招“釜底抽薪”,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才杜绝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再次出现。

知识拓展

戒石铭是怎么来的

从宋代开始,各地州县衙门口都立着一块石头,称“戒石”,上书铭文,南面刻“公生明”3个大字,北面刻“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16字。这一做法,始于宋太祖。“戒石铭”原本出自后蜀皇帝孟昶,共有24句,宋太祖见了,觉得很好,删改为后来常见的4句。

知识拓展

宋代的普通话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任用多实行回避制度,即禁止本地人做本地官,必须异地做官。但是中国地域广,各地都有方言,这就需要一种统一的语言,即今天所谓的普通话,古称“雅言”。据考证,北宋的雅言,就是今天的河南话。而元朝之后,北京一直是首都,所以北京话就成了官话。

知州、知县和转运使的设置,起初是行之有效的,对北宋初期的繁荣和稳定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也确实消除了地方藩镇势力坐大的威胁。但很多事情,往往是压住了这头,却忽略了另一头。原本为了控制赋税而设置的转运使一职,到了北宋后期,有了另一个意想不到的作用,那就是为皇帝在地方上收罗各种奇珍异宝。小说《水浒传》中,青面兽杨志曾负责押送“花石纲”,这个花石纲就是转运使下设置的一个机构,专门运送奇花异石以满足当时的皇帝宋徽宗的个人喜好。花石纲搞得北宋政治乌烟瘴气,民不聊生,各地不断爆发农民起义,为北宋的灭亡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