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14 思想的高峰:老子与孔子(2)

书名:跟着课本学历史:文明之光本章字数:3021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的祖上是宋国的贵族,出自殷商。孔子的曾祖孔防叔为了躲避宋国的内乱,逃到了鲁国。据说,其父叔梁纥在70多岁时,才和一个叫颜徵在的女人生下了孔子。相传孔子的母亲在怀着他的时候,曾在一个叫尼丘山的地方祷告,所以孔子名丘,字仲尼。

孔子幼年的生活很不幸。他3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被父亲的正妻赶出了家门,母子二人只能过着清贫的生活。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用在孔子身上也很适合。15岁的时候,孔子就立志要做一个有学问的人,这样才能出人头地。所以孔子早期的经历,就是想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想走入仕途,成为一个受尊重的人。

19岁的时候,孔子回到祖籍地宋国祭拜祖先,并且迎娶了宋国亓官氏之女为妻。第二年,他的妻子生下了一个儿子,根据史书记载,鲁昭公为了表示祝贺,送了一条鲤鱼给孔子,所以孔子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从这段记载不难发现,20岁的孔子已经小有名气了,他被鲁昭公任命为管理仓库的官员。此时的孔子,一心在仕途,十分关注天下大事,对治理国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经常发表自己的一些见解,以求获得国君的赏识。

孔子到了30岁的时候,已经成为著名人物。这一年,齐景公出访鲁国,召见了孔子,与他谈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并邀请孔子去齐国做官,但孔子表示不愿离开鲁国。直到几年后,鲁国发生内乱,连鲁昭公都逃到齐国了,孔子这才来到了齐国。齐景公很高兴,多次向孔子请教治国之道。他们谈得很投机,齐景公甚至想把一块封地赏赐给孔子,大夫晏婴出于妒忌,阻止了齐景公。

齐景公曾问政于孔子,孔子的回答很简单,但也很明白,那就是君王要像个君王,臣下要像个臣下,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或许是因为孔子在齐国受到的礼遇,让齐国的大臣们觉得齐景公要重用他,于是出于嫉妒,齐国的大臣想杀掉孔子。孔子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自己老了,管不住他们了,孔子无奈,只得逃回鲁国。

虽然孔子在齐国曾风光无限,但回到鲁国后的孔子,依旧没有受到鲁国国君的重用。直到孔子40多岁,自称“不惑”了,鲁昭公才想起来重用孔子。孔子50多岁时被任命为鲁国的大司寇,并代理国相的职权。

孔子在当上大司寇七天后,就诛杀了鲁国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一时间孔子的名声大振。鲁国在孔子的管理下,朝政也渐渐有了起色。此时的鲁国,真正的内患是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也称“三桓”。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这三大家族手里,孔子和他们的矛盾也随之暴露无遗。很显然,论政治斗争,做学问的孔子是斗不过这帮政客的,后来因为政治斗争的失利,他不得不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之路。

在鲁国为官的这些年,孔子一边做官,一边做学问。因为名气很大,很多人拜孔子为师,成为他的学生。据说孔子的弟子中不乏达官贵人和社会名流。如孔子的学生子贡,是个富可敌国的商人;学生子路,好勇尚武,其为官所取得的政绩深受孔子称赞。在孔子离开鲁国时,很多学生追随孔子一起周游列国。

在周游列国期间,孔子虽然也曾受到一些诸侯的礼遇,但并没有人想重用他。在很长的时间里,孔子的周游列国之路更像是流浪,有时候甚至还会饿肚子,当时就有人嘲讽他如丧家之犬。

经过了长达14年的奔波,鲁国国内糟糕的政治情况稍作缓解,孔子就又回去了。这时的孔子不再想着仕途,而是开始著书立说,他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晚年的孔子,经历了很多生离死别,先是他的儿子孔鲤死了,不久后,他最喜欢的学生颜回和子路又相继离世。尤其子路的死,对孔子打击很大。子路死于卫国的内乱,“君子死而冠不免”,非常有气节。在经历这一系列打击后,孔子知道自己已经时日无多了。

知识拓展

堕三都

“堕”通“隳”,指毁坏城墙。鲁国中央权力被三桓架空,然而三桓的权力渐渐又被他们的家臣架空。孔子为了防止这些家臣作乱,决定拆毁三家的私邑。一开始,三桓也想抑制家臣势力,都支持堕都,但随着家臣们起兵反抗,三桓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反过来反对孔子。堕三都行动因此半途而废,孔子不得不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之旅。

公元前479年4月初的一天,孔子的弟子子贡来见他,孔子拄杖倚于门前。师生两人见面相拥而泣,孔子责问子贡为何这么晚才来见自己,他叹息地唱着:“泰山将要坍塌了,梁柱将要腐朽折断了,哲人将要如同草木一样枯萎腐烂了。”对于自己的一生,孔子做了这样的总结:“天下无道已经很久很久了,没有人肯采纳自己的主张,自己的主张不可能实现了。夏朝的人死时在东阶殡殓,周朝的人死时在西阶殡殓,殷商的人死时在两个楹柱之间。昨天黄昏梦见自己坐在两楹之间祭奠,自己的祖先就是殷商人啊!”几天后,孔子因病去世,终年73岁,死后被葬在鲁国都城北泗水岸边。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孔子所主张的“仁”,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孔子所主张的“礼”,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是人类文明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得孔子在失望之余,将更多的心血放在了教育事业上。作为一个教育家,孔子打破了当时社会贵族阶层对教育的垄断,开创了平民教育。作为教育的先驱,孔子的弟子多达3000人,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七十二贤士”。这72人中很多都成了诸侯国的大夫,他们也传播孔子的思想和学问。

知识拓展

孔子不饮盗泉之水

传说孔子和学生出游时,天热口渴,正好遇见一处泉水,泉水清凉。孔子向乡人打听,得知此泉名为“盗泉”,当即不喜,宁愿渴着也不喝盗泉之水。孔子此举被认为是道德高洁的表现,“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类似的还有“曾子不入胜母之闾”,孔子的学生曾参,以孝著称,据说有一次他乘车来到一个巷子口,发现巷子的名字是“胜母”,当即拒绝入内。

孔子在教育理念上提出“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最终各有差异是因为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教育很重要,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人人都应该接受教育,所以他主张“有教无类”。

同时,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认为学问做好了,还有余力,就要去做官,改良社会,为更多的人造福。孔子从事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能从政的君子。孔子对于君子的要求很高,最主要的是道德修养,所以孔子的教育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孔子道德教育的核心是“礼”和“仁”。“礼”为道德规范,“仁”是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能真正充实。

对于学习,孔子也有自己的主张,他主张“学而知之”,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结合,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认为学习还必须“学以致用”,应该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去。孔子的这些教育主张对后世影响深远,儒家也因此成为孔子之后中国2000多年历史中,最受推崇的学派,被历代统治者视作正统学说。后世的很多儒家学者对孔子的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扬,使其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