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北宋的科举制度(1)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这一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人事选拔制度,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举制度是封建王朝时期所能采取的最公平,也是最具可行性的人才选拔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封建王朝引进和吸纳人才的社会层面,使得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优秀分子能够进入统治阶级队伍,维护了封建王朝的统治。随着北宋的建立,为了满足北宋王朝对于文官的大量需求,科举制度在北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逐渐成为一种较为完善的人才选用制度。后世王朝也基本沿用了北宋设定的科举考试方式。
知识拓展
录取进士最多的一年
北宋宣和六年,各地到开封参加国考的人有几万人,政府任命了60位考官,但考试时,签名簿上却有61个考官人名,主考官查来查去,发现不知怎的多了个叫宋应辰的人名,于是交代说:“宋,是我大宋国号,又叫应辰,就是顺应良辰吉日之意,这是老天爷提醒我们,这一届考试中有杰出人才呀,大家评卷时一定要注意。”结果,考官们对任何考生都不敢敷衍,所以这一年录取的进士多达805人,为宋朝历史之最。
日趋完善的宋代科举
宋朝采取的是任用考试制度。在隋唐时期,科举只能算是资格考试,考生在中榜后只是获得了做官的资格,并不会直接授予官职。宋朝取消了科举考试中部分烦冗的考核流程,让吏部参与考核,中试者可以直接进入官场。宋太宗时期,考生通过殿试后即可取得进士称谓。宋真宗时期,又将殿试定为三甲制,将考试排名分为一甲、二甲、三甲3个档次,一甲赐“进士及第”,只取三名,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若干名,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若干名。只要达到三甲这个等级就可以被授予官职。根据记载,两宋时期130多位宰相中就有120位是通过科举考试入仕的。任用考试的推行为皇帝招揽了大批士子,也为宋朝的人才选拔拓宽了渠道。
为了公平起见,真正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宋朝的科举考试制度取消了门第的限制。门第限制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的,当时选拔人才的权力都掌握在门阀贵族的手中,平民百姓及庶出子弟都很难入仕为官。隋唐时期,尽管科举考试能够让寒门子弟通过考试为官,但其中仍然存在很多弊端,士族的权力过大限制了科举制度的实施。到了北宋,为解决士族阶层权力过大的问题,宋太宗多次告诫主考官要选贤举能,切不可徇私舞弊。在宋朝进士中,寒门庶族子弟占大多数。为了扩大人才选拔的范围,北宋还曾专门发布诏书,允许各行各业的人参加科举,这直接打破了门第的限制。
宋朝的科举考试制度分为三个层级,分别是解试、省试和殿试。解试是科举考试的入门阶段,考生只有通过解试才能进入后续的考试阶段。为了避免徇私舞弊的现象发生,朝廷对不同地区举办的解试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例如,当考生有亲属在本州考场范围内为官时,便会被安排到较远地区的考场。省试则是在春季举行,由各州或转运司送贡士到京城参加尚书省礼部的考试,也被称为“春闱”,考官主要由皇帝来任命。殿试也被称为“廷对”,一般都是由皇帝担任主考官,过程十分严格。能够入选殿试的进士,一般都被称为“天子门生”,这样皇帝和进士们就有了一层师生名分,使得君臣关系更为紧密。
知识拓展
为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
苏轼父子3人,俱有才名,世称“三苏”。据说苏轼和弟弟苏辙同时被录取为进士,宋仁宗皇帝下朝后,对人说:“吾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后来苏轼因乌台诗案,差点儿被问斩。正逢太后重病,宋神宗欲大赦天下以祈福,太后重提仁宗的话,说:“其他人都不用赦免,但放了苏轼足矣。”苏轼因此躲过一劫,被贬黄州。
科举考试的“龙虎榜”
科举考试在中国实行了上千年,其真正的顶峰出现在两宋时期,尤其是北宋。而在北宋的167年间,要论起盛世繁华、人才辈出,当属宋仁宗赵祯在位的42年。其中宋仁宗嘉祐二年的进士科,更是号称中国科举史上的“千年龙虎榜”——这一批中试者在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力,堪称空前绝后,在中国千余年间的700多次科举考试中独占鳌头,没有哪一次能与之相比。历史将记住这次“群星闪烁”的科举考试。这一年的进士,论文学,“唐宋八大家”中出了3个;论做官,宰相就出了9个;论政治,熙宁变法的干将出了7个;论学术,宋学四派中有三派的创始人也参加了这次考试。
那一年,春节刚过,蜀中眉山一户姓苏的读书人家,正在吃团圆饭。男主人已经48岁,两个儿子,一个20岁,一个18岁。饭桌上,男主人和妻子谈起,要带两个儿子赴东京参加礼部的科举考试。他自己已经参加过三次,皆未能中进士。男主人对妻子坦言,这是他最后一次参加考试,如果再不中,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了,这次带两个儿子去参加考试,主要是为了让他们见见世面。
父子三人路过成都时,一位29岁的邓姓青年加入了他们的队伍。两个儿子很不喜欢这人,认为他是个油嘴滑舌的“老油条”,父亲则对儿子说:“看人要看其长处。这位邓先生的学问做得还是很好的。”大儿子顶了一句嘴:“我看他的人品,实在不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