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积极的自我预言

书名:高效思考本章字数:1846

我们做出的预言能否实现呢?答案是:能。

如果你对一个人怀有某种期待,那么这种期待就会在无形中影响你对他的认识。这些认识也会引导他向你的期望迈近,最后这个期待“一不小心”就会变成现实。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进行自我预言的验证。早上起晚了,你会说:“完了,上班要迟到了,今天估计要倒霉。”在这种状态下,你的情绪就会变得低落,行为也会变得消极。尽管自己可能并未察觉到,但你今天确实就过得很糟糕,你的行为便验证了自我预言。

心理学中有个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是指人对某种情境产生一定的知觉,从而形成适用于这一情境的期望或预言。

1968年,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一起去了一所小学,并声称他们要进行一项有关学生未来发展趋势的测试。在经过一番“智力测验”后,他把一份写着“最有前途的学生”的名单交给老师,并叮嘱其一定要保密。其实这份名单并不是严格筛选的,而是随机抽取的。但实验结果却令人惊讶,名单上被视为“最有前途”的学生的成绩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他们的表现也比以前好了很多。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呢?这正是预言的“自我实现”的作用。罗森塔尔把那份“权威”的名单交给老师时,对老师的心理和行为起到了暗示的作用,影响了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而老师又把自己的情绪、态度、期待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感到自己深受老师的喜爱,从而受到鼓舞,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努力,最后他们真的变得更加优秀。

你心里怎么想,预言就会怎样实现。换句话说,你期待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一个乐观主义者相信事情总会顺利进行,结果他就真的能顺顺利利地做完那件事;反之,你若不相信自己能有所成就,就一定会不断地遭遇挫折。我们的行为总是会受到心理暗示的影响,所以,赢家总会以积极的期待实现自我预言。

观察那些取得非凡成就的成功人士可知,在遇到挫折时,他们总是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并且坚信自己最终能取得胜利。结果,他们真的就能坚持到成功的那一天。

从小到大,我们的生活都在受自我预言的影响:上学时,父母希望我们考上好学校;工作时,老板期望我们做出好业绩;我们期望自己的另一半上进努力,期望儿女乖巧懂事,期望同事好相处……这些期望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如果我们能善加运用,那么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会充满积极的自我实现的力量。

我们常听到不满的妻子数落老公的不是,你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简直是个废物;也常见到发怒的老板痛批下属的失职,这点小事你都做不好,对你太失望了;也曾亲身体验迷茫时期的自我否定,自己好像什么都不擅长,简直一无是处。

批评如重锤般打击着人们的信心,使人们在自我预言中失去了直观判断力:我是不是真的一无是处?我是不是真的身无长处?我是不是就此完蛋了?……这些充满否定的评价使人们陷入消极的暗示中,变得沮丧,不自信,不敢有所行动。人们一旦长期沉浸在这种情绪中,就会让这些自我预言变成真的。

老公做什么都出错,让妻子越来越不满;下属畏畏缩缩不敢冒险,让老板越来越失望;我们干脆放弃努力和尝试,让自己越来越怀疑人生。如果换一种方式呢?

妻子对老公说:“虽然你最近表现不尽如人意,但我相信你下次一定能做好。”

老板对下属说:“虽然这件事你没有做好,但我依然相信你的能力,只要好好努力,你就会更优秀。”

我们对自己说:“我有很多事都做得不够好,这说明我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我还年轻,总有一天我会成功。”

把批评的部分“委婉”化,用肯定和赞美的语言启动积极的自我预言,既能让人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又能让人倍受鼓舞。每个人都渴望获得掌声与肯定,有时一句简单的话就能给人带来砥砺奋进的动力。

一个在鼓励与支持中长大的孩子通常会比在批评与反对中长大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在鼓励与支持中长大的孩子拥有一种天然的自信,在批评与反对中长大的孩子则怀有深深的自卑。这些评价会在孩子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在他们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会不断地跳出来进行自我预言的验证,尤其在遇到挫折时。

自我预言在悄悄地发生作用,我们受到的“期待”和“不被期待”都有可能在将来的某一天变成现实。并且,自我预言还会影响当下的判断力,让人看不清自己的真实处境,因此有的人成了“无可救药的乐天派”,有的人成了“扶不上墙的烂泥”。

有人说:做事的能力能给我们带来机会,而做人的能力则能给我们无数种可能。积极的自我预言是一种零成本、高回报的引导力,成功的领导者都很擅长用赞美进行自我预言。他们总是像智者一样指引员工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让他们获得信心。学会做一个“给人无数种可能”的领导者吧,让员工在积极的自我预言中实现你对他们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