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06 北宋的科举制度(2)

书名:跟着课本学历史:宋元兴衰本章字数:2030

那一年,江西南丰一户姓曾的大户人家,家中有7个兄弟,年满18岁的有5个,长兄病了,不能出行,剩下的4个兄弟决定一起赴东京参加当年的科举。和曾氏兄弟同行的还有他们的两个妹夫,都姓王,也是读书人。一行6人走到江西德安时,其中一个妹夫说:“这里有我们一个亲戚,叫上他一起去吧。”这位亲戚也姓王,他对科举似乎不感兴趣,6人找到他时,他正在读兵书。大家劝他:“一起去吧!本朝重文轻武,真正掌管兵权的都是文人,先考取个功名再说。”于是这位亲戚放下兵书,一同去了。

那一年,福建南平章氏家族的两位子弟也要去参加考试,他们是叔侄俩,侄子却比叔叔大,叔叔22岁,侄子32岁。出门时,侄子与叔叔开玩笑:“叔叔,这次考试,我志在状元,不知您意下如何?”叔叔“哼”了一声,回答道:“小子,你写字都是我教的,这次考试,我若名次在你之后,便不要这功名。”

章氏叔侄走到泉州时,有一个姓吕的25岁青年正在等着他们。侄子问叔叔:“他怎么也来了?”叔叔回答:“一起进京考试,正好结伴。”侄子却说:“这人是个执拗的家伙。”姓吕的青年正好听到了侄子的话,不悦地回了一句:“你叔叔不也是个执拗的家伙吗?”

三人在路过常州时,当地的王知州设宴款待了他们,原来王知州与吕姓青年相识。他们时而吟诗作对,时而褒贬时政,吕姓青年问王知州:“他年你若为相,该当如何?”王知州回答:“必定变法。”吕姓青年立刻表态:“我支持你!”章姓的叔叔也附和道:“我也支持!”侄子却不以为然。

那一年,东京的相国寺里,在大雄宝殿的正中央,放着一张虎皮大椅,释迦牟尼佛前的供桌上,摆着一部《易经》。一个37岁的中年人也是来参加殿试的,却在备考期间向众人讲授易说。这位中年人姓张,有人问他:“意欲何为?”他回答:“无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那一年,两位姓程的兄弟也赶到了东京,年长的25岁,年少的24岁。他们也是来参加科举考试的,听说有人在相国寺讲授《易经》,便赶去凑热闹。听了张先生的讲演,兄弟二人却不以为然,因为这与他们的老师周先生讲的不太一样。兄弟二人便与张先生讨论了起来,张先生听完后,对众人讲:“易学之道,我不如二程。你们可向他们请教。”

正当这些人陆陆续续赶到东京时,朝廷任命了这次科举考试的主考官,这可是一位天下闻名的大文人,复姓欧阳。这位欧阳先生3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里很穷,母亲用树枝在地上写字教他,他非常刻苦,23岁时中了进士。据说,这位欧阳先生原本应该是状元的,但当时的主考官晏大人认为其“锋芒过盛”,故意降低了他的名次。这一次欧阳先生自己当了主考官,他又该如何应对呢?

这个主考官名叫欧阳修,是一代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蜀中眉山的三父子,分别是父亲苏洵,儿子苏轼、苏辙。临考时,苏洵却没有进考场,他已经厌烦了考试,他的两个儿子都中了进士,苏轼和苏辙两兄弟开创了宋学中的“蜀学”。父子3人在成都碰到的那位青年,名叫邓绾,他也中了进士,诚如苏轼、苏辙所说,他确实是个老油条,在后来的新旧两派政治斗争中,他左蹦右跳,毫无操守。

江西南丰的曾氏兄弟四人和他们的两个妹夫也都中了进士,被称为“一门六进士”。他们分别是曾巩、曾牟、曾布、曾惇,两个妹夫分别是王无咎、王彦深。曾巩与苏轼、苏辙两兄弟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他们在德安结伴而行的另一个王姓青年名叫王韶,王韶也中了进士,与别人不同的是,王韶走向了战场,成为北宋名将,还写了一部兵书——《熙河阵法》。

福建南平的章氏叔侄也中了进士,之前的戏言成真,侄子章衡高中状元,叔叔章惇名列中游。章惇觉得脸上无光,当即向皇帝表示,放弃这次考试成绩。4年后,章惇再次参加考试,名列第一甲。

泉州的吕姓青年名叫吕惠卿,在常州款待他们的知州名叫王安石。12年后,位居中枢的王安石真的变法改革了,吕惠卿和章惇都成了他变法的得力干将。

知识拓展

理学、道学先生

理学,也称道学,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代表人物是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也称为“程朱理学”。

朱熹理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存天理,灭人欲”,即遵循天理,通过道德修养来克服自身过度的欲望。这一目标要求过高,很少有人能达到,后世很多读书人学得四不像,因而思想古板、作风迂腐,被贬称为“道学先生”。

知识拓展

程门立雪

成语“程门立雪”中的“程”,指的就是程颐。冬日某天,杨时登门请教时,程颐在午睡。杨时为了不打扰老师,大雪天一直在门外站着,雪落满身。后来人们用“程门立雪”形容尊师重道,诚心求学。

东京相国寺那张虎皮大椅上,讲课的先生名叫张载,他也在这一次科举中了进士,后来他开创了一个学派,史称“关学”。诚如他所言,他的学问真正做到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至今都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而那两位与张载谈《易经》的青年,分别是程颢和程颐,他们的周老师便是写下《爱莲说》的周敦颐。程颢、程颐两人并称“二程”,他们两人开创了宋学中的“洛学”,他们的学说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成为影响中国数百年的“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