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年弓月箭

书名:弓箭、强弩与战争本章字数:2144

先秦时代,人们普遍认为,“射者男子之事也”。

如果一户人家有男儿出生,就要在门的左边悬挂弓箭,所谓“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国君世子出生,还要让“射人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

从《周礼·冬官考工记》的记载来看,当时中国的制弓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弓人为弓,取六材必以其时,六材既聚,巧者和之。干也者,以为远也;角也者,以为疾也;筋也者,以为深也;胶也者,以为和也;丝也者,以为固也;漆也者,以为受霜露也。

作为中国最早的手工艺百科全书,《考工记》一直被中国弓箭匠人奉为圭臬。现在中国硕果仅存的“聚元号”弓箭铺,依然萧规曹随,不敢越雷池一步。

中国弓属于反弯复合弓,弓臂的主体为竹木,外侧贴牛角,内侧贴牛筋。牛角起的是弹性作用,牛筋起的是韧性作用,这样弓体不需要很长便能够获得较大的弹力。《射经》中说:复合弓有六种优点,即“六善”—“一者,性体少而劲;二者,太和而有力;三者,久射力不屈;四者,寒暑力一;五者,弦声清实;六者,张便正。凡弓性体少则易张而寿,但患其不劲。欲其劲者,妙在治筋。”

“射者,弓弦发矢也。”对一张弓来说,弦是非常重要的。现代弓用的是钢丝弦,古代人造不出钢丝,只能从自然中取材。古代的弓弦材质有两种,南方用蚕丝,北方用牛筋。蚕丝以柘蚕丝最好。牛筋弦怕淋雨,为了防潮,一般要在外面涂一层黄蜡。

在传统文化时代,整个东亚文化体系基本相同,弓箭文化更是如此。韩弓亦称朝鲜弓,也为反弯复合弓,其反曲非常大,以至于弛弓状态时整张弓近于圆形。

现代测试表明,一张优良复合弓的威力,几乎是单木弓的二三倍。它在10米距离上可以洞穿20厘米厚的木板,在100米之内能洞穿铠甲,甚至可以射中300米开外的目标。

最重要的一点是,复合弓的弓臂非常轻盈,比单木弓短得多,可以在马上从容使用。相比之下,单木弓常常被叫作“长弓”,只能在步下使用。

原始手工条件下,做一张良弓颇为不易,因此有“年弓月箭”之说。“凡为弓,冬析干而春液角,夏治筋,秋合三材,寒奠体,冰析灂”,再春被弦,制成一张弓,往往要两三年时间。

宋景公时,有一个制弓工匠殚精竭虑,竟弓成身亡。

做弓不易,做箭也不容易。箭矢的消耗性很大,在手工条件下,箭矢基本上做不到标准化,一支箭跟另一支箭之间经常存在一定差异。这对一般人而言可能不算什么,但对要求比较高的神射手来说,箭矢的质量会直接影响他射箭的准确性。

邲之战中,晋军败逃,晋国大夫知庄子发现儿子被楚军俘获,知庄子率领自己的家兵冲向楚军。每次开弓前,知庄子都会仔细看一下箭,如果箭的质量好,就留着不用,放进替他驾车的魏锜的箭袋里。魏锜以为他舍不得箭,就说:咱们晋国有“董泽之蒲”,有的是制作箭矢的好材料。知庄子说:一般人不值得用好箭,好箭我要留着派大用场。

最后,知庄子遇到了两个楚国贵族。他从魏锜的箭袋里飞快抽出刚才节省下来的好箭,射死一个,射伤一个,把死的活的都带了回去,用来换回自己的儿子。

《左传》中有“多难兴邦”之语,这对楚国是适用的。楚国一直内乱外患不断,国势却与日俱增,到了楚庄王,甚至有了“问鼎”的实力。

楚庄王伐郑,出兵不利,国内又发生“斗越椒之乱”。楚庄王只好回师讨伐,与叛军在皋浒开战。叛军斗越椒善于射箭,第一箭飞过楚庄王的战车,射到鼓架旁的铜钲上;第二箭射穿了楚庄王的车盖。

楚国的士兵都很害怕,纷纷向后退却。

楚庄王急中生智,马上向全军传令:“当年先君平定息国时得到三支强矢,斗越椒偷了两支,现在他已经射完了,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于是,楚军擂响战鼓,对斗越椒军发动反攻。结果斗氏大败,斗越椒本人被杀。

“善御者不忘其马,善射者不忘其弓。”从历史记载来看,古人对良弓的珍视程度丝毫不亚于宝马。

楚灵王在酒宴上一时高兴,将所藏宝弓“大屈”送与鲁侯,事后追悔不已,竟不顾国君体面,遣使将弓索回。

这事后来被演绎成一个冷笑话,说是楚王出去玩,把弓给丢了,手下人都劝他赶紧去寻找,楚王却说:“我虽然丢了弓,但弓也是落在楚人手里,又何必去找它。”孔子听说后,对这句话加以纠正,说:“人遗了弓,弓又落人手里,这跟他是不是楚人没关系。”老子听说后,说:“弓被人弄丢了,又被人捡了,弓还是弓,跟人又有什么关系。”

《韩诗外传》记载,齐景公使人为弓,三年乃成。景公引弓而射,不穿一札。景公怒,将杀弓人。弓人之妻往见景公曰:“蔡人之子,弓人之妻也。此弓者,太山之南,鸟号之柘,燕牛之角,荆麋之筋,河鱼之胶也。四物者,天下之练材也,不宜穿札之少如此。且妾闻奚公之车,不能独走,莫耶虽利,不能独断,必有以动之。夫射之道,左手若拒石,右手若附枝,掌若握卵,四指如断短杖,右手发之,左手不知,此盖射之道。”景公按照弓人之妻说的方法去射,果然一箭就射穿七札铠甲。

古代战争中,甲士都披着重甲,要想在百步之外射穿敌人的铠甲,必须依靠强弓。

据《射经》记载,古人定弓以九斤四两为一个力,十个力为一石。许多著名的射手能拉开三石以上的强弓,有的神射手甚至能开十石之弓。北齐綦连猛能把两支三石弓叠合一起,同时拉开。

那位“滥竽充数”中被蒙蔽的齐宣王也喜欢射箭,但更喜欢炫耀。

他常常表演给近臣们看的弓,其实不过是普通的三石之力,但一群马屁大臣常常故意装作拉不开他的“大力神弓”—“此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齐宣王就这样自以为是“天下第一大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