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一个神秘失踪的瑞典英雄(1)

书名:历史的隐秘角落本章字数:1552

读德国戏剧大师布莱希特的剧作《伽利略传》时,惊见以下两句对白:

安德雷亚:“没有英雄的国家真不幸!”

伽利略:“不,需要英雄的国家真不幸!”

读到这两句对白时,我的头轰地一响,那是脑子里一座叫历史价值观的城堡,被伽利略这句闪电一般的话给劈了,轰塌了一大块。是啊,有英雄崇拜情结的我,原来怎么就没想过:如果一个地方不发生战乱,人民生活安逸,还会蹦出英雄来拯救众生吗?如果一个地方老是发生战乱,是不是跟这里的人中间总有人想当英雄圣贤有关?庄子言: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其实与布莱希特借伽利略之口说出的这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在瑞典北方一所大学读博士后时,闲暇里常与瑞典以及其他国家的人坐下来喝着咖啡胡侃。聊天中,似乎欧美亚非各国,都有各自的近代英雄人物可以拿出来吹一吹,唯独东道主瑞典人谈到这时,只好微笑恭听,没法插嘴。原因很简单,这个颇受上天垂顾的国家,已经有两个世纪没打过仗、闹过乱子了,要瑞典人找个近代史上的本民族英雄出来,难度大概与逼着他们在自己的地儿上去活捉一只大熊猫差不多吧。

也许我对瑞典世无英雄这件事,调侃得明显了一点儿,瑞典同事拉尔夫,一位和善的老技术员,大概就记在脑袋里了。我们关系不错,到斯德哥尔摩开会时,他提出带我去他们的首都逛逛街。我跟着拉尔夫和他太太英格,在斯德哥尔摩的大街小巷走啊走,直到来到一条大街上。拉尔夫停下,笑眯眯看着我说,你知道这条大街吗?我瞧了瞧那条街,车水马龙的,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拉尔夫指着我们头上的街牌说:这条街名叫拉乌尔·瓦伦贝格大街,是为了纪念二战中一个了不起的瑞典人,不光我们,全世界都当他是个英雄。就是这么一位人物,最后却在历史上失踪了,至今仍是瑞典人心中一个沉重的谜。

从拉尔夫口中听到的这个名字引出的一个故事,让我震撼不已,终生难忘。

布达佩斯,1944年7月。

二战的战火,正在整个欧洲冲天燃烧着。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大街上,出现了一位神秘的背包客。

这是一位年轻的瑞典人,三十出头,叫拉乌尔·瓦伦贝格。他身材颀长,行走敏捷,饱满的前额上头发稀疏到几乎谢顶,一双眼睛在浓眉下深邃有神,却透露着一种高贵的忧郁。出身于瑞典名门望族的瓦伦贝格,为什么在欧战正激的1944年夏天,离开安全的中立国瑞典,只身来到一个杀机四伏的法西斯国家匈牙利的首都布达佩斯呢?

原来希特勒的纳粹德国在柏林万湖会议上制订的、灭绝全欧洲犹太人的“最终解决方案”,已经实施两年半了。纳粹的铁蹄所到之处,大批犹太人被搜捕,被有计划地押送到欧洲各地的集中营,然后被屠杀掉。纳粹死亡营里正以每天平均一万五千人的速度进行种族屠杀,国际社会如果再不出手抢救犹太人,那么即使最后反法西斯同盟打赢了二战,全欧洲的犹太人也将会被希特勒灭绝殆尽。但是,因为战事正酣,以美国为首的阵营仍然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的行动来抢救欧洲犹太人。直到1944年初,一件事情让局势开始发生了改变。

坐在白宫里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收到一份报告,他一看题目:《本政府默许屠杀犹太人》,一股震撼感扑面而来。罗斯福开始静静地读着,直到读完。这份报告毫不客气地对美国政府漠视希特勒灭绝犹太民族的态度进行了抨击,报告在结尾写道:“从屠刀下拯救犹太人是一个伟大的信托。它不能由那些冷漠无情、也许怀有敌意的人插手。这个任务困难重重,但只要有一颗完成任务的炽热的心,并坚持不懈地努力,那么哪里珍惜时间,哪里就能取得胜利。”

美国的政策至此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一个礼拜之后,罗斯福成立了“战时难民救济会”。时间虽晚了,但美国终于站出来要设法救助幸存不多的欧洲犹太人了。罗斯福总统与英国政府一起,强烈警告和威吓纳粹及它的仆从国帮凶,让他们停止屠杀犹太人。然而,这样远隔万里的威吓,对于死硬的德国纳粹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于是难民救济会筹谋了一个行动计划——直接从匈牙利内部抢救犹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