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血色青春(5)

书名:大成昆本章字数:1775

靠近坑边的车强武被拉了出来,张弟裕和王明发仍在不断下陷。刚刚赶到的徐成山见状,也要往下跳。是喊,是哭,是请求,张弟裕仰着糊满泥浆的脸向团长喊话:“不要来了,不要白白送命!”

王明发也在高声哭喊:“不要白白送命!”

几个战士死死拉住徐成山。拉住他的战士中的两个,却想再试一试。

“都他娘的别送命了!”徐成山从地上捡起一根木棍,谁往坑边靠,棍子就落到谁的身上!

两天后,十八座墓碑立了起来。向长眠的战友敬礼,年轻的战士泣不成声。

坚持,为了战友。放弃,也是为了战友。

1965年9月3日下午4时,中班接班,铁十师四十七团二十二连战士徐文科进了大渡河边的大桥湾隧道。

掌子面上,徐文科光着臂膀,手举风枪,眼睛盯着钻杆。钻杆消失一寸,意味着钻头在和岩层的较量中,占了一寸上风,意味着成昆线的钢轨,又可以向前延伸一寸。汗水从前额淌到脚背,徐文科没感觉到热。

没有任何征兆,洞顶突然塌方。支撑拱部的木排架瞬间被毁,石头、断木砸向洞底,徐文科和身边多位战友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全部掩埋。

十班副班长周绍堂和十二班班长韩月城、副班长潘树岗、战士师福龙顶着烟尘赶来,搬开石头,搬开木杆,刨开泥沙,全力展开救援。

埋得最浅的王林光被扒出来了。接下来是田大军、吴毅民。

终于找到了徐文科。浑黄的手电光下,徐文科满头是灰,满脸是血,腰部以下完全被埋进碎石堆,两只手臂,被东倒西横的支撑木紧紧锁住。

徐文科参加铁道兵仅一年,这位二十三岁的战士,没有喊痛,没有呼救,而是用微弱的声音恳求副班长:“先救其他战友,不要管我!”

泪水模糊了双眼,周绍堂的手却是一刻未停。

副指导员张保祥来到现场,投入抢救战斗。徐文科苍白的脸上,愈加显出焦灼:“副指导员,我不行了。你带大家出去吧,不要白白牺牲。”

张保祥挤出一丝笑意,轻声说道:“别犯傻了,我们是同生死、共患难的兄弟!”

小规模塌方不时发生,半个多小时后,徐文科已晕了过去,他的双腿还埋在碎石下面。

再次醒来,见张保祥还在带人救他,而隧道顶部,石头不断掉落,徐文科的话里有了哭腔:“副指导员,求求你,不要救我了。死在成昆线上,我是光荣的。你们好好活着,把路修通……”

徐文科话没说完,头顶上方,隧道再次塌方……

师长尚志功坐镇指挥抢险。师卫生科长李本信,师医院主治医生李经伟、桑听英,外科手术室护士长张伯仁守在现场,只能干着急——隧道被完全堵死,进不去。

尚志功让人从隧道右下角挖出一个导洞,给被困的战士送水。营长赵金安迫不及待地钻进去,却没法从洞中脱身。导坑狭小,身材魁梧的他,被卡住了。

几个战士拽住双脚往外拉,总算把赵金安拉了出来。赵金安泪流满面,不是因为背部、胸部、小腹、大腿伤痕累累,而是因为隧道里的一幕:徐文科呼吸已十分困难,却不断把身边战士身上的碎石,刨往自己身上……

抢险进行到第六天,六位烈士的遗体全部从乱石堆中被扒出。“伟大的战士,真正的英雄”,师政治部通报了徐文科的先进事迹,号召全师官兵向英雄学习。不久后,“徐文科烈士纪念碑”在徐文科牺牲的地方不远处,高高矗立起来。

为一位筑路烈士单独立碑,这是成昆线上的第一次。

也是唯一一次。

同样是隧道塌方,同样是舍己救人。徐文科牺牲一年后,另一个铁道兵的名字,永远地熔铸在了成昆线上。

别看铁七师三十一团五连战士向启万年龄不大个头小,到连队才两个月,抡锤打眼、装药放炮,却都不在话下。大半年后,工地上十八般武艺,向启万样样得心应手。难怪在战友眼中,他是“新兵老战士”。

1966年8月18日,云南省禄丰县密马龙村境内,密马龙隧道深处,施工一如既往地紧张。这天,身为连队施工安全员的向启万手持青冈棒,对着洞壁危石和支撑木敲敲打打,眼里射出的光柱坚硬如钢。

向启万的耳朵里,突然传来异响,不是细如发丝那种,是麻绳般粗壮那种——

“嘣!”

一根一米多长的杉木,如炮弹垂直降落在离向启万脚尖一尺处,杵出一声闷响。紧随其后,是岩石推推搡搡的声音,支撑排架挤压变形的声音。

“要塌方了,快撤!”喊过一嗓子,向启万右肩向前一顶,抵在了支撑架上。

肉身挡不住子弹,黄继光还是要扑向枪眼。

一己之力扛不住山垮石塌,向启万还是想阻止灾难发生。

王作林等六个战士因向启万及时预警安全转移,向启万却被五十多方垮塌物和混杂其中的长长短短的支撑木死死困住。

碎石还在不断落下。向启万头负重伤,胸部以下深陷落石中。

团长带着卫生员赶过来了。

铁道部大桥局桥梁施工队老队长刘进祥带着千斤顶赶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