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15 百家争鸣(1)

书名:跟着课本学历史:文明之光本章字数:2967

百家争鸣,是指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之间互相辩争的局面和风气。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极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诸子百家兴起,相互争鸣,盛况空前,极大地推动了当时的文化学术的发展。

儒家

儒家是春秋时期孔子所创,到了战国时期,儒家成为当时影响很大的学派,孔子之后,儒家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人。和孔子一样,孟子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他由母亲带大。孟子的母亲望子成龙,很重视对孟子的教育。孟子小时候和大多数小孩一样,喜欢模仿。起初,孟子家住在墓地附近,孟子经常和小伙伴一起玩办丧事的游戏。孟子的母亲看到后,认为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把家搬到了集市旁边。不久后,孟子又玩起了做生意的游戏。孟母决定再次搬家,这一次他们把家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跟着老师学会了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觉得这里很适合居住,他们就在这里定居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因为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孟子长大后成了很有名望的学者。

孟子的一生,很像孔子,他以开办私学讲课为生,弟子也很多。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有着较高的政治抱负,他希望能得到君主的重用,于是他也带着学生周游列国。在周游列国期间,孟子因为名气很大,受到了诸侯热情的款待。孟子主张“仁政”,他经常劝告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老百姓,甚至还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些主张和想法,在当时并不被统治者接纳,再加上孟子说话从不拐弯抹角,经常无所顾忌地批评诸侯国君,搞得这些人下不来台,只好“顾左右而言他”。

有一次孟子来到梁国,好战的梁惠王问孟子:“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做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之后,打败的一方丢盔弃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贪生怕死,这合适吗?”

知识拓展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孟子批评齐王轻信奸臣,做事不能坚持,他说:“一株植物,您让它晒一天,又冻上十天,再容易成活的植物它也活不了!您跟我在一起,刚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我一离开,那些奸臣就来哄骗你,你又会听信他们的话,这怎么可能学好呢?”这就是成语“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的出处,后来精简为“一曝十寒”,比喻勤奋的时候少,懈怠的时候多,没有恒心。

孟子讲完故事后,梁惠王有些不明白孟子是什么意思。孟子只好打开天窗说亮话,对梁惠王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一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笑一百步是同样的道理。”言外之意,同邻国相比,梁惠王虽于民有小惠,但也并不是真的爱百姓,只是把老百姓当成了源源不断的兵源。

孟子之后,儒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是荀子,荀子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荀子在战国时期的身份,放到今天,就相当于大学校长,因为他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

稷下学宫是世界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因位于齐国国都临淄稷门附近而得名。荀子是稷下学宫的“一把手”,在他的管理下,凡是来到稷下学宫的学者,不论其学术派别、思想观点、政治倾向,也不管来者是哪国人、年纪多大、有没有资历,都可以在这里自由发表学术见解,稷下学宫因此成为当时各学派荟萃的中心,也成了百家争鸣的一个舞台。

荀子和孟子虽然都出自儒家,但他们的主张有一个很大的分歧,那就是孟子主张性善论,而荀子主张性恶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之为善,是人的本性表现,人之不为善,是违背其本性的。荀子则认为人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所以说人性是“恶”,而不是“善”,要重视习俗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使人抑恶扬善。

荀子的性恶论,深刻地影响了他的两个学生,一个是李斯,一个是韩非子。这两个人认为,既然人性是恶的,那就要用严刑峻法来遏制人性的恶,为此,他们出儒家之门,入了法家。

道家

道家的创始人是春秋末期的老子,到了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是庄子。因为这两人,道家学说也被称为老庄之说,可见二人对道家的影响之大。

庄子名周,是宋国人,一直担任管理漆园的小吏。齐威王听说庄子很有学问,想请他去做大官,被庄子拒绝了。庄子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提出治国要顺应民心和自然,主张人应该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的人格。从庄子的思想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为什么会拒绝齐威王的邀请。庄子这个人风采飘逸,想象力极为丰富,他留下来的文章语言精练,寓意精妙,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写得引人入胜。《庄子》一书,记载了大量庄子的言行——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有一次,庄子和好朋友惠施在濠水边散步。庄子看到水里的鱼,就说:“鱼啊,鱼啊,你在水里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施说:“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回答道:“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惠施回答:“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毫无疑问的。”

庄子最后说:“让我们回到话题的开始。你是问我怎么知道鱼快乐的,就是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所以才问我的,而我是在河边就知道鱼的快乐了。”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在他丰富想象力的背后,是朴素的辩证逻辑。有一次,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飞来飞去,十分惬意。在梦里,他全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子,而是蝴蝶。梦醒之后,庄子陷入了对自身的疑惑中,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庄子,还是蝴蝶。他认真地想了想,还是没明白,到底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最后,他认为,庄周与蝴蝶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是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庄子的很多行为,在当时那个时代被视为荒诞不经,让人匪夷所思。他晚年的时候,妻子死了,好朋友惠施听说后,跑去吊唁。来到灵堂后,惠施看见庄子坐在棺材旁,两腿呈八字张开,很不雅观。更奇怪的是,庄子并没有显得很悲伤,反而手拍着瓦盆伴奏,唱着歌。见到惠施后,庄子也没有打招呼,而是继续唱歌。

惠施问:“你妻子和你结发多年,和你同床共枕,为你生儿育女,现在死了,你看得开,不哭也就算了,可你竟然还敲着盆唱歌,你是不是太过分了?”

庄子回答:“你说错了!我也是人,怎么会不悲伤呢?但我想到她的一生,想起从前,那时她未生,不成其为生命。再早些呢,不但不成其为生命,连胚胎也未成。更早些呢,不但未成胚胎,连魂气也没有。后来恍恍惚惚之际,阴阳二气交配,变成一缕魂气。再后来呢,魂气变成一块魄体,于是有了胚胎。再后来呢,胚胎变成幼婴,她被生下来,成为独立生命。生命经历了种种苦难,又走向死亡。回顾她的一生,她的生命轮回和春夏秋冬时序的演变是一个道理啊。现在她死了,将从我家小屋去往天地大屋,坦然安卧。我不唱歌欢送,倒去放声大哭,那就太不懂得生命之道了。”

惠施被庄子说糊涂了,却也无力反驳,只得吊唁完后匆忙离去。

等到庄子快要死了的时候,他的学生们想为他大办葬礼,用金银珠宝陪葬。庄子却说:“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时空为连璧,以星辰为珍珠,万物都是我的陪葬。我陪葬的东西难道还不够多吗,哪里还用得着这些俗物?”

学生们说:“我们担心乌鸦和老鹰会吃掉您的遗体啊!”

庄子说:“在地面上被乌鸦、老鹰吃,在地下面被蚂蚁吃。现在你不让乌鸦、老鹰吃,反而让蚂蚁吃,这很偏心啊!”

总之,关于庄子的有趣的故事很多,且大多都极富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