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美好的家庭不需要争权夺利

书名:重建亲密关系本章字数:1866

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家庭,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男权大于女权,父权大于子女权,夫权大于妻权,家庭的权力处于一种完全不均衡的状态中,由此造成的问题非常严重。

比如,在封建社会,女性长期处于弱势地位,死了丈夫的女子不能改嫁,否则就失去贞节了。再比如,子女完全被父亲的权威所控制,父亲在外人面前称孩子为“犬子”。《红楼梦》中的贾政动不动骂贾宝玉是孽障。

如今家庭里的权力格局与封建社会时期的不一样了,男女平等,夫妻平等,年轻父母被教育要尽量平等地对待孩子。但是,几千年的文化传承,深植于我们精神中的集体无意识,是没那么容易消失得无踪影的。

过分争夺权利会对家庭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在我们的家庭里,父母对子女权利的剥夺仍然很容易发生。父母包办孩子的一切,这是一种权利的剥夺,剥夺的是孩子自主成长的权利。剥夺的后果就是,孩子会觉得他无法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你知道一个人的权利长期被剥夺会带来什么问题吗?他就像一台机器,一旦不被人控制,就会手足无措,离开指令就无法存活。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那个被关在监狱中几十年的老人,有朝一日被放出来后,无法适应外面自主和自由的生活,最后自杀了。

也许你的周围有一些啃老族,高中或者大学毕业后,不去上班,或者动不动就辞职,赖在家里啃老;买房子要父母掏钱;结婚了,孩子甩给老人带。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被父母剥夺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权利,什么事情都被包办,没有权利也就没了责任。

你是不是经常抱怨爸妈管得太多,却又经常依赖他们?你如果不想让父母管你的话,就要自己管好自己的事情。

我经常听到一些年轻的父母抱怨说,每个上班的早上都跟打仗一样,一边是快迟到了,一边是孩子怎么叫都不起来。这些父母在表达自己的付出时,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他们正在剥夺孩子的自主权。父母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闹钟,他听到闹钟响而不起床的话,父母不要插手,让他自己承担后果。

家庭中还有一些权利争夺,比如话语权、情感权的争夺。这都是在争夺爱,或者说争夺存在感。

先说话语权。说话其实是一种价值输出,就像人们去演说、出书一样。当一位女性的观点被老公和孩子接受的时候,她会觉得这是一种价值输出。

你有时候会不会觉得爸爸妈妈太唠叨了?其实,唠叨的人在争夺一种话语权,因为别的权利得不到保证,话语权变成了他最后要维护的。爱唠叨的家人其实是在抗议你对他的忽视。了解了这一点,相信你可以更多地关注他、陪伴他,并重视他的需求。

再来说一下情感权。情感权是婴儿期的无所不能的自恋造成的。小婴儿一哭,妈妈就会立刻回应。这种模式对婴儿来说是必需的,但孩子稍微长大后,如果这种模式还没有被打破,他长大后就有可能变成“巨婴”。

被爱的人在情感上有某种权利。女人恃宠而骄,是在表达一种情感权利。所以,如果你的家人有时候有一点点不讲理,你不要太在意,包容他的小小的无理要求,也是一种爱的表现。他一定能收到你的心意。

还有一种弱者的权利叫作被动攻击。比如有的妻子跟丈夫吵架,一看架势不妙,就会来一句“好男不与女斗”。为什么好男不能与女斗?因为女人是弱者,强者欺负弱者,有悖于道德。现实生活中经常会有这种现象,比如有的人在争吵中会说:“你有文化,我没有文化,所以你要让着我,不能跟我计较。”了解弱者的这种隐秘的被动攻击,能让我们更加了解人性,增强包容性。

我要特别讲一下在中国式家庭中婆媳之间的权利之争。为什么你的妈妈和奶奶之间的关系,或者你的媳妇和妈妈之间的关系总是那么拧巴呢?

她们有可能是在争夺厨房的管理权,更主要的是争夺你爸爸的、你的或下一代的爱。

你是解决你妈妈和媳妇之间问题的关键,不可以在两个女人之间扮演两面派的角色。你要记住,爱妈妈虽然很重要,但在你的新家庭中,你和你的媳妇才是主要的成员,你们之间的关系是最重要的。

婆媳之间的权利争夺,还会聚焦在小宝宝身上。经常有年轻妈妈抱怨说,婆婆霸占了孩子的爱。我有一位来访者告诉我,她知道母乳喂养好,所以坚持让孩子吃母乳,直到孩子一岁都没有断母乳。婆婆为此很不高兴,一直让她给孩子断母乳。有一次她偶然撞见婆婆和邻居聊天,谈到她不肯让孩子断母乳时,婆婆甚至做出一副鄙视和痛恨的表情。她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这是婆婆在争一种权利,因为母乳喂养期间,孩子和妈妈的联结很深,婆婆感觉被排除在这种联结之外了。

总之,在传统父权文化背景下,每个人都要警惕以爱的名义剥夺家人的自主权。在家庭中,唠叨者是在不得已地争夺一种话语权。强势的一方,或者相对处于弱势的一方,都在争夺权利。了解家庭中权利的争夺是如何发生的,有助于了解家人的需求。而在美好的家庭中,人人都不必争权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