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李振声(1)

书名:大国小康本章字数:1877

杂交小麦领域的“袁隆平”

李振声,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有“当代后稷”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之称。1931年2月出生于山东淄博,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农学系。历任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研究实习员,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农业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遗传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院长,陕西省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遗传研究所所长等职,曾当选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系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小麦也是3种野生植物杂交后,经过9000多年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那我们能不能让小麦同抗病、抗旱的野生草种再次杂交呢?”望着因条锈病大流行而严重减产的麦田,25岁的李振声把目光聚焦在远缘杂交育种上。

“我们要以世界的眼光看科技,以国家的需求促科技,大力推进科技进步,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我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宏伟蓝图而不懈奋斗。”2007年2月27日,76岁的李振声院士因杰出的科学成就被授予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站在了万人瞩目的人民大会堂领奖台中央。

半个世纪前的年轻学者没有想到自己的研究对保证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大贡献,50年前那传染性极强的“小麦癌症”所造成的灾害不堪回首。

如果说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那么李振声称得上“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南袁北李”,一个研究水稻,一个研究小麦,都用数十年的心血和智慧培育出了丰硕的果实,他们让广大农民受益,让中国人乃至全世界的人民受益。

约访时,李振声表示在获奖后的第2天接受半个小时以内的专访,可是真正面对面时,言犹未尽的科学家将采访变成了长达2个多小时的人生课堂或科普讲座。

多次粮食“危机”中解决中国人的饭碗问题

1985年至1987年,我国粮食产量出现了徘徊,与1984年相比,3年累计减产487.5亿公斤,而同期人口累计增长4895万人。面对当时的困难,在中国科学院全力支持下,李振声带领中科院农业专家组通过3个月调查研究,提出了在黄淮海地区进行中低产田治理、打破粮食生产徘徊的建议。在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的大力支持下,李振声带领本院25个研究所的400名科技人员投入冀、鲁、豫、皖4省的农业主战场,与地方政府联合,与兄弟单位合作,开展了大规模中低产田治理工作。

早在1965年和1966年,中国科学院就在河南封丘县和山东禹城县创设了两个10万亩以上的旱涝碱综合治理试验区。1987年9月到11月,担任中科院副院长不久的李振声分别到两个试验区考察,认为两个试验区的大量科技成果可以向外围面上推广,为国家农业发展作出贡献。这个想法得到山东、河南、河北、安徽4省领导的支持。

1988年1月初,中科院院长周光召和孙鸿烈、李振声、胡启恒向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田纪云作了汇报。田纪云同意中国科学院和有关省合作,将中国科学院的科技成果向面上推广。1月15日至18日,周光召院长主持在北京召开了“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开发工作会议”,决定将工作区划分为山东、河南、河北沧州和安徽淮北4片,以山东、河南为重点。

山东片的工作是以禹城试验区为重点展开的。禹城试验区包括14万亩盐碱地治理和北丘洼、沙河洼、辛店洼的治理,总称为“一片三洼”。1987年11月,李振声考察禹城试验区后,认为“一片三洼”代表黄淮海平原主要低产田类型,创造的经验特别宝贵。1988年2月26日至29日,中国科学院和山东省德州地区联合举行“科学技术与生产见面会”,李振声在会上作动员讲话。中国科学院24个研究所和4个职能局在会上介绍了251项技术成果,同有关13个县领导、乡镇干部和农民专业户600多人交流和对接。在李振声的倡导下,3月8日,时任山东省委副书记陆懋曾、副省长马忠臣和李振声一起,参加在禹城辛店洼的农业开发万人劳动大会战,下午由山东省和中科院召集参加会战的地、县两级一把手开会,作了进一步部署。会后参加山东片工作的24个研究所的300多名科技人员,从八个方面将工作全面展开。

中科院在黄淮海平原围绕治理中低产田和发展农业生产的联合攻关,在短短几年内取得显著成效。在工作的重点地区,即原来的重灾低产区的鲁西北、豫北、皖北和河北沧州的8个地市,1993年粮食总产净增56亿公斤,年平均增长5.81;而黄淮海平原全区域年平均增长3.83,全国同期年平均增长只有1.28。中科院的示范基地和成果推广不但在8个地市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为全国农业综合开发的全面展开起到了引路和带动作用,为结束20世纪80年代后期农业徘徊、推动90年代前期的快速发展,以至到1998年全国粮食上到5000亿公斤的台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丰富的技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