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声(8)
2000年前后,李振声回老家的时候,区政府专门为他准备了一辆车,可是他从来不用,吃完晚饭后他把司机打发走,独自骑着一辆破自行车去母校转转。李振声每次回老家,省里的领导问他有什么需要时,他从来都是说“没”。妹妹李永颖的4个孩子工作一直不称心,家里日子也过得很清贫,老人住的房子是租的,可是李振声从来没利用自己的职务为家人走过“后门”。李永颖告诉笔者,他们兄妹3个商量好绝对不能麻烦二哥,不能利用他的职务办私人的事。
李振声的忘我工作让他错过了很多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可是家人从来没埋怨过他。13岁就失去父亲的他,帮着母亲担负起养活家人的重担。但后来李振声一直长期在外搞科研,母亲去世的时候他还在实验室里。“我们都不怨二哥,母亲病得很重的时候他回来住了一段时间,可是他太忙又被领导叫走了。母亲也理解,她知道儿子是国家的人。”说起哥哥没见到母亲最后一面,妹妹李永颖表示很理解。李振声就是这样一位不为名利,只为工作和科研的执着追求者。
2003年,李振声的爱人因脑出血卧床不起,病情时好时坏,大部分时间都靠输液。从爱人生病到去世的两年半时间里,李振声每天都要两次去医院照顾病人,风雨无阻,医院里的人都被感动了。病情好转时,他将爱人接回家里,她的饮食、起居、活动护理详细记载了厚厚一本,护理的细致程度就像他搞科研一样。由于长期劳累,他也病倒了,大把吃药,可是他却没放弃科研事业,一方面照顾着患难与共的妻子,一方面照样每天工作到很晚。
女承父业。李滨是李振声的二女儿,在陕西长大,1987年才回到北京,当时29岁,一直在李振声课题组工作,她印象最深的就是父亲对工作的严谨。她说:“记得有一年写调查报告,父亲每天都睡得很晚,似乎梦里也在思考,想到什么问题,马上扭开台灯把问题记下来。那段时间,父亲的卧室经常在半夜或凌晨透出光亮。”在女儿的心里,父亲永远高大。“父亲为人正直严谨,谦和宽容。工作时一丝不苟,生活上但求温饱,他几乎是个完美的人。”李滨说,“父亲对工作的严谨贯彻始终。他64岁时,因工作需要向沈允钢院士、匡廷云院士请教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和研究方法。他听说中午时叶子的气孔会关闭,就和匡院士大日头底下一起跑到田里观察叶子。”
“叔叔俭朴、和蔼,做事认真仔细,尽管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但他的一言一行却一直深深影响着我。”李振声的侄子李树桐谈起叔叔对他的关爱和对父老乡亲的深情时十分激动。李树桐一直记得六七十年代家里收到叔叔来信的情景:“那时家里没有电话,叔叔每次来信总是要问问我的学习,让我们这些晚辈好好读书。他写信总用铅笔,信纸正反两面都写得满满的,一点也不浪费。当时,家里生活不宽裕,叔叔总是把他的旧衣服寄回来,衣服上补丁套补丁。其实叔叔尽管在大城市,但生活一直很俭朴。他从年轻时就戴眼镜,一副圆形的镜框一直用到80年代末。”
“叔叔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后来又研究农业,对土地、对父老乡亲总是念念不忘。还是生产队时,他只要一回老家,必定要到地里看看。很多乡亲向他请教田间管理技术,他蹲在地里一点一点地讲解。一次,正好是夏天,他戴着草帽和乡亲们在地里察看快要收割的小麦。下午1点多了,叔叔还在不厌其烦地回答老乡提问,我到地里喊他回家吃饭,他总是说‘不慌不慌’。不只对小麦,他对棉花、高粱甚至旱情都非常关心。他那么忙,有一次回来还和我们摘了一个小时棉花。”李树桐对叔叔回家时的点点滴滴记忆犹新。
李振声的外孙李亮从小时候起,就看到外公在阳台上种上了小麦。“最先用陶瓷的小盆种,后来改用专门的培养箱。”李亮印象中,最多时阳台上有五六箱麦苗。这些宝贝,外公不让孩子碰,李亮他们也很乖,小时候在阳台上玩也生怕碰到麦苗。而每当外公出差,李亮就主动承担照看麦苗、浇水松土的任务。读初中时,很多同学从没见过麦苗,麦子韭菜不分,那时李亮就是班里的专家。
说到李振声,跟随了李振声10多年的童依平研究员感慨良多:“先生非常关心后辈,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人。”
1999年5月初,李振声安排童依平带着学生往100多公里外的海拔1000多米的中国科学院的一个生态站送小麦苗,进行小麦加代试验。谁知,天快黑的时候,卡车因为故障坏在了半路,没有办法前进。那个时候手机信号还没有覆盖到这个地区,童依平没有办法跟外界取得联系,他们被困在山沟里了。在北京的李振声一下子断了和他们的联络。
李振声往生态站打电话,得知童依平还没有到达目的地。送小麦的车也没有回到所里。肯定是车在半路出问题了!
李振声当时就叫上一个修车师傅,带上爱人一起开车去灵山,这时已经是凌晨2点多了。那时,虽然北京已经进入5月,但是山里的凉意还很浓,更何况是在夜里!对于一个快70岁的人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个考验,而且爱人也跟着去了。可是李振声没有想那么多,他担心的是自己学生的安全。
“也许是天黑路不熟,李先生没有看到我们停在路边小店旁的车。他们开车到了生态站。得知我们还没有到那里,先生就往回找我们。当他找到我们的时候,已经是早上6点了。这次以后,师母的身体健康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件事情过去了很多年,童依平谈起来依然非常感动。
作为李振声的学生,童依平对当初报考博士生的情景记忆犹新:“带着对李先生的崇敬之情,我报考了他的研究生。很幸运,我如愿以偿地考入中科院遗传发育研究所,成为李先生课题组的一名博士研究生。对待科研工作,李先生一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他十分关心学生的研究进展,总是主动与学生交谈,交换研究思路。”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李振声指导学生,跳出了单纯的知识传递,更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科研方面,他给学生足够的研究空间,鼓励青年人发挥创新精神,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
2005年元旦,童依平等一行给恩师拜年。李振声利用这个机会,精心挑出许多人生格言,讲给学生们听。“老师亲自念给我们听,每念完一条又给我们讲他对这句话的理解,这里面饱含他对事业、家庭的感悟以及对待失败和成功的正确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