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156项工程建设历史概述(8)

书名:奠基:苏联援华156项工程始末本章字数:2456

(三)建设起一批新兴工业基地,改善了人民生活

随着工业建设的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工业城市、新的工业区和工人镇。许多过去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的城市,已逐步成为新兴的工业城市,如哈尔滨、长春、包头、兰州、西安、太原、郑州、洛阳、武汉、湘潭、株洲、重庆、成都、乌鲁木齐等。中国设市城市的数量由1949年的134个发展到1957年的176个。新建了6个城市,大规模扩建了20个城市,一般扩建了74个城市。到1957年底,全国设市的城市达到176个,比1952年增加了16个。城市人口达到6902万人,加上县镇人口共有城镇人口9949万人,比1952年增加2786万人,增加了38.9。

城市公用事业建设贯彻执行了“为生产、为建设、为劳动人民服务”的方针和“重点建设、照顾一般”的原则。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投资14.43亿元,其中重点建设城市投资占70.3,一般城市投资占29.7。若按公用事业项目分,则自来水、下水道、道路等3个主要项目投资占66,其他项目投资占34。许多在新中国成立前根本没有公用基础设施的城市有了公用设施;许多旧有城市的公用设施进行了改建,提高了服务能力。

(四)工业技术水平提高

随着以156项工程为中心的建设,我国工业技术水平有了初步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成套苏联项目的引进,为中国建立了一大批骨干企业,工业的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第二,在引进成套设备的同时也引进了设计和工艺等新技术。1949—1960年苏联先后派来专家达18000多人,其中1954—1958年的156项工程主要建设时期占60以上,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员,这些专业技术人才成为中国几十年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工业设备和工人技术装备水平得以提高。第三,技术与经济定额的制定和实施逐渐改进。第四,先进生产经验普遍推广。第五,工业产品种类增多:在几个重工业部门中,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共试制新产品860种,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头三年共试制新产品2933种。

五、主要经验教训

在过去300年里,全球发达国家的比例不到20。而现代世界中发展中国家升级为发达国家的可能性约为5。这样有限的机遇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赶超战略受到普遍关注。156项工程是新中国工业化历史上坚实的第一步。这一系列工程,不仅在实践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启示。

(一)通过社会主义制度集中财力、物力,突破“贫困陷阱”和“瓶颈”制约

为了不再重演国家和民族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历史,借鉴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成功经验,中国在制订“一五”计划中,进一步明确优先发展重工业。受西方国家严厉的“封锁、禁运”制约,建设重工业所需的大量资金主要来自内部积累。为了集中物力、财力、人力实施这一方针,1953年开始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确立了“一化三改”方针,即在工业化建设中,把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首位,同时充分发挥已有工业企业的潜力;重点发展重工业,同时注意发展轻工业、农业、运输业及其他行业;重点建设内地工业,同时注意发展沿海工业;重点建设大型工业,同时注意发展中小型工业;将工业高速增长和提高工业经济效益兼顾;重视引进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设备、技术、人才、资金和管理经验。同时通过农业互助合作,解决土地改革后部分农户生产资料不足、劳力、资金短缺的困难,采取互助合作办法,在保障农民生活水平有限提高、城乡社会稳定的同时实现以农业支援工业、农村支援城市为主的工业化早期的工农、城乡关系;采取合作化的办法,改造与发展个体手工业;实行赎买政策,使资本主义工商业到1956年基本实现公私合营的国家资本主义经营方式。通过“三大改造”,政府以较低成本获取农产品与劳动力,实现了初期积累。在财力方面,国家将“一五”时期财政总收入的19.1集中使用于重点工程建设。在物资方面,国家采取集中管理的办法,将70—90的钢材、水泥、木材等重要的物资优先供应重点工程建设。在人才方面,国家从各条战线抽调上万名优秀干部,充实加强工业部门和重点企业的领导,同时通过动员工程技术人员专业对口归队和组织短期培训、轮训、出国学习等方式,以及从高等学校培养等途径,壮大工程技术人员队伍。从而解决了工业化最困难的资本匮乏问题,跨越了发展中国家普遍遭遇的“贫困陷阱”,为建立独立自主的国家工业体系奠定了基础。

(二)大规模地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争取外援,是促进工业化、缩短与发达国家差距的有效途径

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20世纪50年代引进的技术设备起着一定的作用。“一五”时期我国引进的技术设备共折合约27亿美元,其中引进成套设备项目为24亿美元。实践证明,技术引进是使落后国家迅速改变面貌的最佳途径。引进技术一方面可以节省研究开发过程中耗费的时间,另一方面还可以节省资金和人力,从而增强了自力更生的能力,建立了相当数量的国防工业。

(三)在引进资金、技术的过程中科学立项、合理布局,注意消化吸收,从中国国情出发,逐步建设和完善独立的民族工业体系

1951—1955年,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制订期间,计划的制订者以审慎的、高度负责的精神,在统计基础薄弱、信息交流不便的条件下,反复修订所规定的各项指标以及每个项目的年度计划,使各项计划指标基本上和当时的人力、物力、财力相适应。由于在资金、技术的引进过程中审慎科学地立项、布局,使当时居于20世纪4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工业技术以国际技术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向中国大规模地、系统地、水平较高地转移,奠定了中国现代技术和工业化的基础,提高了中国的科学技术综合水平,迅速缩小了中国在技术水平上与世界的差距,同时使得中国开始在科技体制上有规划地建设。

(四)一些教训

20世纪50年代中国引进技术设备,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值得汲取的教训。存在的具体问题是:第一,部分项目布局和选址不够合理。第二,在三门峡水库修建过程中盲目放弃中国水利专家的正确意见。第三,国防工业比重较大,对轻工业和支援农业的工业投资不足。第四,尚未将技术改造与技术进步上升到提高竞争力的地位加以重视。

与我国此后的引进与体制变化相比较,还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建设规模不能超过国力许可的范围,急于求成必将适得其反;综合平衡应从短线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