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

书名:诗词里的中国:唐诗2本章字数:182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诗人大多有文采,但可称“天才”之人并不多。“初唐四杰”的王勃便是公认的“神童”。历史记载,王勃六岁便开始著诗,而且写得很好。估计有的人记得王安石的名篇《伤仲永》,文章的主角是一位名叫仲永的天才,五岁便能写诗。这王勃比起仲永,也不遑多让。两人不同的是,仲永没有坚持学习,浪费了天赋,最后“泯然众人”,变得和普通人差不多;但王勃却始终好学,九岁开始解读颜师古的《〈汉书〉注》,挑出了整整十卷中的错误,相当于出了一本书去纠正别人的错谬。

《汉书》大家都知道,那么“注”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给书做解释。毕竟《汉书》写于东汉,与王勃所在的初唐隔了五百余年,世事变迁,《汉书》对唐朝人来说,也是一本难读的历史书,这才有了“注解”一说。确切地说,注解和原典,就像我们常说的教材和教辅—教材看不懂,人们就会用教辅帮助学习。而能够写注的人,往往是那些有一定治学修养的人。比如宋朝的儒学家朱熹,为儒家的经典“四书”作注,写了一套《四书章句集注》,由于解读得太好,非常清晰易懂,直接被皇帝定为科举考试的“指定教材”,以至元、明、清三代的知识分子争相研读,反而没多少人去看“四书”原典了。

再说王勃,他九岁便纠正别人的注解,这正说明他天赋异禀、智慧过人。当同龄人还没走上人生的起跑线,而王勃已经把他们远远甩在了身后。十六岁,王勃科举及第,正式成为一名国家公务员。不过,虽然王勃是少年天才,但他是幽素科试及第。

科举制度是隋唐时期才有的人才选拔方式,早期的科目特别多,有秀才、明经、进士等等,包括幽素在内差不多有五十多种,考试内容也非常复杂。在实践过程中,许多科目不被重视,慢慢成了冷门,幽素科就是诸多冷门考试中的一种,相当于现在高考中的推荐保送,针对出现的堪称“神童”“天才”的人才,不定期开设一个内部考试,然后将之招收进朝廷——王勃就是在这种考试中“及第”的,而且保举他参加幽素科的人还是当朝宰相——刘祥道。

原来王勃在十四岁的时候,曾经上书刘祥道,讲述政治主张。刘祥道对王勃的策论文章非常欣赏,直呼他为“神童”。王勃十五岁的时候还写过一篇《乾元殿颂》,用来歌颂唐高宗建造的乾元殿,辞章十分华彩,其中写道“黄精吐瑞,潜龙苞象帝之基;紫气徵祥,鸣凤呈真王之表”,还把李世民和李治父子两代人都狠狠夸了一番,高宗看完之后也不禁感叹“奇才”!天才之名从此流传开来,朝中无人不知。

及第两年之后,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次子、沛王李贤拜他为侍读。后来李弘意外猝死,李贤继任太子,高宗和武则天也特别宝贝这个小儿子。王勃也从一个普通的侍读,一跃成为未来天子的伴读。这时的王勃,何等意气风发,何等未来可期,自然也就肆意狂放起来。毕竟细数历史,也没几个人有王勃这样的际遇——宰相保举,天子夸赞,年方十八,太子为徒。

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便写于这个春风得意的时期。那是大唐帝国的都城长安,一对友人踱步出城,惹得行人纷纷注目。两人丝毫不在意旁人目光,其中一个青年笑着拍拍身旁好友的肩膀,请他多多保重。可此去山高路远,远行之人想到接踵而至的离愁别恨,不由得哽咽起来。送别之人见状有些不忍,低下头沉吟片刻,再抬头时一首送别的佳作便脱口而出。

第一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交代了送别的地点。“城阙”指的是城楼,“三秦”则是指长安地区,说明王勃正在送友人出长安城。“五津”代指四川,是当时蜀州岷江上的五个渡口,从风烟中遥望四川,指出了友人所去之地。这说明当时王勃的心里还是有一些离别愁绪的,只是这种感情,与常规的喝一杯酒、折一根柳条不同。它的不同体现在哪儿呢?就在于景物的格局。

比如李白《送韩侍御之广德》中的“暂就东山赊月色”,又或者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渭城朝雨浥轻尘”,一个是山头月色,一个是小城朝雨,和王勃的“三秦”“五津”比起来,的确稍显小气;而王勃写景的格局,衬托了他此刻的心境心情。

第二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面对离别,王勃也不说伤感,而是说道:与你离别有许多感想,因为我们都是做官漂泊的人啊!这里,其实用了一个很高级的情商技巧,在心理学上叫作“共情”。他没有直说自己心里的感情,而是告诉对方,我和你的感受是一样的。如果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就会知道这种感觉。有时候,一万句安慰的话,比不上一句“同病相怜”。而这第二联,就营造出那种好友之间心绪相连的感觉,给人带来极大的宽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