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澶渊之盟(1)
自从宋太宗赵光义亲征辽国,试图夺回幽云十六州,在高梁河之战失利后,辽宋之间的战争就没停止过。民间传说中的杨家将抗辽故事十分精彩,但历史的真相却截然不同,实际上北宋在对辽的战争中,一直是败多胜少。到了宋真宗时期,辽军更是打到了黄河岸边的澶州城。澶州是北宋都城开封北部的屏障,一旦澶州失守,开封便岌岌可危,但历史的转折也就此发生了。
澶州之战
高梁河之战后,北宋军队的精锐损失殆尽。更可怕的是,北宋统治集团从上到下,都患上了“恐辽症”,谈辽色变,别说收复幽云十六州,北宋都不敢进攻辽国,还转入防御甚至是消极防御的态势中。为什么说是消极防御呢?因为没有了幽云十六州的屏障,北宋与辽的边境变成了河北南部的平原,根本无险可守,北宋军队只能设置堡垒和营寨。
辽阔的华北平原,岂是几座堡垒营寨能防守得住的?辽军占据了全面的优势和主动权,北宋军队处处被动挨打。到了辽圣宗时期,辽国萧太后实际掌权,国力大增。萧太后可是个厉害的人物,是传奇故事中的杨家将的宿敌。不过,历史上还真有“杨六郎”杨延昭这个人,但历史上的杨延昭并不是“令公”杨业的第六子,而是长子。杨延昭作为宋军的边关将领,在与辽国的数次交战中,总是能略占上风。不过,光有一个杨延昭是不够的,改变不了北宋对辽作战屡屡失利的局面。
北宋景德元年,辽国萧太后和儿子辽圣宗耶律隆绪率领20万大军,南下入侵宋境,很快就打到了澶州城下,并将其三面包围。为什么是三面包围呢?这与澶州城的地理情况有关,澶州城以黄河为界,分为南北两城,北城背靠黄河,敌军只能包围三面。当时澶州城的守将是李继隆,他率兵死守澶州城门,也正是因为他的死守,为北宋赢得了一线生机。
辽军围攻澶州城的消息传到京城开封,京师震动,皇帝和大臣们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参知政事王钦若跳出来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赶紧“迁都”吧。至于迁到哪里去,王钦若主张迁到昇州,陈尧叟则主张迁到益州。这时,一个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站了出来,这人就是同平章事寇準,因为他曾在山西当过县令,民间称他为“寇老西儿”。寇準对皇帝宋真宗阐明利害:“如果我们跑路,大宋就完了!”寇準坚持让宋真宗御驾亲征,宋真宗犹豫不决,另一位宰相毕士安也从旁劝说,宋真宗最终决定御驾亲征。对于要跑路的王钦若,寇準使了个坏,推举他镇守天雄军。王钦若与寇準从此交恶,这也为寇準后来的失势埋下了祸根。
这年11月,宋真宗御驾亲征,朝中的文武大臣全部随军出征。在大臣们的簇拥下,宋真宗来到了澶州城。偏巧战场上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辽军大将萧挞凛向来轻视宋军,他带着骑兵侦察地形时,被宋军床弩射中头部,当场毙命。听到辽军大将被射杀的捷报后,寇準十分高兴,连忙劝说宋真宗赶紧渡过黄河之上的浮桥,从澶州南城赶往北城前线。谁知在车驾到达浮桥时,宋真宗又停滞不前,不敢再向北城进发。这时,宋真宗身边的老将高琼站了出来,他抓起一根棍棒敲打车夫,并大声说道:“都什么时候了,还有什么退路,只能前进了!”宋真宗没有办法,只能继续前进。在寇準和高琼等人的劝说下,宋真宗登上了澶州北城城楼,以示督战。宋军士兵看到皇帝都亲征了,士气大振,气势如虹。各地的军队也纷纷向澶州城靠拢,宋军迅速聚集了几十万人,战场的形势变得对宋军十分有利。
知识拓展
“溜须”一词的由来
寇準30多岁就进入权力决策层。据说宋太宗曾认为寇準可以做宰相,但就是年纪太轻了。寇準听说后,特意把头发染白,于是宋太宗升他为宰相。寇準任宰相后,提拔了丁谓,但丁谓这人能力强,品性差。一次,丁谓和寇準一起吃饭,寇準的汤汁流到了胡须上,丁谓眼尖,赶紧拿出手帕给寇準擦胡须。从此“溜须”一词,成了拍马屁的又一说法。
反观辽军,先是孤军深入犯了兵家大忌,再加上大将阵前被杀,士气低落。而在辽军的后方,杨延昭等人率领的军队也纷纷围了过来,形势对辽军很不利,于是萧太后决定向北宋求和。面对辽国的求和,寇準认为这是大好时机,于是提出了契丹称臣,并归还幽云十六州的条件,否则大家就决一死战,大不了鱼死网破。宋真宗的想法则与寇準不同,他认为只要辽军撤走了,就万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