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推荐序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为政》

书名:学会学习实用锦囊本章字数:1873

教育与文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教育的本质是传承,旨在将知识、技能、文化和价值观传承给新一代,使他们不仅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更能推动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文明的进步将使得社会和个体的运行方式发生质的改变,而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形式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教育与文明互为依赖、互为促进——教育推动文明的进步,从而改变社会的需求;而社会需求的改变又要求教育不断演化与革新。

在农耕文明时期,人们主要依靠田间耕作和养殖家畜等来维持生计。此时的教育,一方面集中在农业生产、畜牧业发展以及实用技能的传承,教育形式以师徒制为主,强调记忆、模仿和服从;另一方面,仅有少数贵族和精英阶层有机会进入官办学校或者私塾,学习与生产非直接相关的知识,如哲学、文学、数学、物理学等,其首要目的是通过考试制度和官职制度等提升个人地位。随着这些“无用之学”的日积月累,工业革命应运而生,这也使得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机械化生产逐渐成为主导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社会生产力随之大幅提升。在这样的变革下,许多人亟须学习新的技能,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职业要求;同时,现代的国家概念开始形成,为了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各国政府将教育从个人传承的私人属性变成了强制教育的国家属性。在这一阶段,培养“有知识的工人”成为教育的主要目的。

为了让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接受系统化的教育,以便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学校实施班、级制度,使学生按照年龄和学科分组,更有利于管理和教学。同时,工业文明追求的生产效率和规模经济也对教育领域有所影响——标准化的教材和教学体系可以使教师更系统、有计划地进行教学,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达到一定的教育水平,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种教育体系虽然能够快速、高效地培养“有知识的工人”,但是却彻底地偏离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本质。一些教育问题也随之显现,如学习动力不足、举一反三能力欠缺、创新意识薄弱等。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变革当下的教育体系,重归教育的本质?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指出了追求真理、探求事物本质的思维方式——“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里的“本”指的是根本、基础。“本立”意味着根基稳固,“道生”则意味着从这个稳固的基础上演化出正确的道路。无独有偶,差不多是同一时代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第一性原理”思维方式,即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最基本的元素,回溯事物的本质,从本质出发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在《学会学习》一书中,帅科、马旻和杨成慧通过同样的思维方式,分析了在基础教育领域,导致学生成绩欠佳、学习效率低等方方面面问题的原因,然后将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回归到学科的基本概念,即“大概念”,从而提出了更为科学、更符合学生心理认知能力的学习方式。这里的“大概念”,与孔子的“本”,以及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性原理”异曲同工。

基于“大概念”的全新学习方式,不仅抛弃了传统教育中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和对例题的机械模仿,更重要的是,在学习技巧之外,它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是分析与反思,旨在对信息、论据和观点进行深入的评估,从而形成有根据的判断。它包含问题分析、证据评估、论据分析、假设和偏见识别以及结论和决策。在《学会学习》中,“大概念”所强调的对学科的“本质核心”的探索,是对批判性思维的最佳训练方式之一——通过训练学生从“大概念”出发,在眼花缭乱、千变万化的题海中,学会分辨真实与虚假、合理与荒谬,最终拨开迷雾见真章。

创造性思维则是鼓励学生跳出固有思维模式的限制,尝试以新的方法和角度来解决问题,从而生成新的、独特的和有价值的想法、解决方案或观点。它包括发散思维、关联思维、想象力、灵活性和原创性。在《学会学习》中,“大概念”所强调的“结构化网络”和“高通路迁移”,是对创造性思维的最佳训练方式之一——在纷繁的万事万物中寻找关联以构建知识图谱,然后基于此,从零到一,从无中生有,打破问题边界、场景边界、学科边界,从而做到一通百通。

1936年,爱因斯坦在纪念美国高等教育300周年的会议上说:“教育的首要目标应该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学会学习》一书中介绍的学习方法,正是基础教育工作者对此理念的忠实实践。在“大概念”的框架下,学生可以通过批判性思维的“善断”,评估已有的知识和策略,探寻学科知识的“本质核心”,然后由此出发,通过创造性思维的“善谋”,创造出全新的知识和策略,从而提升学业成绩,实现自主学习,自我成长。

刘嘉

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 主任

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