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汉那吉与隆庆和议
隆庆四年九月十三日,发生了一件改变明廷与俺答汗关系的戏剧性事件——俺答汗之孙把汉那吉因为心爱的女子被夺,突然投奔明廷。
把汉那吉是俺答汗的孙子,其父铁背台吉是俺答汗的第三子。把汉那吉年幼时,其父去世,遂由祖父俺答汗抚养长大,备受喜爱。把汉那吉成人之后,娶妻比吉。过了一些年,把汉那吉看中了一名女子,准备迎娶为妾,不想被俺答汗所夺。把汉那吉大为愤怒,欲兴兵攻打俺答汗雪耻。俺答汗抢了孙子的女人,心中有些愧疚,另以美女补偿孙子。把汉那吉心中愤愤不平,不肯原谅祖父,带了妻子比吉及手下十余人,弃所部投奔大明。
大同巡抚方逢时得到消息后,立刻进行调查。确认果是来降之后,九月二十三日,方逢时设宴款待把汉那吉一行。方逢时将此事报告给总督王崇古,二人商量后,共同奏报明廷,提出处理此事的三策。其上策为:“若俺答不忘,来边索取,则明行晓告,许其生还,谕以祸福,令将板升叛逆贼首赵全等生擒解送,被掠人口悉放南还,然后优加给赏,以礼送还。”此上策得到明廷支持,成为处理此事的基本策略。
得知孙子投明之后,俺答汗很受打击,竟致双目哭肿。俺答汗担忧孙子被明廷所杀,十月初领兵进逼平虏、镇城、威远一线,提出以俘获的一名明将交换把汗那吉。明廷遣使与俺答汗谈判,提出以赵全等八名板升头目交换把汗那吉,又说把汗那吉在明廷得到优待,一切待遇如同大明皇子。
这板升人,乃是投奔草原部落的大明百姓。为了混口饭吃,或是逃脱明廷追捕,从内地逃亡草原者日多,在草原上聚集,建立村落,从事农、副、手工业生产,向俺答汗等领主交纳租税,被草原部落称为“板升人”。其中更有不少人为草原部落效力,在各部骚扰边境时充当向导,成为明廷大患。
俺答汗答应了明廷提出的条件,领兵撤回。在谈判之中,俺答汗趁机提出封王、互市等请求。明廷主政的大臣,如王崇古、高拱、张居正等,抓住此次机会,力主实现封贡。隆庆帝也表示支持。十一月十九日,俺答汗将赵全等八人,解送威远城。赵全等八人本是汉人,投奔俺答汗后,骚扰边境多年,乃是明廷大患,被解送京师处死。
十一月二十日,方逢时设宴为把汉那吉饯行,诏赐彩币及布等物,送其返回草原。当年十二月,俺答汗亲自迎接把汉那吉,祖孙二人再见时,抱头痛哭。俺答汗对明廷很是感激,表示:“不意今日又得相见,此圣天子恩也。”
隆庆五年三月十八日,隆庆帝下诏,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封俺答汗之弟昆都力哈、长子黄台吉为都督同知,其余子侄、部下为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千户、百户等官。俺答汗孜孜以求的朝贡贸易也达成,“岁许一贡”。
俺答汗每年向明廷贡马一次,每次不超过五百匹,贡使人数不超过一百五十人,其中六十人可进京,其余留在长城关口,由朝廷给予马价,另加赏赐。进献给皇帝的三十匹好马,每匹马给予丝缎二表里、生绢一纯半、金五两的赏赐。在大同、宣府、山西三镇长城附近,草原部落可以进行互市贸易,“虏以金银、牛马、皮张、马尾等项,各镇商贩以缎绢、布匹、锅釜等物”。通过对草原各部首领及使臣的册封、赏赐及朝贡贸易,明廷希望减少边衅,稳定朝贡秩序。
此次双方对和议均表现了难得的一致。明廷内部,大臣们前所未有地一致赞成和议。隆庆帝则云:“我为天下主,南北百姓都一样爱惜,可且依他,与他官爵,许他通市。”和议达成后,俺答汗给有功者授予“宰桑”或“岱达尔罕”职位,隆庆帝也升王崇古为兵部尚书、方逢时为兵部右侍郎。达成朝贡贸易之外,俺答汗还做了一件对于蒙古各部影响深远之事,即信奉藏传佛教。
早在1559年,俺答汗在青海时,俘获一支商队,商队中有喇嘛,由此开始与藏传佛教接触。此后俺答汗在青海、西藏等地,与藏传佛教接触增多,对藏传佛教有了一定了解,并产生了用佛教信仰稳定各部的念头。隆庆和议达成之后,1575年,在明廷支持下,俺答汗在青海湖东修建仰华寺。
