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四门博士
电影有门徒追随,电影是一场圣战,电影是一种世界观。——苏珊·桑塔格《百年电影回眸》
虽然当了20多年高中语文教师,我却经常自嘲是国子监四门博士,因为我给每一届学生都上四门课:语文、诗歌鉴赏、音乐鉴赏和电影鉴赏。这要从20多年前说起。
1997年,我第一次当班主任,而且是中途接班。我遇到了执教5年以来最头疼的一个班,那两年的生活可以说就是我教师生涯的噩梦。面对一群无心向学的学生,老师的任何教育和苦心都是无力的。我看到了一群被家长和老师放弃然后放弃自己的学生会是多么可怕、多么可悲。
当我终于把这个班送出高中大门,我不禁在思考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把这些原本天真可爱、对未来充满了理想和憧憬的孩子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我们的教育问题出在哪里?而这个问题经过深入思考之后,我给自己提出的问题是:除了课堂知识,我们还能、还应该给学生提供什么?
第二个学年开始了,我接到了一届新的高一,带着对上一届的伤痛和疑惑,我决定对这一届一定要做些什么。于是我制定了一张特殊的课表,课表上的课程不是学校规定的,而是我自己添加的,课表一共有三门课。
第一门课是学生主讲的诗歌鉴赏课。内容:每节早读、正课、晚自习之前,拿出几分钟时间,学生按照座位顺序给其他同学上诗歌鉴赏课,内容自己定,资料自己找,时间是从高一到高二。
做诗歌鉴赏课的原因很功利:希望学生们能够自己下去查找一些诗词,多积累一些,以此作为我课堂教学的补充。但是,读课文都经常出错的学生能够自信地上台讲解吗?对此我也没有信心。于是每个班第一轮,我允许他们照着书念;到了第二轮,就要求他们至少把资料抄在纸上念了;到第三轮时,则要求他们能够脱稿。一个班一般50多个学生,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生至少能上讲台三次,而每次我都能看到他们的进步。伴随着他们进步的,则是给老师不断提出的“挑战”。
1998届一个平时成绩很差的学生,那天上台之后在黑板上写了一首现代诗,很有水平。讲解完了之后他才说:“今天这首诗我没有写作者,因为作者就是我自己。”那一瞬间,我和孩子们都惊呆了,然后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我想象不出,这个几乎每科都挂红灯的孩子,居然有这样的灵气,有这样的才华。
2006届的几个学生一天上课前找到我,说他们要求几个人合作讲一首诗。我不明白他们的意图,但还是答应了。等他们登台的时候我才知道,他们要讲的是泰戈尔的一首诗,他们把这首诗改编成了一个诗歌剧,没有舞台,没有专门的服装、化妆、道具,但是他们的表演一举手一投足都是那么细致而认真。表演结束了,雷鸣般的掌声中我在思考:如果我们给孩子们一个舞台,他们将会创造出多少奇迹?!
而孩子们的创造力似乎是没有止境的。每届都有那么几个学生,第一轮还没讲完就问我:“老师,是不是只能讲古诗词?能不能讲现代诗?”
之后又会有学生来问:“老师,是不是只能讲诗歌?我能不能讲散文?”
然后又会有学生来问:“老师,我很喜欢这篇古文,但它是课外的,我希望能在课堂上给同学们介绍。”
之后又会有学生来问:“老师,我觉得歌词其实也是诗,我觉得有一首歌的歌词太棒了,我想给大家介绍……”
后来,甚至还有学生提出:“老师,有一部动漫真的很经典,我太喜欢了,我想给大家推荐。”
对几乎所有的请求,我的回答都是一句话:当然可以。于是就有学生把几首诗放在一起做比较阅读;有学生花很多时间准备,给大家开设了“泰戈尔诗歌讲座”“日本俳句讲座”“客家话讲座”“自由与民主讲座”;有学生自己花钱打印了讲座资料,开讲的时候让老师充当课代表,发给每个同学;有的做了PPT,讲座的时候给大家现场演示;有的甚至还刻了光碟,全方位进行介绍;还有的学生干脆带来了U盘、手机、MP3、MP4,给大家介绍歌词、动漫……
于是,我们的诗歌鉴赏课演变成了百家讲坛式的分享课。
这时候我开始思索开设诗歌鉴赏课的缘起:学生鉴赏诗歌,固然能为高考的诗歌鉴赏以及作文做准备,但是,鉴赏的意义难道仅止于此吗?人生如果有美的东西相伴,不管这美的是音乐还是诗歌,是绘画还是舞蹈,那么,人生都会因此而更精彩。当毕业以后的学生回忆高中的时候,能够想起那么多美好温馨的瞬间,那就是我最大的成功。
第二门课是音乐鉴赏课。内容:利用晚自习时间和自习课时间,由我给学生上音乐鉴赏课,主要进行中国和外国的古典音乐介绍、欣赏,时间是整个高一。
开设音乐鉴赏课,原因大概是因为我自己有这个爱好,而且从中获益良多,于是忍不住就想把好东西拿来和孩子们一起分享。高中三年都是有晚自习的,而我的晚自习是从来不讲课的,如果不是留给学生做作业,那肯定就是用来做音乐欣赏。20多年来,音乐欣赏的器材变化了不少,从最初的录音机,到后来的VCD,再到DVD,再到MP3,再到网络播放,工具在不断变化、不断进步,但是曲目变化却不是太大。
这显然不是一个全面的音乐鉴赏菜单,只是一个在学生紧张繁忙的学习生活的空隙中见缝插针的一个启蒙。我不奢望学生经过这些之后就爱上音乐,但是我希望他们至少知道,这世界上还有这些大师,还有这些经典,经过无数岁月的淘洗,穿越尘封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来到我们面前。
可是我仍旧很“贪心”,我希望我的学生们在这高中三年中能获得更多的东西,于是,我在想为他们开设第三门课。到高二的时候,音乐欣赏就改为电影欣赏了,不过,我固执地称我们的电影欣赏是电影课,是我们的电影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