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帝国海盗

书名:帆船、海盗与世界本章字数:1987

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最令热衷贸易的荷兰人头疼的,仍然是海盗问题。

继倭寇海盗组织溃解之后,李旦、颜思齐和郑芝龙等新海盗集团又崛起于东亚海域。颜思齐的海盗集团野心勃勃,一度试图发动叛乱,征服日本。在天启四年起兵倒幕失败后,颜思齐逃往台湾,被称为“开台王”。颜思齐的旧部郑芝龙随后在日本平户崛起,成为海盗集团的新首领。

郑芝龙堪称17世纪前半期纵横东南亚的传奇人物,他懂葡萄牙语和荷兰语,信奉天主教,还给荷兰人做过翻译。他不仅打着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旗号在海上劫掠,还全部使用欧洲的舰船和装备,“其船器则皆制自外番,艨艟高大坚致,入水不没,遇礁不破,器械犀利,铳炮一发,数十里当之立碎”。

崇祯初年的官方报告称:“郑芝龙之初起也,不过数十船耳,至丙寅而有一百二十只,丁卯遂至七百。今并诸种贼计之,船且千矣。”

天启七年,基于共同的秩序和利益,明朝水师联合昔日的对手荷兰舰队,一起围剿这个海盗集团。

令人惊奇的是,荷兰舰队和明朝水师几乎全军覆没。荷兰舰队“司令到达该处后,遭受海贼火船猛烈攻击,只好率领维蕾德号、伊拉斯莫斯号,不发一炮,逃往爪哇”。

崇祯元年,明朝改变策略,采取招安模式,册封海盗首领郑芝龙为“海上游击”,并可以继续合法拥有自己的武装集团。

崇祯六年,荷兰商人普特曼斯率领13艘荷兰战舰从台湾岛出发,对南澳和厦门长途奔袭,重创明朝水师和郑芝龙舰队。台风季节过后,郑芝龙下战书,邀请荷兰海军决战。

到了约定日期,荷兰舰队联合另一个不肯接受招安的中国海盗刘香老舰队,与明朝海军在台湾海峡的金门料罗湾展开一场海上决战。

为了这次决战,郑芝龙在厦门造船厂专门仿造了一批荷兰式两层甲板战舰,每艘战舰装载了三十到三十六门重炮。可惜这些战舰在战前被荷兰人偷袭焚毁。不得已的情况下,郑芝龙只好拼凑了一批普通商船,以传统火攻术迎战。

荷兰人的《热兰遮城日记》记录了当时的战况:

官方舰队分成两队,约有140到150艘戎克船,其中约有50艘特别大的战船……他们分别向我们靠过来,有三艘同时钩住快艇Brorckerhaven号,其中一艘立刻点火燃烧起来……快艇Slooterdijck号被四艘戎克船钩住,他们跳进船来……我们率领Bredam号、Bleyswijck号、Zeeburch号、Wieringen号与Salm号费尽力气摆脱非常多的火船,向外逃去……因为这场战败,我们的力量已经衰弱到在中国沿海不能再有任何作为了。

据福建巡抚邹维琏奏报的战绩:

计生擒夷众一百一十八名,馘斩夷级二十颗,焚夷夹版巨舰五只,夺夷夹版巨舰一只,击破夷贼小舟五十余只,夺盔甲、刀剑、罗经、海图等物皆有籍存。而前后铳死夷尸被夷拖去,未能割级者,累累难数,亦不敢叙。闽粤自来红夷以来,数十年间,此举创闻。

这场毫无悬念的海战中,中国海军完全以多胜少:荷兰仅有9艘战舰,且大多是轻型快艇,载炮不超过10门;相比之下,郑芝龙的闽粤水师有150艘“戎克船”,从数量上是荷兰舰队的十多倍。

最终荷兰海军战舰被击沉5艘,被俘获1艘,只好败归台湾。

六年后的崇祯十二年,荷兰中校朗必即里哥率9艘荷兰战舰卷土重来。郑芝龙遣人携带盛满火药的竹筒泅水攻击,一连焚毁5艘,荷兰再次完败。

海盗班底的明朝海军终于从荷兰人手中夺回了西太平洋海权。郑芝龙从此完全控制了台湾海峡的制海权,东南沿海商船“不得郑氏令旗,不能往来”。一面令旗售三千金,连“海上马车夫”的荷兰商船也不得不购买令旗,荷兰东印度公司不得不每年向郑芝龙缴纳2万法郎的保护费。

用欧阳泰先生的话说,当初,郑芝龙协助荷兰人把台湾这座岛屿发展为荷兰帝国“王冠上最美的一颗珍珠”,荷兰人则协助郑芝龙成为强大的海盗,而他也利用这个地位积攒了大笔财富,收入甚至超越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由于郑芝龙的财富与权势大致上都遗留给了他的儿子,因此也可以说,荷兰东印度公司其实协助造就了后来打败他们自己的人。

郑芝龙早年在日本时,曾娶妻田川松,并生下两个儿子:福松和田川七左卫门。福松7岁后来到中国,恢复中文名字“郑成功”。在其父郑芝龙护荫下,郑成功长大后,成为郑氏武装集团的新首领。他以厦门和金门为基地,逐渐发展成拥有18万军队和数千战舰的武装力量。

作为被永历皇帝赐姓的“国姓爷”,身负国恨家仇的郑成功对清政权进行了长达15年的抵抗战争,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其间,郑成功曾多次派人向日本借兵,最后一次,日本终于大举兵,结果在海中遭遇风暴,“舟不得前,乃回师”。

郑成功眼见大势已去,厦门和金门也恐将不保,不得不将眼光投向海峡那边的台湾。“本藩矢志恢复,切念中兴,恐孤岛之难居,故冒波涛,欲辟不服之区,暂寄军旅,养晦待时,非为贪恋海外,苟延安乐。”

恰在这时,翻译何斌带着台湾地图来投,极力劝说郑成功取台湾作为“根本之地”。何斌形容台湾说:

沃野千里,实霸王之区。若得此地,可以雄其国;使人耕种,可以足其食。上至鸡笼、淡水,硝磺有焉。且横绝大海,肆通外国,置船兴贩,桅舵、铜铁不忧乏用。移诸镇兵士眷口其间,十年生聚、十年教养,而国可富、兵可强,进取退守,真足与……抗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