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第六章 欧洲崛起 现代转型与外部冲击(10)

威尼斯是作为东罗马帝国在西欧的贸易据点发展起来的。独立以后,又赶上十字军东征,从而进一步兴旺发达;依靠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帮助和自己的海军,征服了地中海北部沿海的一些地方;还向意大利内陆扩张,获得了一些地盘,由此成了当时欧洲的经济文化中心。中东和埃及等地的物产,通过这里卖向全欧洲。十字军东征以后,从东方传过来的先进科技文化,很多都是威尼斯商人们组织学者研究消化,然后再传向欧洲的。威尼斯可以说是古希腊文明的衣钵传人,各方面都跟雅典共和国像极了。

鼎盛时期的威尼斯沿海分布了一些零零散散的殖民地和贸易据点。从普通人的习惯思维来看,一个国家怎么可能长这样?然而它真的长这样,而且存在了超过1000年,政府、军队、法院、税收体系,无不具备,是人类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存在超过1000年的共和国。它诞生于687年,当时中国还在唐朝太后武则天的统治之下,直到1797年,也就是清嘉庆二年,乾隆去世之前2年,才被拿破仑征服,宣告亡国。

跟威尼斯同时存在的另一个海权国是热那亚共和国,也在意大利,情况跟威尼斯差不多,也在沿海占领许多殖民据点。后来跟威尼斯在海上争霸,打了很多次海战,最后被威尼斯击败而衰落了。在1298年的一次海战中,有个威尼斯海军士兵被热那亚方面俘虏,给关了起来。他在监狱里无事可做,就写了一本书,叫《马可·波罗游记》,在里面大肆吹嘘中国元朝的繁荣昌盛。出版以后在欧洲引起轰动,成为欧洲人开辟大洋航线寻找中国的巨大动力。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哥伦布就是这本书的狂热爱好者。

威尼斯虽然本土面积极小,但对欧洲文明乃至人类文明贡献很大。其1000年的存在绝非靠偏安一隅、苟且偷生换来。威尼斯人跟奥斯曼土耳其打了100多年的海战,为捍卫基督教文明立下过汗马功劳。东方文明西传的中转站、点燃文艺复兴之火的导火索、现代银行业的发源地、专利权制度的发源地等,这些称号都可以归属于威尼斯共和国。

威尼斯的衰落跟雅典不一样。雅典在一个半岛上,有陆地进攻路线。威尼斯是一个海岛,没有陆地进攻路线,海军足以保卫其安全。它的衰落是因为位于大陆的外围殖民地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一点一点地吃掉了。没有外围殖民地的生产支撑,它的金融和海上贸易就是空中楼阁,会迅速崩溃。

理解了雅典和威尼斯,我们再来理解工业革命前的大英帝国甚至整个欧洲殖民强国集团就比较容易了。它们就是扩大版的雅典和威尼斯。

不论是英法七年战争之后,还是美国独立战争和工业革命之前的英国殖民版图,英国本土在这个版图中面积和人口占比都微不足道。整个帝国环大西洋和环印度洋分布,英格兰岛看起来就像是帝国的首都。

基于海权建立起来的帝国一贯是长这个样子。中心地区基本不搞生产,只负责军事控制和经济金融控制,在外围殖民地搞种植园、贩卖奴隶、开工场……这都是从雅典时代起就形成的模式。

由于宗主国人数比较少,能从数十倍乃至数百倍的人口和土地中榨取财富,宗主国的人民生活水平就会显著高于外围殖民地。这些人民从宗主国一国的视角来看只是普通老百姓,但从整个殖民帝国的视角来看,他们还带有贵族和奴隶主的属性。

在宗主国内部,精英阶层对普通公民是比较慷慨的,随便漏一点残渣剩饭就够他们过上高于殖民帝国平均水平的生活了。这些财富向下溢出的方式,主要通过宗主国高昂的物价和服务业价格来实现。宗主国对外树立起很高的贸易壁垒,保护本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至于服务业壁垒,则通过禁止价格低廉的外来移民的方式实现。宗主国的物价水平很高,人力成本更高。这样,他们的农民、工人、餐厅服务员等就可以从富有阶层的消费和投资中获得较好的收入。这也可以理解为富有阶层的一种“赎买”形式:花钱买平安,避免底层暴动。而殖民地人民,因为有海洋相隔,无关宗主国的治安,则无权享有这种福利待遇。

物价只是财富在宗主国内部再分配的一种形式,类似的还有高福利制度、高质量的教育和医疗水平等。人民受教育程度会因此得到提高,这会进一步强化其经济竞争力。

在政治上,情况类似。宗主国人民的权利保护也会大大好于殖民地。由于生存资源的分配没有那么极端,政府的专制权力就没那么重要了。政治权利会走向分权化和民主化,大家争的不是你死我活的问题,而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而且分的还是别人的钱,那么就可以坐下来好好商量,没必要打打杀杀了。这样,专制君主的重要性就没那么高,毕竟大家都是贵族。贵族共和是一种很适合海权帝国体系中宗主国的政体。但是,如果有人认为这种政体是普世价值,被殖民、被奴役的国家也适用,那就错了。殖民地的生存资源争夺太激烈了,还要通过殖民体系往宗主国供奉剩余财富,资源分配在这些地区就是一个你死我活的问题。一旦过度民主化,战乱和分裂就不可避免。

就政治体制而言,雅典是奴隶主们的民主共和,威尼斯是商人贵族们的民主共和。这两个海权帝国实际控制范围巨大,但只有城邦中的几万人可以享受民主共和这种“政治奢侈品”。雅典的体制有不少历史记载真假难辨。但威尼斯是有可靠史料记载的,其政权控制在几个大的商业贵族家族手中。当时有一本公开发布的“黄金簿”,只有记录在“黄金簿”里边的几个贵族家族的成员才有被选举成为高级官员的权利。这几大商业贵族家族彼此争权夺利,但大家的财富其实都是从海外抢来的,足以保证彼此生活富裕,没必要在本土动刀动枪搞再分配,于是就搞个共和体制出来轮流坐庄,几大家族各自掏一点钱出来养活一个政府,维护一下本土的治安,提供一些必要的公共服务就可以了。这就是海权帝国民主共和体制形成的根源与实质。

古代陆权帝国则无法“享受”贵族共和,因为它的政治边界和经济分工的边界是基本重合的。陆地交通条件下,商业物资的运输、军队的派遣、行政命令的传达,在成本和时间效率方面基本一致。首都地区和核心经济区没有海洋保护,周边地区如果有一个独立政权,随时可能打过来,也就是宋太祖所说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边远地区的农民起义一旦成了气候,也很容易威胁首都和经济中心区。在这种情况下,陆权帝国要想长治久安,用“宗主国—殖民地”的模式就不可能,必须把边远地区也一起纳入直接管理范围。在管理范围内,高、中、低端的产业都有,不管是军工、金融,还是农业、手工业,都要大而全,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至于外围的未征服地区,则不管是贸易国还是朝贡国,对帝国的经济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把全产业和全阶层都纳入一个国家体制内管理之后,要维持首都地区的富裕和政治特权就很困难,因为必须照顾边远地区和底层人民的基本利益。也就是说必须把帝国作为一个整体来通盘考虑分配问题。在整个帝国范围内,生产分配一体化,接近于零和博弈,生存资源的竞争就高度激烈,一不小心就是革命或战乱。那就只能立一个专制君主,树立一个绝对权威,遏制贵族阶层的欲望,在全国范围内分配资源和财富,控制阶层差异和地区差异,以保证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