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你对世界的思考,其实不必受人干扰

书名:思考力:人生思维课本章字数:1575

我在一本书里读到过这样一句话:“20岁时,我们顾虑别人对我们的看法;40岁时,我们不理会别人对我们的看法;60岁时,我们发现别人对我们根本就没看法。”

这句话其实是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世界和自我的思考:我们的人生只有自己在经营,如果只是一味地在意别人的看法和反应,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用在迎合他人上,那么最终只会导致自己生活在别人的思想里,将自己搞得身心疲惫,难以做真正的自己。

比如,如果你在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路人有可能会为此哈哈大笑,那么你一定感觉很尴尬,觉得所有人都看到了你的狼狈样子。但是,如果你站在路人的角度去想,便会发现,对于他们来讲,你摔这一跤本就是一个上班路上的小插曲,笑过之后便什么都忘了。没有人生活在聚光灯下,你的路只有你自己清楚,别人的眼光与评论没有多少意义,只会让你受到更多无谓的干扰。

在家乡务农的父亲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难道我们听到蝲蝲蛄叫就不种庄稼了吗?”蝲蝲蛄是一种昆虫,学名蝼蛄。父亲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只想着蝲蝲蛄会把种子吃掉,难道今年就不播种了吗?所以,庄稼还得种,至于蝲蝲蛄,就让它去叫吧。它叫得再凶,又能吃掉几粒种子呢?只要按时播种,明年就会有收成;如果我们因为害怕而不去播种,那么明年只会颗粒无收。

然而生活中总会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的世界中根本就没有自我,别人说什么就听什么,还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给自己的迎合找理由。的确,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想法常常受到旁人评说是无法控制的事,但是,如果因为别人的评说而迷失了自己,值得吗?

我不由得想起一个寓言故事。

一个农夫与他的儿子共同赶着一头驴到附近的市场去做买卖。没走多远,父子俩就看见几个路人对他们指指点点。其中一个人大声喊道:“你们见过像他们这样的傻瓜吗?有驴不骑,宁愿自己走路。”听到这话,农夫心中很是在意,立刻让儿子骑上了驴,自己则在后面跟着走。

走了一会儿,父子俩遇见一群老人,只听他们哀叹道:“你们看见了吗?现在的老人真是可怜。看那个孩子,只顾着自己骑驴,却让年迈的父亲走路。”农夫听到这话,连忙让儿子下来,自己骑上了驴。

走了一半的路程时,父子俩又遇上一群孩子,几个孩子七嘴八舌地乱喊乱叫着:“嘿,你们瞧那个狠心的爹,他怎么能自己骑着驴,让自己的孩子在后面跟着走呢?”农夫听罢,又立刻叫儿子上来,与他一同骑在驴背上。

父子俩在快到市场时,又听到有人说:“ 哟,这驴多惨哪,竟然驮着两个人,真怀疑这是不是他们自己的驴。”另一个人插嘴说:“谁能想到他们这么骑驴呀。瞧,驴都累得气喘吁吁了!这样的驴哪有人肯买呀。”

听罢这话,农夫对儿子说:“怎么骑驴都是错,依我看,不如咱们两个人抬着驴走。”于是,他和儿子急忙从驴背上跳下来,用绳子捆上驴的腿,找了一根棍子将这头驴抬起来,费力地向前赶路。

当父子俩使出了浑身的劲儿将这头驴抬到闹市入口的小桥上时,又引起了桥头上一群人的哄笑。当时驴受了惊吓,挣脱了绳子,撒腿就跑,不想却失足落入河中淹死了。农夫最终空手而归,他既懊恼又羞愧。

父子俩真的被路人的闲话折腾惨了,他们的路完全无法由自己主宰。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不自觉地在意别人的眼光,为了让别人满意而小心翼翼地行事,唯恐受到他人的指责。其实,如果你清楚自己前进的方向,找准正确的路线,别人说什么又有何妨呢?

“我已经做得够努力、够好了,为什么还有人有意见?”就如同寓言故事里那对父子一样,你的心中是不是也常有这样的疑惑?

我们要正确看待这件事,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山,山便会呈现出不同的姿态。世间任何事物都是这样,在不同人的眼中,经过不同的思维加工判断后,就会得到不同的评价。

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就很容易让我们怀疑自己,从而让自己陷入矛盾和混乱中。我们无法让所有人都满意,也没有必要让所有人都满意,只要坚持做真实的自己、过真实的人生,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