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汉武帝国

书名:马镫、骑士与文明本章字数:2320

汉文帝在吕后死后成为皇帝,以灌婴为太尉,宽俭待民,借与匈奴和亲的太平环境,韬光养晦,在边区大力发展养马。汉景帝时期更是大造马苑,设太仆牧师诸苑36所,分布在北边、西边,以郎为苑监,有官奴婢3万人,养马30万头。

汉朝养马的马苑主要在西北边郡,这些养马者也多系乌孙、羌人等善于牧马的少数民族。

当时,西域是中原获得马的重要来源。

西域是马的故乡,自古盛产名马,尤其以乌孙马和大宛马最为著名。这些马属沙漠马种,特点是体轻、灵活。中原马与之杂交后,形体由挽力型变为挽乘兼用型,身体变得更加结实,性情变得更为灵敏,行动更敏捷,力气没有减小,但速度提高了。

有了马,并不等于有了战马,能在战场驰突冲杀的战马必须进行调教训练,所谓“马先驯而后求良”。从前主要是为了驯马驾车,后来则是为了骑乘作战,对马的要求更高了。

一匹合格的战马,除了体格健壮,首先还要服从指挥,既能奔驰跳跃,又能闻令而止,在战场上保持队形,齐进齐止。其次要有良好的视觉和听觉反应,能与骑马的战士保持互动,并能够在任何环境中都能保持镇定而不惊慌害怕。那些体质羸弱、性情顽劣难驯、反应迟钝、胆小懦弱的马都不适合用作战马。战马入伍后,还要根据其能力,将奔跳速度相近的马编排在一起,在战斗时以保持行动一致。

四十多年的文景之治,终于完成了汉帝国的原始积累,至武帝之初,“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乘字牝者傧而不得聚会”。

当时有“母马不能骑”的习俗。

据说是因为母马格外受重视,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国家资源,可以保持马的繁衍。在明智的人看来,原本用来生产的母马,如果仅是用作坐骑,就有点暴殄天物了。另外,公马看见母马也会互相咬斗,发生事故。

马多了,马的用途也就跟着多起来,骑马的人也就多了,骑马就变成了人们的日常活动。《盐铁论》中说:“牛马成群,农夫以马耕载,而民莫不骑乘。”流传至今的汉画像石刻中,骑马或乘坐马车的图像也比比皆是。

“天子为伐胡,盛养马,马之来食长安者数万匹。”大汉帝国拥有如此巨大的战马规模,成为对匈奴强硬的最大底气。

汉武帝刘彻时期,已经拥有甲兵45万,军马60万匹,这无疑是中国骑兵的第一个高峰时代。当然,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几代人长期休养生息、养精蓄锐的结果。

有了大量的战马,汉军便有了与匈奴人相同的机动能力、情报收集能力和战略主动权。张骞所谓“凿空西域”其实是一次改变中国历史的“地理大发现”,西域地广人稀,向来是匈奴的势力范围。

据人类学家估计,当时整个蒙古高原有80万到120万人,而汉朝比匈奴人口多得多,正如贾谊对汉文帝所说:“匈奴之众,不过汉一大县,以天下之大困于一县之众,甚为执事者羞之。”

在传统时代,农耕民族总要受到游牧民族的侵扰。农耕民族想要彻底消除游牧者的劫掠,就必须捣毁他们的巢穴,给他们毁灭性的打击。虽然他们的骑兵来去如风,但他们的营地和牲畜移动缓慢,非常容易成为袭击的目标,这就跟他们喜欢袭击定居者的村庄和城市一样。

寓防于攻,这是汉帝国打败匈奴的基本战术,它有一个前提,就是要拥有大量骑兵;否则,就无法穿越长城以外数百公里缺水地带,进击匈奴的后方草原。

汉武帝时代无疑是中国军事实现骑兵化的一个转折点。也就是说,战车基本上被骑兵取代,骑兵成为军队的主要攻击力量所在。

不同的作战形式必然需要不同的武器。在青铜器时期极度流行的戈和戟很快就衰落了,用来高速刺杀的矛成为骑兵的标配。汉代铸铁技术已经非常普及,这让铁矛的制作更加简单,杀敌的效力也更大。

汉武帝元光至元狩年间,汉帝国对匈奴展开了波澜壮阔的马上战争。

与传统的车战和步战不同,骑兵战争是运动战,战场从空间上被扩展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就汉匈之战而言,整个战场从东到西,直线距离超过了2000公里,南北直线距离则超过了1000公里。在持续不断的汉匈大战中,双方骑兵你来我往,动辄都在万骑以上,一次甚至达到18万骑。元狩四年,汉军“发十万骑,私负从马凡十四万匹”,就是说,10万骑兵出发时,他们自己带的私家马还有14万匹。在这场战争中,年仅21岁的少年将军霍去病率领几万精骑驰骋大漠,封狼居胥,堪称传奇。

据雷宗海统计,汉武帝总共发动了16次以骑兵为主的对匈奴出击,其中6次出动10万骑以上,其余10次也有三四万骑兵。

这些出征基本都在春夏,每次持续3个月时间。

这种季节性战争严重打击了匈奴牧民的正常生产。战争发生在草原地区,怀孕临产的母畜在逃难奔跑中大量堕胎,这如同农耕民族庄稼绝收一样。很明显,匈奴一方在战争中损失非常大。

虽然目前还没有汉代马镫的实物证据,但从这种惯于长途奔袭的战争来说,如果没有马镫的广泛使用,如此壮观的骑兵时代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

在霍去病墓前,有一尊巨大的石刻卧牛,牛身上赫然刻着两只马镫。虽然这不能作为当时使用马镫的实物例证,但有人通过对汉代画像石的观察发现,“虽然在画象石上没有看见骑马用镫的形象,但从一些骑马人身体向后倾斜的情况推测起来,脚下若是不蹬任何东西,是很难做到那样的”。

马镫使战马更容易驾驭,并解放了人的双手。骑士可以在飞驰的战马上且骑且射,左劈右砍,横冲直撞,骑兵的冲击力得到最大释放。因此,《大英百科全书》将人类骑兵时代的实现归结为马镫的发明。

在人们用天文望远镜发现冥王星之前,科学家就已经通过计算推测出了它的存在。虽然历史没有假设,但我们仍可以大胆地推测,马镫这种对骑兵至关重要的发明,在两汉时代应该已经被普遍应用。

顾准先生对此也有类似的看说:

战国时代,战车显然被骑兵代替了,马镫的应用,我相信也不会很晚。即使李广时代还不知道马镫,也许此后不久就用上马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