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朱熹:“四书”出于此(1)

书名:典籍里的中国:文人圣贤本章字数:1655

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而以居敬为主。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穷圣贤之经训。……熹没,朝廷以其《大学》《语》《孟》《中庸》训说立于学官。

——《宋史·朱熹传》

儒家的失守

建炎四年五月,经过三个月艰苦卓绝的战斗,岳飞带领将士们冲下牛头山,大破金军,进据新城。这是靖康之耻以来,岳家军取得的第一次辉煌的胜利。他们乘胜追击,收复了建康府,让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得到一丝喘息的机会。

南宋王朝百废待兴。而对于宋朝的士大夫来说,有一件最重要的事迫在眉睫,那就是重振儒学。可能你会产生疑惑,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儒家一直不都是官方正统的学说吗?何谈复兴?

其实早在唐朝时期,儒家就日渐式微,越来越多的士大夫开始修佛修道。因为在他们看来,儒家的“道义”已经不具备让他们继续遵从规则的说服力,这让儒家的传承者如韩愈等人,倍感压力。

其实要说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一千多年以来,儒家思想的理论很不完备,没有内在的逻辑性,最重要的是它缺乏一个“终极真理”。也就是说,儒家的思想没有给人们指明通往目标的方向,也没有告诉人们具体的修行方式与原理。虽然那个时候的佛教理论也不算太完备,但比儒家这种将终极问题悬置不论的情况要好。

何况,发展到宋朝时的佛教理论体系不仅完备,还有很多满足不同阶级需求的流派,并且给你指出了修心的意义和具体的方法,甚至塑造了佛祖、菩萨等各类神明的不同作用的塑像,让你能有求告的目标。于是不少儒家学者也都投靠佛教的阵营。

难道流传千年的儒家文化真的要就此没落?就在岳飞收复建康府的这一年,肩负着中兴儒家使命的人降生了,他就是朱熹。

年幼立志

建炎四年九月十五,朱熹出生于今福建省尤溪县。传说,他出生的时候右眼角长有七颗黑痣,排列如北斗,仿佛生来就携带着某种使命。

朱熹年少聪慧,博览群书,在五岁时便能读懂《孝经》,并在书中题字以自勉。虽然父亲很早就亡故了,但父亲临终前将他托付给了自己的好友,并且请来了三位学识渊博的儒者当朱熹的老师。

朱熹没有辜负父亲和养父的期待,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就通过进士的铨试入朝为官。当时能通过铨试拿到具体职位是很有难度的。按理说,年少有为,肯定充满了干劲,然而,朱熹却发现在朝堂上“妄佛求仙之世风,凋敝民气,耗散国力,有碍国家中兴”。

当时,无论是民间还是士大夫阶层,都有相当多人把自己的精力、财产用在了求神拜佛上。这也难怪,当环境中的不确定性越强,利害关系越大,人对心理依托的需求就越强。初入仕途的朱熹,就发下一个愿景,要承担起复兴儒学的历史使命。他决心不问仕进,进行教育和著述活动。于是他拜当时洛学大家李侗为师,以承袭二程洛学的正统。

所谓的洛学,是北宋时期的大儒程颐、程颢所创办的学说。北宋的学术风气很盛,儒家知识分子争相做学术名家,自觉不自觉地吸引门人弟子。在儒家的学术传统里,最高级的事业是给经典作注,借用现成的经典阐发个人见解。而洛学观点的核心在一个“理”字,所谓的理,指的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理学,就是通过观察自然存在的客观规律,来作用于自身的修行中。

乾道五年九月,朱熹的母亲去世,朱熹建寒泉精舍为母守墓。在这期间,是他学问集大成的第一步,他专心地研究学问,一做就是六年。在此期间他还编修了影响后世几百年的《近思录》,这部书汇聚了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的语录。这个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为“寒泉著述”。

在“寒泉著述”期间,朱熹还和心学的开山鼻祖陆九龄、陆九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理学和心学好像是相反的两个流派。然而在王阳明以前,陆九渊的心学其实是理学的分支。他们就两个命题进行了辩论——心与理。

朱熹认为心与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理是本体,心是认识的主体。二陆主张心与理是一回事,坚持以心来统贯主体与客体。朱熹与陆氏兄弟在鹅湖寺论辩、讲学达十日之久。鹅湖之会并没有达到双方统一思想的目的,但是他们各自对对方的思想及其分歧有了进一步认识,促使了他们对自己的思想进行反思,也为日后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分庭抗礼打下了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