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从秦州到同谷(1)

乾元二年,对杜甫来说是颠沛流离的一年,自华州弃官之后,杜甫开始携带家小到处漂泊,从华州到秦州,再由秦州到同谷,复由同谷至成都,一年间前后奔波了三千多里,其艰苦卓绝程度可谓世间罕有。

然而杜甫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却取得了辉煌成就,除了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他的秦州诗、同谷诗以及入蜀纪行诗,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艺术上都出现了新变,取得了新的突破,其中许多篇章已经成为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由于在秦州难以谋得衣食,杜甫被迫再次踏上征途。他们一家先是从秦州南下,来到同谷,谁料竟陷入更大的困顿之中,于是只好离开同谷,于季冬之时奔赴蜀中,一路上历经坎坷,艰险备尝,杜甫将途中所见、所闻、所感尽数写入诗中,为后人留下了一部“入蜀图经”。

乾元元年十月,杜甫告别了赞上人和杜佐之后,从秦州驱车启程去往同谷。杜甫一家是半夜出发的,看着马车中熟睡的孩子们,望着天上高垂的星月和四野飘浮的苍茫云雾,杜甫的心里越发感到悲凉,不禁仰天长叹道:“天地之大,难道竟然没有我老杜的容身之地吗?何时才能停止这艰难而漫长的奔波啊!”杜甫在前往同谷的路上连续创作了十二首纪行诗,分别是《发秦州》《赤谷》《铁堂峡》《盐井》《寒峡》《法镜寺》《青阳峡》《龙门镇》《石龛》《积草岭》《泥功山》《凤凰台》,这组诗真实地记录了这次旅程的艰难。

从秦州向西南走七里,就到了赤谷。赤谷在今甘肃天水暖和湾,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南沟河穿行其中,是天水到陇西南各县的主要通道,因山谷两侧的山石皆呈红色,故称赤谷。杜甫在秦州时曾到赤谷西山游览过,并作《赤谷西崦人家》,今天又经过此处,不无感慨,作《赤谷》,诗云:

天寒霜雪繁,游子有所之。岂但岁月暮,重来未有期。晨发赤谷亭,险艰方自兹。乱石无改辙,我车已载脂。山深苦多风,落日童稚饥。悄然村墟迥,烟火何由追。贫病转零落,故乡不可思。常恐死道路,永为高人嗤。

从秦州到赤谷一路都很平坦,但从赤谷再往南便进入山地了,路上堆积着杂乱的石头,非常难走,需要不断地给车轴涂抹油脂。荒山深谷中寒风不息,一家人走走停停,还没走出多远,太阳便西沉了,孩子们哭闹着说肚子饿了,杜甫感到非常心疼,阵阵辛酸涌上心头,可前面的村落仍然很远,依稀的烟火似遥不可及。假若自己真的饿死在这条崎岖的道路上,一定会被世间的高人们嘲笑吧!

从赤谷南行约八十里就到了铁堂峡,即今甘肃天水铁堂山西麓,位于张家峡、赵家磨之间,南北走向,因其山石为铁青色,南北峡口狭窄,峡中间宽敞如堂室,故称铁堂峡。杜甫《铁堂峡》诗云:

山风吹游子,缥缈乘险绝。硖形藏堂隍,壁色立积铁。径摩穹苍蟠,石与厚地裂。修纤无垠竹,嵌空太始雪。威迟哀壑底,徒旅惨不悦。水寒长冰横,我马骨正折。生涯抵弧矢,盗贼殊未灭。飘蓬逾三年,回首肝肺热。

此峡缥缈险绝,峡谷的形状如深藏的大厅,青黑色的山壁像堆积的精铁,一条山径蜿蜒盘入苍穹,细长的竹林一望无垠,山顶上镶嵌着太古以来从未融化的积雪。杜甫一家提心吊胆地行走在寒冷的谷底,山涧中的水已结冰,横在路上寒气逼人,马的骨头几乎要被冻折。当此乱世,一家人如飘蓬般奔走已有三年,而叛乱仍未平息,令人忧心如焚。

