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和杜如晦:房谋杜断(2)
双剑合璧,天下归一
杜如晦回到李世民身边后,一时间不明白怎么回事。因为纵观历史,同朝为臣的顶级文官很难实现心灵契合,基本都是明争暗斗,为了各自的派系和原则不死不休。而身居高位的房玄龄,居然让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从千里之外回到朝堂,他真的对这些毫不在意吗?
在房玄龄心里,李世民的江山社稷,百姓的安危福祉,远远比个人地位重要百倍。在高祖皇帝怀疑、太子建成提防的情况下,李世民的处境早已险象环生。如果再不聚拢人才,集思广益,那就不是个人小蛋糕多少的问题,而是整个大锅饭能否吃下去的问题。
正是由于房玄龄的大度谦和,杜如晦才拥有了充足的施展空间。两人共同在李世民帐下效命,可谓是一时瑜亮,各有千秋。有了两位稀世贤才的辅佐,李世民的事业也是蒸蒸日上。
然而好景不长,太子李建成看出此二人绝非等闲,将来必为祸患,于是又暗中作梗,借朝廷之手将房玄龄和杜如晦驱逐出秦王府。对此,李世民是千般抗拒,万般不舍。
但毕竟周围政治环境险恶,无数双眼睛盯着他的一举一动。所以,他只能忍痛割爱,眼睁睁看到自己的左膀右臂被逐出京城。这一别,就是整整五年。
当他们再度出现在李世民的视野中时,已经是公元626年。这一年,太子和秦王的斗争日趋白热化。李世民身边不乏能征惯战的猛将,却没有运筹帷幄,料敌机先的智囊,这在瞬息万变的政治斗争中绝对是致命弱点。
于是,他想到了天各一方的房杜二人。但他们已经被朝廷公然驱逐,一旦私自返回,等待他们的只有死罪。可李世民心里很清楚,这既是大唐的国运之战,也是他个人的命运之战,成败在此一举。
不久后,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大将尉迟恭带着两位道士进入秦王府,他们就是乔装后的房玄龄和杜如晦。双方相见,感慨颇多,一番寒暄后,众人开始酝酿一个惊天计划,这便是日后的“玄武门之变”。
那一天,李建成倒在自己二弟剑下,泣血的玄武门如怨如慕,低吟悲悯之时,似乎又隐隐召唤着更加雄浑壮美的大唐气象。房杜智慧的光芒,就像空中的双子星,相映成趣,熠熠生辉。
心有灵犀,共襄盛举
李世民君临天下后,房杜两人当仁不让地位列文官的前二位。经过多年的沉淀,大家都形成了一个共识:房玄龄多谋,杜如晦善断。
多谋,意味着策略思维强大,能够为问题规划很多解决方案,这是房玄龄的最大特点。但是,再好的决策也需要选择和执行。如果不能在眼花缭乱的策略中寻找出最适合自己的那一个,那么再多的头脑风暴也无济于事。
而杜如晦,就十分擅长选出最合适的方略。建政之后,经常出现这样一个情景:御花园的凉亭里,李世民跟房玄龄因为某个决策展开激烈讨论。李世民说:“房爱卿,朕觉得如此行事颇有不妥。”房玄龄回道:“若陛下觉得此计不可行,不妨听听臣的其他想法。”
来来去去,李世民终于选出了自己心目中的最佳方案。这时候,房玄龄往往会哈哈大笑:“陛下莫急,还是等老杜来了,再做决断不迟。”
对于杜如晦,房玄龄始终给予最大的尊重和肯定,而杜如晦也是知恩图报、深明大义之人。只要房玄龄的方案不是太过离谱,他都只会肯定,不会否决。
身为一代雄主,李世民也会极力为房杜二人扫清障碍,从而使他们发挥全部能量。房杜分别担任左右仆射的时候,李世民就觉得他们太过繁忙,没有时间去招贤纳士,于是让尚书省去处理很多鸡毛蒜皮的事务,以便充分解放他二人的工作时间。有了李世民的支持,房杜二人才能够沉下心来,潜心思考整个唐朝的官僚体系和人才选拔制度。
因为他们二人是举世闻名的经典组合,一个多谋,一个善断,所以在国家吏制改革的问题上,房杜二人也极力主张人才之间的有机结合。宁愿砍掉人浮于事的职位,剔除一些不合理的人才选拔标准,也要科学搭配,合理安置,让有限的人才发挥最大功效。经过房杜二人的梳理和改造,唐朝初年的行政体系和人才选拔体系就变得非常高效合理。
世人眼中,杰出的天才一定要分庭抗礼,势不两立,才能激发无穷的创造,上演超凡的戏码。可在房玄龄和杜如晦之间,没有文人相轻的行业法则,没有你死我活的政治立场,只有相辅相成,共谋大事的豁达与坦荡。
在他们心中,那些所谓天生注定的相互抗争,不过是代代无穷的庸人自扰。同一片山河,同一座宫殿,他们怀揣着经邦济世的理想,在瞬息万变的世间保留着对彼此最诚挚的信任与尊重。
羚羊挂角,光风霁月,房杜二人留下的政治遗产,也随时间化作细雨轻烟,滋润着万物,缭绕着众生。这便是真正的大唐气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