蒙古各部皈依藏传佛教,原因复杂。以往的蒙古大汗,权力来自长生天所授。萨满教巫师扮演了长生天的代言人,赋予大汗权力。为了获得萨满巫师的支持,首领们必须用大量金钱填满巫师的贪婪胃口。萨满巫师仅仅贪财还不是问题,如果巫师利用自己的地位,呼风唤雨,与首领们争夺权力,那就是大患了。蒙古各部头领对萨满巫师,往往抱着利用与戒备的态度。
信奉藏传佛教则没有这个忧虑,远在雪域高原的喇嘛,手还伸不到草原上来。且喇嘛并不是替长生天立言,自然不具威胁。再者,藏传佛教内部分裂,彼此争斗,有求于蒙古各部,也无心无力干涉蒙古内部事务。在合法性上,藏传佛教又满足了蒙古领袖们的需要。蒙古各部首领被达赖授予护教、奉经法王等称号,戴上了一圈光环,获得了正统地位。
从经济角度上考虑,信奉藏传佛教也更划算。萨满教的祭祀活动,需要宰杀大量牲畜,消耗巨大财富,对于长年征战、物资匮乏的蒙古各部来说,这就陷入了两难境地。要祈求战争打胜,就要献出祭品,献出了大量祭品,则后勤补给产生困难,难打胜仗。藏传佛教则劝告好生戒杀,不要求献出牲畜作为祭祀用品,藏传佛教也能通过祈祷、法事等形式,满足各部首领祈福求胜的心理需求。此外,藏传佛教领袖,一直努力调解蒙古各部的纷争,博得了各部首领的好感。
因藏传佛教内部的纷争,喇嘛们以更大热情向蒙古人传教,求得支持。噶举派是藏传佛教之一。藏语“噶举”中的“噶”字本意指口,而“举”字则意为传,“噶举派”即口传宗派。噶举派僧人的僧裙为白色,又称“白教”。噶举派开创于宋朝,在明代盛极一时。明代,青海藏人宗喀巴进西藏大雪山修行,破关而出后创立“格鲁派”,喇嘛均戴黄帽,故称“黄教”。
1578年,应俺答汗之邀,格鲁派索南嘉措由四川进入青海,双方在青海湖东面的仰华寺会面。此次盛会之中,有十万多人参加。俺答汗给索南嘉措的赠号为“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瓦齐尔”是梵文的音译,意为执金刚,“达赖”为蒙古语,意为大海,“喇嘛”为藏语,意为上师。索南嘉措追认了前两代达赖喇嘛,自任第三世达赖喇嘛。此次盛会之后,格鲁派藏传佛教,成为蒙古各部的共同信仰。索南嘉措给俺答汗的赠号为“转千金法轮咱克喇瓦尔第彻辰汗”,“咱克喇瓦尔”意为转轮王,“第彻辰汗”蒙古语意为睿智的汗王。
在皈依藏传佛教之前,俺答汗屡屡请求朝贡,其交易的主要产品,不外是瓷器、丝绸、铁锅等,此后则有了新的大宗贸易产品,这就是茶叶。藏区很早就接触茶叶,并被茶叶所吸引。万历五年九月,俺答汗投书甘肃军门,请开茶市。俺答汗需要大量茶叶,用以礼佛及供奉喇嘛,对此明廷也知晓。但明廷也不肯给予大量茶叶,“惟量给百数十篦,以示朝廷赏赉之恩”。
明廷用来与青藏地区贸易的茶叶“每七斤蒸晒一篦”,百数十篦,总共不到千斤,数量实是有限。明廷不肯多予俺答汗茶叶,自有考虑。“盖东夷有马市,西夷有茶市,江南海夷有市舶。”在明廷看来,西夷即青藏高原一带,以茶为命,每日不能少。与西藏开茶市,以此控制青藏高原,确保稳定,乃是明廷的一贯手段。现在若是俺答汗介入茶叶贸易,则西藏势必也要被俺答汗所影响,此点深为明廷所忌讳,自然不肯多给俺答汗茶叶。
万历九年十二月,俺答汗去世。俺答汗去世后,其妻三娘子,仍有一定权力,被封为“忠顺夫人”。万历十年三月,明廷遣使前去归化城祭拜,同时携带了降真香七炷。俺答汗的妻子三娘子及儿子黄台吉,带了诸多手下前来迎接,并望阙叩头谢恩。四月时,三娘子奉表文一通,献马九匹称谢。万历帝再赐给三娘子及黄台吉金币。对于俺答汗所享受的荣耀,明人评论道:“若俺答者,跳梁于前,驯服于后,智哉。可谓变夷而享荣名者矣。”
俺答汗右翼蒙古在持续不断以武力进逼后,最终达成了互市贸易的目标。右翼蒙古通过互市贸易,可以持续不断地得到各类物资,此后北方边境平静。边境马市贸易恢复后,带来了繁荣;明廷通过马市贸易,获得大量的马匹,极大缓解了战马供给不足的问题。且边疆稳定后,明廷节省了兵马征调的巨额钱粮开支。“自是边境休息。东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镇,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