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焦润坤 戎马征战只为不再是孤儿(1)

书名:不负韶华:百年青春榜样本章字数:2523

焦润坤,新四军老战士。1924年10月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1943年春参加新四军淞沪四支队,同年12月编入新四军浙东纵队五支队。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历任文化教员、排长、政治指导员、营教导员等职。立三等功两次,授三级解放勋章。1955年授大尉军衔,1961年授少校军衔。晚年,参加过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

2014年7月7日,卢沟桥畔,坐落在这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雄伟庄严。首都各界在此隆重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现场1000多名各界代表齐声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雄壮的歌声在纪念馆前广场上空回响。

国歌唱毕,现场响起深沉悠长的礼号声,全场肃立,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行持枪礼。习近平神情庄重,迈步走上台阶,来到“独立自由勋章”雕塑前。一名中国共产党抗战老战士和一名中国国民党抗战老战士,在两名少年儿童陪伴下也走到雕塑前。习近平和抗战老战士以及少年儿童一起按下启动按钮,为“独立自由勋章”雕塑揭幕。

伴随着庄严肃穆的乐曲,红色幕布徐徐开启,一个巨大的八角星形的独立自由勋章浮雕呈现在眼前,基座下方用中文和英文镌刻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纪念地”铭文,基座侧面的云纹及和平鸽纹饰栩栩如生,整座雕塑寓意中国人民为追求和平正义、捍卫民族独立自由而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

一位老兵就是一部“活的抗战史”。站在习近平总书记左侧、胸前挂满奖章与纪念章的,一起为“独立自由勋章”雕塑揭幕的中国共产党抗战老战士就是新四军老兵焦润坤。怀着敬意,笔者于2015年采访了这位年过九旬的老人。尽管华发苍颜,但老人身板硬朗,步伐矫健,耳聪目明,讲话干脆利落,英姿飒爽,风采依旧,显得比真实年龄年轻很多。但一提及抗战的往事,老人的声音就低沉了下去,微蹙的眉头好像堆积着厚重的回忆。

在老人家中的墙上,除了那幅他和妻子的金婚纪念照,最醒目的就是那张他与国家领导人的合照。“我是日本侵略者的罪行的见证者,从小就目睹了侵略者惨无人道的罪行;同时我也是个受害者,日本侵略者害得我家破人亡,我成了孤儿,即使到了教养院,我还是成了细菌战的受害者;最终我参军抗战,成为抗日战争的亲历者。当下,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不要忘记过去的苦难,要奋发图强!”随着老人话匣子的打开,我们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国土沦陷的岁月,一同见证他的传奇经历。

抹不去的国仇家恨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回乡偶书》,90岁的常州籍新四军抗战老战士焦润坤老人在2014年秋省亲时深切体会到了诗中之意。几天里,他在儿子的陪同下,专程前往溧阳水西村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参加在常州大剧院举行的“抗战精神颂”主题演唱会,到天府陵园瞻仰常州抗日英雄纪念碑,还抽空回到儿时居住过的青果巷,找寻年少时的记忆。

焦润坤在老乡的陪伴下,回到儿时居住的青果巷。走在小桥流水依旧的青果巷里,正素巷、石灰弄、蛤蜊河……这一个个地名,从焦润坤的记忆中冒出来。“小时候最喜欢在河里游泳,我的母亲在这边岸上一喊,我就‘扑通’一声扎进水里,游到了河对岸。”走进青果巷82号的院子时,老人感叹,“那时候走不进这种大户人家,这是我第一次走进青果巷的大院。”

老人很有礼貌,每到居民家中都要打招呼,确定不打扰他人正常生活才会进去。走访的时候,胜利巷16号的居民姚先生刚好打开大门,与老人热情地拉起了家常。姚先生祖上是做纺织印染生意的,从他家前门穿过的,就是焦润坤儿时戏耍的蛤蜊河。

“家乡的那些地名,是这辈子都抹不去的记忆。”焦润坤忠告年轻人今天依然要牢记历史,“虽然你们没有亲历战争,但当下的幸福是每个人都经历着的。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不要忘记它的来之不易;要献出自己的力量,为更好的生活尽力。”

1924年10月24日,焦润坤出生在江苏常州的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小时候家里很穷,兄妹三个,我是老大,下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听说还有两个姐姐,我没有见过。父亲身体又不好,我没读几年书就跟着父亲一起卖豆腐。打铁、撑船、磨豆腐,这是旧社会的三个苦行当,卖苦力的活儿,当年我家就是以卖豆腐为生。尽管日子有些苦,但是还算过得去。”

1937年7月,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八一三”淞沪会战后,上海沦陷。紧接着,日本大肆进攻南京,并对沪宁沿线多个城市狂轰滥炸,常州也未能幸免。这时,焦润坤不满13岁。母亲磨的江南豆腐嫩滑清香,焦润坤白天随家人在火车站等处提篮叫卖,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然而这一切被日军疯狂的轰炸终结了。

焦润坤是那场灾难的亲历者。“有一天,我正提着篮子从茭蒲巷出来,沿街卖豆制品,空袭警报突然响了。”焦润坤回忆说,警报刚刚拉响时,老百姓并不在意,但一会儿敌机就出现在城市上空,扔下炸弹。“日寇的炸弹如雨点般落下,街上顿时血肉横飞。”这一天,焦润坤切身体会了什么叫“尸横遍野,惨叫连天”。

整场轰炸持续了约半个小时,焦润坤躲在双桂坊和西庙沟的十字路口的街边,逃过一劫。“等敌机离去,我看见满街都是死伤的平民百姓,惨不忍睹,到处是‘救救我啊,救救我啊’的哀号,真是造孽呀!”讲到这里,老人闭上了眼睛。回想当时的惨景,老人激动地挥着双手:“我是个受害者,同时也是日寇暴行的见证者。日军侵略的暴行抹不掉,我就是活的见证!”

2014年返乡时,焦润坤坚持去看看双桂坊和西庙沟的十字路口。他说,那里是自己死里逃生的地方。现在的十字路口,矗立着“福记大饭店”,老人沉思了好一会儿才说:“祝福自己的故乡天天有福。”

焦润坤说,日本人空袭常州城一个多月后,常州沦陷。幸免于难的常州老百姓,纷纷逃离家乡,躲避战乱。焦润坤也举家外逃,投亲靠友。“一家五口逃难,辗转奔波,逃到江北。到了那里,生活也没有着落,亲戚无力收留我们。无奈之下,母亲带着弟弟妹妹回到常州,父亲则带着我到上海找活路。我父亲有痨病,干不了活,我和他在上海走散了。”其后,焦润坤几经波折,被上海工华难童收容所暂时收养。“收容所条件艰苦。记得一次打扫卫生,地板上的铁皮补丁松了,揭开一看,里面全是臭虫,摁下去,满手都是血……不过,好歹有吃、有住了,也有人管我了。”从小过惯苦日子的焦润坤,倒也能随遇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