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第七章 鸦片战争 帝制末期的危局时刻(7)

一败涂地:鸦片战争的进程与结局

义律在进入商馆之前,就已经开始向英国政府建议发动对华战争。

作为驻华代表,他深知英国政府在入侵中国方面预谋已久,不过缺少一个合适的借口而已。自从马戛尔尼使团回到英国以后,大力宣传清王朝内部的腐朽和军事上的无能,欧洲人从《马可·波罗游记》出版后过度神化中国,转为疯狂地妖魔化中国。在欧洲人的全球殖民版图中,中国是最后一块大蛋糕,是他们必须要拿下的。

义律本人非常渴望战争,因为他一直觉得自己在中国处处受到歧视,堂堂大英帝国驻华总监督,连广州知府都见不到,更别说巡抚总督了,只能跟行商打交道。只有武力可以让自己在中国官员面前找回尊严。

为了确保战争可以被挑动起来,在进入商馆之前,义律就想好了办法:让商人们尽可能多地交出鸦片,并承诺英国政府会赔偿商人们的损失。英国政府当然不会真的当冤大头赔钱,在商人们的压力之下,自然会来找清政府算账。如果英国商人遭遇了如此巨大的损失——两万多箱鸦片,一箱市场价格400两银子,总货值高达800万两白银——而英国政府竟然无动于衷,那么大英帝国在法国、荷兰、美国等欧美强国以及印度、南非等英属殖民地面前,就会颜面扫地、威信全无。

殖民霸权必须建立在足够的威信基础上,缺乏威信就会引来无穷无尽的挑战者。

两万多箱鸦片对林则徐而言是意外收获,他没料到能收缴上来这么多。原本计划不过是象征性收缴一批,重点其实是让所有商人都出具保证书,为后续严格打击走私奠定基础。不料在义律的劝说和保证下,商人们一箱不剩全都上交了,除了英国,还有美国、法国等国的商人也跟着上交了。事关国际颜面,英国政府不作出激烈的反应几乎不可能。

林则徐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英国政府迅速作出了侵华的决定。英国首相巴麦尊在道光十九年的8月29日和9月21日,分别收到了义律在3月进入商馆后和4月商馆解禁后发出来的有关报告。10月1日,内阁会议就决定派遣舰队前往中国,并向印度总督下令做好接应准备。这是最早的侵华决定,理由是中国没收的鸦片是对英国商人私人财产的侵犯。

这个理由非常无耻,这是公开承认英国政府认可本国商人在他国贩运毒品,其所有权受英国军事力量保护。

11月2日,巴麦尊密令义律做好战争准备;4日,又并告知其舰队将会在明年4月份到达,以及初步的作战方针。

需要注意的是,虎门销烟之后3个月,即1839年7月,九龙尖沙咀村发生了“林维喜案”。英国水兵在村内醉酒闹事,打死村民林维喜。林则徐要求英国商务总监义律交出凶手,义律却自己轻判了事。作为惩罚措施,1839年8月15日,林则徐下令禁止一切贸易,派兵进入澳门,更进一步驱逐英国人出境。很多人认为这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索,甚至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为了保护通商活动不被中断。其实,受当时信息传播速度的限制,广州方面的消息要3个月才能传到英国。战争的决定是在10月1日的内阁会议作出的,此时英国内阁并不知道林则徐已断绝了中英贸易。而且,中断贸易、驱逐英商是为了促使义律交出在中国土地上打死中国老百姓的英国罪犯。不管从今天还是当时的司法管辖权来看,英国人在中国领土上打死中国人,审判权都当然属于中国并应该适用中国法律。林则徐的要求合情合理合法。英国只需尊重中国法律,交出罪犯,贸易自然就可以恢复。指责中方中断贸易引发战争的说法,无论怎么看都站不住脚。

1840年4月,也就是巴麦尊计划中舰队即将到达中国的时间,英国议会才收到内阁提议,开会讨论对华战争和赔偿英国商人鸦片损失问题。此时议会就算否决了内阁提议,也根本无法在战争打响之前通知舰队司令官。会议也就是走个法律程序,让侵略战争看上去更加冠冕堂皇而已。

在这次主要负责表演打嘴仗的议会辩论中,1793年使团中最年轻的成员、当时只有13岁的“见习侍童”小斯当东此时正是国会议员。他的发言后来被认为对投票结果有决定性意义。他掷地有声地说:“如果我们在中国不受人尊敬,那么在印度我们也会很快不受人尊敬,并且渐渐地在全世界都会如此!”