从铁堂峡再往西南走六十里,就到了盐井,即今甘肃礼县东北盐官镇。杜甫作《盐井》,诗云:

卤中草木白,青者官盐烟。官作既有程,煮盐烟在川。汲井岁搰搰,出车日连连。自公斗三百,转致斛六千。君子慎止足,小人苦喧阗。我何良叹嗟,物理固自然。

盐井附近的草木枯白,远远望去,青色的柴烟弥漫于山川之间。官家规定了产盐的数量和期限,盐民们从井中汲取卤水熬煮,生产的过程十分艰苦。官家定的盐价是每斗三百钱,经过贩卖转手后每斗价格被抬高至六百钱,可以获利一倍以上,所以盐贩们争着前来运输。杜甫目睹了盐民们汲井煮盐之辛劳,对公私竞相卖盐争利发出了深长的慨叹,面对人情之趋利本性,他也无可奈何,只好告诫自己说“君子慎止足”。

从盐井向西南方向行走四十多里,就到了寒峡。寒峡,在今甘肃西和县西,俗名祁家峡,又名大晚家峡、大湾峡,全长十二里,距县城四十里。杜甫《寒峡》诗云:

行迈日悄悄,山谷势多端。云门转绝岸,积阻霾天寒。寒峡不可度,我实衣裳单。况当仲冬交,溯沿增波澜。野人寻烟语,行子傍水餐。此生免荷殳,未敢辞路难。

经过寒峡时,正值仲冬时节,峡中波翻浪涌,山谷地势变化多端,寒气逼人,杜甫一家人衣着单薄,冻得瑟瑟发抖,而且由于人烟稀少,常常得自己在野外生火做饭,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杜甫安慰自己说:“我这辈子已经幸免去当兵受苦,眼前这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

从寒峡再往南走三十多里,杜甫在晨光中忽然看到崖间有一座古寺,此寺叫法镜寺,在今甘肃西和县城北十五公里石堡乡石堡西山上。石堡西山又名五台山,山脚下至今还有石窟,内有残破雕像,寺创建于北魏时期,现存三十一室。杜甫作《法镜寺》,诗云:

身危适他州,勉强终劳苦。神伤山行深,愁破崖寺古。婵娟碧鲜净,萧摵寒箨聚。回回山根水,冉冉松上雨。泄云蒙清晨,初日翳复吐。朱甍半光炯,户牖粲可数。拄策忘前期,出萝已亭午。冥冥子规叫,微径不复取。

法镜寺周围景色秀丽,碧净的苔藓明丽润泽,凋零的冬箨密集丛生,山根的泉水迂回曲折,松间的宿雨珠光闪亮,红色的屋梁映在霞光中,明艳的门窗历历可数。杜甫被这秀丽的景色吸引住了,他拄着手杖在山间逗留徘徊,直到正午才依依不舍地离开继续赶路。

从法镜寺继续南行约六十四里后,就到了青阳峡。青阳峡,俗名青羊峡,在今甘肃西和县东南五十里,以峭壁上有状似青羊的石穴而得名,是西和县通往成县的必经之路。其地势险恶,两面高山对峙,谷狭溪深,因满山皆为青石,松柏茂密,遥望为蓝色,故称青阳峡。杜甫的《青阳峡》一诗描绘了此峡地形之险恶:

塞外苦厌山,南行道弥恶。冈峦相经亘,云水气参错。林迥硖角来,天窄壁面削。溪西五里石,奋怒向我落!仰看日车侧,俯恐坤轴弱。魑魅啸有风,霜霰浩漠漠。昨忆逾陇坂,高秋视吴岳。东笑莲华卑,北知崆峒薄。超然侔壮观,已谓殷寥廓。突兀犹趁人,及兹叹冥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