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末日听乐记

书名:历史的隐秘角落本章字数:2283

2012年12月21日圣诞假期里,我在美国金梅尔表演艺术中心听了一场费城交响乐团的圣诞系列演出。

位列全美五大交响乐团之一的费城交响乐团,在自己家乡的演出果然不同凡响,且不说今夜的客座指挥兼钢琴家是大名鼎鼎的格莱美奖获得者托维,还有阵容齐整的门德尔松合唱团,单讲这设计成小提琴共鸣箱形状的音乐厅本身,就是乐团出门巡回演出时没法带走的。这座建成仅十余年的音乐厅具有极佳的音响效果,可以说只有金梅尔中心才配得上费城交响乐团,反之亦然。

灯光暗下来,合唱声一响起,我眼中的交响乐团立刻变得清晰起来,因为突然盈眶的泪水,意外改善了我的近视眼的聚焦。那是一首圣歌《来吧,来吧,以马内利》。

第二首是门德尔松的《听!天使在高声唱》。这是一首曲调很熟悉的圣诞歌曲,歌词选自《新约·路加福音》中的一段:

在伯利恒的郊外,一些牧人在夜间看守羊群。上帝的一位使者站在他们旁边,突然主的荣光四耀,他们非常害怕。天使说:“不要怕!看呢!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于万民的——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你们要找到这个婴儿,包着布,卧在马槽里,那就是记号了。”忽然有一大队天兵,同那天使一起赞美神说:“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

接着是几首乐曲,包括亚当的《啊!圣善夜》、霍尔斯特的《玛丽的小男孩》、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雪景》,等等。指挥托维在乐曲演奏间隙中,如与友人冬夜围炉交谈一般,将他本人在英国作曲家霍尔斯特家乡古镇的感受,还有柴可夫斯基作品中那新雪覆盖的平安夜森林美景,向观众娓娓道来,让听者如临其境。

当《平安夜》响起时,人们纷纷悄然起立聆听,我诧异为什么这回合唱团的声音大了很多,还越来越大,随后立刻就明白了,这是人们在低声唱和,跟唱的人越来越多,声音也就越来越响亮,我也加入了这众声合唱。接近尾声时,一位老兄的声音提前飙出了人们的合唱,算是出了把风头,还是个很不错的男高音。

《平安夜》是人们最熟悉的圣诞歌曲。其原始歌词由约瑟夫·穆尔神父用德语写成,作曲则是由奥地利一所小学的教师弗朗茨·格吕伯完成。此歌被翻译成四十多种语言,是最流行的圣诞歌曲,即使没有音乐伴奏人们也能吟唱。

这首颂歌第一次在奥地利奥本多夫的尼古拉教堂演出时,是在1818年12月25日。穆尔神父虽在两年前就写出了歌词,但是在这个寒冷的平安夜才带给格吕伯,请他马上写出一首吉他伴奏曲子。他这样做的原因不明,传说当晚尼古拉教堂的管风琴不能工作。而格吕伯也不负朋友期待,只用短短数小时就谱好了曲子。

《平安夜》的原始手稿已经遗失,不过1995年发现了一份穆尔神父写于1820年左右的手稿,上面显示他在1816年被分配到奥地利一个教堂时写了歌词,还显示格吕伯在1818年曾为歌词作曲。格吕伯由于受到当地音乐的影响,其所作的乐曲旋律类似于奥地利民间音乐。

关于这首歌的另一个说法是,第一次演出后,它很快就被人们忘记了,直到修管风琴的师傅1825年发现了手稿才重新上演。格吕伯一生都在改编它。现有的穆尔神父1820年改编版保存在萨尔兹堡一家博物馆。

《平安夜》的曲调和歌词搭配得天衣无缝,聆听的人无论是否基督徒都会为之动容。如果说它是世界上最美妙动人的歌曲之一,相信没人会反对的。

中间休息时,我发现不少听众在脱去外套后都显正装,女着露背长裙,男着西服领带,原来互不相识的邻座们纷纷互相攀谈。无论黑白黄色,一片温暖和谐气氛,恍如置身大同世界。一位着西装领带的老者和后座的一个韩国人家庭攀谈他的中国之行。可叹我左右皆空座,只好自嘲今夜坐的是君王席,孤家寡人。

我有一个感受:人性如流水,自然有下流的趋向,而纵观人类向善的历史,就是挣脱这一自然趋向的努力过程。音乐即是为人性指路的向导之一,人性的进化始终在音乐的熏陶中发生着。当孔子听到《韶》时,不禁由衷地赞叹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身为教育家的孔子,在他所授课目“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中,礼乐并提,可见音乐在他心目中的极高地位。今夜,在这异域的文化殿堂,在圣诞飘飘乐声中想起夫子教诲,深感人性境界之古今中外殊途同归。

一位“圣诞老人”登台送给指挥托维一个大玩具麋鹿,然后站上了托维的位置,指挥乐团完成一曲演奏,这位圣克劳斯先生表现得还挺专业的,被“抢走饭碗”的指挥做了个无可奈何的手势,把观众们乐坏了。

演出终曲结束于亨德尔的旷世杰作——清唱剧《弥赛亚》中的大合唱——《哈利路亚大合唱》,全体起立吟唱,气氛热烈感人。

亨德尔在1742年写作清唱剧《弥赛亚》,他的写作速度惊人,二十四天便完成了全部曲目。在写作中亨德尔常常被感动得泪流满面,泪水浸湿了手稿。尤其当他写到《哈利路亚大合唱》时,曾双膝跪地,双手向天,喊着说:“我看到天门开了。”当年在柏林首演引起巨大轰动。在伦敦上演《哈里路亚大合唱》时,英王乔治二世按捺不住激动,站着听完了全曲。从此以后,《哈里路亚大合唱》要站着听相沿成习。1759年春,七十四岁的大师仍亲自指挥演出,演出结束时老人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倒下了。几天以后,这位乐坛巨星陨落了。亨德尔享受了英国国葬待遇,长眠在历代国王圣贤下葬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墓地。

这次音乐会之前十年,我在访问伦敦时曾到过威斯敏斯特教堂,拜访过包括亨德尔在内的诸多英伦名人墓。也在那一年赴圣彼得堡时,到涅夫斯基教堂墓地向柴可夫斯基大师致敬。

这场圣诞音乐会之后又过了五年,我在奥地利旅行时,拜访了《平安夜》歌词作者——穆尔神父——曾经服务过的一个山村小教堂。车抵达拉姆绍村时,刚好是中午十二点整,那个叫圣巴托洛缪的小教堂钟声正回荡在积雪闪耀的阿尔卑斯山峰和红叶飘零的山谷之间。从穆尔神父开始写这首歌词时起,时光已经悄悄走过了两个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