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城堡的坍塌

书名:火药、枪炮与革命本章字数:2061

中世纪是一个封建时代,也是一个城堡时代。城堡是封建的物化和象征,也代表着贵族对国王权力的提防。

在中世纪的历史上,国王与贵族的政治斗争常常体现为城堡攻防战。这种较量一直持续到火药时代的来临。

中国俗语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中世纪,攻城技术与城堡防御技术相辅相成,水涨船高,直到最后某一方黔驴技穷为止。但在大多时候,都是攻城技术落后于城堡防御技术。

英国国王“长腿爱德华”为征服威尔士,采用壁垒战术,即在交通要道和战略重地修建了号称“石环”的城堡群,并稳步向威尔士腹地挺进。卡那封城堡是其中一座,在1304年的一次围攻中,28名城堡守兵击败了300多名袭击者。

著名的库西城堡非常坚固,城堡主人依靠它与国王军足足对抗了两个世纪。

尽管中世纪的战争大多是城堡攻守战,但一般情况下,很少有君主敢于冒着破产的危险,轻率地去和城堡领主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士兵一年里只有几个星期应召作战的义务,而雇佣军的费用又极其高昂。进行长期的被动围城通常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守卫这些城堡只需要少量人马,只要有充裕的储存,就可以保证很长时间也不会消耗完。

攻占城堡和防守城堡所消耗的资源不成比例,一座城堡一旦建成,它随即成为贵族不断叛乱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可以被视为中世纪政治的一个特征。至少在短期内,贵族们经常可以不受惩罚地躲在城堡的城墙后,公然反抗他们的君主。

随着中国火药的到来,这种微妙的僵局立刻被打破了。新型火炮使城堡攻守技术的天平终于倒向进攻者。

火药改变了战争模式,也让传统城堡成为一种过时的摆设。正如恩格斯所说,自从火药与火器在14世纪传到了欧洲,这种纯粹的技术进步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作战方法。

与守卫者相比,城堡的高墙和塔楼是炮手们更容易瞄准的目标。以火炮的威力和精准度,可以将高大的中世纪城堡瞬间摧毁。相比之下,挖地道爆破也更易成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攻城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城墙下安放火药。

大炮甫一登场,欧洲无处不在的封建城堡就成了废墟。马基雅维利宣称,城墙将不复存在。因为,不论城墙修得有多厚,炮兵在几天内就足以将其摧毁。

1450年,法国查理七世用臼炮和石弹一口气攻陷了60座城堡。

早期的所有炮弹都不能爆炸,而是靠冲击力来破坏或摧毁单个目标。能爆炸的炮弹大约14世纪末才出现,而且性能极差。在1421年克科嘉的圣博尼法斯战斗中,开始使用有导火索的炮弹。也有说法认为,早在1376年威尼斯人在德拉也使用过这种炮弹。

对炮手来说,使用这种带导火索的炮弹是极其冒险的:首先,要在铜或铁制的炮弹内装上火药,再安上引线,将其点燃,然后再小心翼翼地放进炮膛内。如果来不及发射,就会炮毁人亡。

但这种冒险仍然是值得的。火药爆炸的力量使炮弹四分五裂,加大了杀伤范围和威力,能给予敌人更大的伤害。

即使15世纪初原始的射石炮,也要比火药时代之前的投石机威力强大得多。面对发射石弹的加农炮,最坚固的中世纪砖石建筑也会土崩瓦解。特别是铸铁炮弹出现以后,城墙工事更加不堪一击。

对城墙守御者来说,由于火炮的后坐力和弹道的限制,反倒不能充分地利用火炮来对进攻者进行反击。可以说,进入火药时代以后,就不再存在独立于世的封建领主。

“随着火炮的诞生而来的军事技术革命——封建领主再也不能躲在城堡后面抵抗皇室的权威了——只有民族君主掌握着购买枪支、火药、子弹和供应后勤所必需的财政资源和行政机构。”到15世纪时,城堡作为权力和身份的象征作用已经远超其军事作用。

随着中央集权越来越明显,城堡成为国王和少数大贵族彰显其地位的宫殿。对统治者而言,权力的展示与权力本身同样重要。

从历史意义来说,火药时代敲响了骑士制度和骑士精神的丧钟。

如果说匈奴人给欧洲带来的马镫导致了骑士制度的诞生,那么蒙古人给欧洲带来的火药却使骑士制度走向消亡。就连托克维尔也不得不承认,枪炮的发明,使平民和贵族在战场上处于平等的地位。

封建骑士虽然穿着精致闪亮的盔甲,却无法抵挡平民一颗滑膛枪的铅弹。

火器出现后的一段时间里,老式城堡显得风雨飘摇,但后来,针对火器设计的新式城堡应运而生。这样的攻守平衡不断被打破,每一次都在相当程度上重新改写了历史。

中世纪那种高耸入云的尖塔城堡已经过时了。为了抵御火炮的攻击,城堡设计师们建立了新的棱堡防御体系。

这种五边形的城墙变得又低又宽,这样既能抵御敌军的炮火攻击,同时又能并排安置自己的火炮。这种土制城墙配合石壁,取代了原先厚重的石砌城墙。因为火炮是水平发射,城墙周围的土地被清理干净,形成一块称为“斜堤”的区域。原先的塔楼也被削减至城墙的高度,变成火炮的发射平台。

即使在火药时代,战争的一些规律依然存在。在战争中,防守总是比进攻更容易。火药和火炮的出现,只是在短时期内改变了攻守平衡,优势暂时转到进攻者这边而已。

到了中世纪后期,欧洲各国大都采用了更有利的棱堡。即使有了新式火器,要进攻一个严阵以待的棱堡,人数上也至少需要七倍以上的压倒性优势才行,这同时意味着需要大量的后勤物资供应。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也就能理解在火炮盛行的19世纪,拿破仑仍然热衷于野战和运动战的原因了。如果说野战是吃肉,那么攻城战就是啃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