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下浩劫 文明视角下的明清换代(2)
1642年,开封被李自成围城的时候,亲历开封守城的白愚在其著作《汴围湿襟录》中,记录了开封城内人口的保甲统计。这个数字肯定是准确的,因为涉及城防安全和粮食分配,而且统计范围也很清楚,就在城墙范围内,此时城外的居民也跑进来了。最终统计数据是“王府、乡绅、士民概得十万余户,每户约十丁口,统计得百万余”。很显然,明末开封人口超过了100万。而且这还是明末北方农民大起义爆发10多年以后的数据,鼎盛时期人口数量只会更多。开封在明朝并不算是很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用今天的话来说,也就是个二线城市,跟临清、济南在一个水平线上。
此外,府城、州城的人口数当在10万至50万之间,县城人口在2万到10万之间。就府城而言,以赣州为例,康熙《赣州府志》称:“赣当明季户籍十万八千,丙戌十月城破,存者三千户。”也就是说赣州在明末有10.8万户,被清军屠城以后只剩3000户。按每户5人算,明末赣州有50多万人,被屠杀后还剩1万多人。拉达在《出使福建记》中记录说:“泉州城有五万多人户,不包括那些住在城郊的,城郊多而大。”即泉州在城墙内生活的人就有约25万,城郊还有大量人口。
就县城而言,山东济宁明末人口就在10万以上。崇祯元年,湖北荆州公安县一场大火就烧掉了5000多间房子,若按每户5口人计算,受灾人口在2.5万以上。这只是一场局部大火,并没有毁掉大部分城区,所以公安县县城人口必然在5万以上。而公安县只是一个偏僻的普通县城,不是区域商业或交通中心。
嘉靖三十五年,陕西华阴县地震,死亡人数统计出来,有名有姓的竟然超过了83万,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地震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纪录。陕西在明朝属于边境地区,人口相对江南地区来说比较稀少。一场大地震,死亡约百万人,可见当时中国人口密度之高。
此外,当时还有很多乡村集镇。这些集镇在沿海地区,因为手工业发达也聚集了大量的非农业人口——江西景德镇就聚集了数万制作瓷器的工人。
明朝有1138个县,若县城平均人口为3万,就有约3500万城镇人口;府城140个,州城193个,人口平均二三十万,就有约8000万人口;省城13个,平均人口100多万,加上南北两京人口共400多万,就是2000来万人。再算上数以千计的小乡镇和人口数量庞大的商业手工业集镇,明末中国城镇人口超过1.5亿应该是没有问题的,甚至可能达到2亿。
再看农业人口。根据明朝典籍《沈氏农书》和《补农书》中的数据,嘉兴、湖州地区一位常年雇工可耕种稻田8亩,同时再负责管理桑田4亩,一个人可耕作的土地是12亩。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提到,在松江地区西边平坦的土地上,一对夫妇利用水车等工具,可以种植25亩地,若勤劳肯吃苦,可以耕作30亩地;但东边是丘陵地形,耕作、施肥、引水都非常麻烦,一对夫妇就只能种植5亩地了。全国各地平原耕地和山地上耕地的比例不太好说,若简单取算术平均数,则为÷2=17.5亩。
一般来说,平整的耕地往往用于种粮食,坡耕地则用于种植经济作物。即使考虑平地种粮、山地种桑的特点,人均可以多种点地,全国平均下来,一对夫妻耕作20亩地应该是上限。再参考“一个常年雇工可以耕种稻8亩,桑田4亩”——雇工应该是男性,耕种能力更强,女性耕种数量较少,主要起辅助作用,则男女平均每人可耕种约10亩地——男性12亩、女性8亩,不会更高了。明朝12亿多亩的耕地,就需要1.2亿的劳动力。
古代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大致是50,另外一半就是15岁以下的青少年和50岁以上的老人。1.2亿劳动力,大约就对应2.4亿的总人口。
但明朝的城镇人口中“流民”居多,也就是没有城镇户口、从农村进城务工的农民。“流民”必然以青壮年为主,老弱更多地会留在农村,所以农村人口中老弱的比例会更高一些。这样算来,农村人口2.5亿肯定是有的。
把2.5亿农业人口和1.5亿城镇人口相加,也有4亿人。
总体而言,我们用多种方法进行估算,明末人口数量都应该在4亿左右。基本逻辑是:明朝初年有7000万人,经过200多年的和平发展,如果前期按照北宋和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增长,达到一定程度后放缓,可以轻松超过4亿;再看土地产量,养活4亿人口很轻松;再看城市人口数量,各种一手资料的抽样调查,可以支持4亿人口的推论。4亿人分布在什么地方可以说清楚。至于官方统计的人口为什么会大大低于4亿,也有合理的解释。这一估计是合理的,没有夸大。相反,如果低于4亿,反而会跟很多史料矛盾,无法自圆其说。
当然,尽管有如此详尽的分析,很多读者可能暂时仍然难以同意明末人口达到4亿的观点。从古代史料中得到总人口的可靠数据,确实也十分困难。即使不认同明末人口有4亿,较为权威的《中国人口史》也得出了明末人口达到2亿的结论,由此推算,明清换代也至少带来了1亿人口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