这句话赤裸裸地道出侵华战争的本质:英国主导的全球殖民秩序,不能允许一个独立的贸易主权国家存在——除非他们打得过英国的军队。

小斯当东的发言结束后,国会响起了长时间的掌声,最终投票通过了对华开战的决议。

林则徐在禁烟行动之前就认真考虑过英国是否会对华开战的问题。道光皇帝给他的命令是,一方面要禁绝鸦片走私,一方面也决不能挑起战端。为此,他组织了几个懂英语的翻译,专门给他翻译有关英国的各种材料,包括英国的法令、新闻、历史等。通过阅读这些材料,林则徐知道英国人与历史上曾经侵略中国的那些蛮夷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来自另外一个文明世界,有完整的法律体系和国家体制,武器装备也相当先进。林则徐特别看重英国女王颁布的一些有关对外贸易的法令,这些法令中禁止英国商人在国外从事违法犯罪活动,要求他们遵守国家的法律,公平诚信地做生意。

正是这些东西让林则徐认为,英国政府不会因为本国商人在外国贩卖毒品被处罚而发动战争。更何况,他已经网开一面,释放了所有的贩毒商人。

林则徐长期以来被很多人认为是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所谓“开眼看世界”就是指他组织翻译的那些材料。其实明朝的学者早就开眼看世界,翻译的东西更多,还把世界地图都画出来了。林则徐的“开眼看世界”并没有那么神奇,但他把西方殖民者的虚伪面孔当真了。

殖民者一开口就是自由贸易、民主法治、人类命运、契约精神。他们不仅嘴上讲,还要搞一套正式程序把它写进法律,雇佣一批高级学者写成理论专著,昭告全世界,让外人读到这些法律和专著,一定会自惭形秽,深感自己愚昧无知。但其实际行动却跟野蛮民族没有什么区别,只要能够通过武力得到的东西,绝不会客气。那些法律条文、程序和理论,大部分时间是管用的,不是百分之百的虚假,但到了涉及关键利益的时刻,就不管用了。法律可以破坏,契约可以撕毁。等到他们打完仗、抢完钱、杀完人,又会立刻恢复正常,法律和契约被重新拿出来,用于维持由战争决定的新秩序。

这套把戏的迷惑性很强,很不容易被识破。从1840年一直到今天都有很多中国人上当,他们被西方殖民者拿来骗人的普世理论、法律体系、契约精神感动,将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当成愚昧落后的表现。林则徐只有几个月的时间阅读那些匆忙翻译的材料,上一回当也就毫不奇怪了。这不是林则徐的问题,在东西方文明交锋与交流过程中,我们必然会为犯下的错误付出代价。

林则徐被骗得很深,英国人的军舰都开到珠江口了,他还是不相信英国会挑起战争,而认为是部分印度军官收了英国商人的贿赂,跟义律串通起来吓唬他的,一再写信警告义律:你这样干你们国王定然不会饶过你的!

1839年的9月5日,林则徐在给自己的好朋友、广州巡抚怡良的私人信件中说:替义律本人着想,他实在是毫无出路,中国方面不会理他,英国国王也会收拾他,不明白他为什么还不收手。

1839年到达广州的确实只是少数几艘从印度临时调过来的小型战船,在跟广州沿海炮台的对轰中也没占到太大便宜。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火力侦察,了解一下中国方面的炮台火力水平。1840年6月,英国从本土、南非、印度等地调遣来的48艘舰船开到中国,舰队上有陆军加海军共计六七千人,鸦片战争才算正式爆发。

这支庞大的舰队并没有攻击广州,而是按照既定部署,直接北上,在7月攻击并占领了宁波海外的舟山岛,并以此为基地再北上天津,8月份到达天津海外的大沽口,想要直接与朝廷对话。

道光皇帝被突然出现在天津附近的强大舰队吓了一大跳,这直接威胁到了北京的安全。慌乱之中,他把一切责任推给林则徐,同意将其撤职查办并恢复广州通商,以此为条件让英国海军南下,回到广州再跟新的钦差大臣琦善继续谈判。

英国方面的作战计划并不包括攻击天津,因为他们对中国北方的海洋和陆地情况都很不了解,而且北方冬天寒冷,也不宜久留。他们将内阁向中国政府提出的谈判条件送达给道光皇帝之后,就南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