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刘秉忠:北京城第一设计师(2)

书名:抉择:鼎革之际的历史与人本章字数:2723

蒙古宪宗六年,忽必烈曾命刘秉忠在桓州之东、滦水之北,建开平府,经营宫室,三年而成。关于此城的营建,当地也有与龙借地的传说。怪力乱神虽不可信,但也曲折地说明,修建一座城市,能否排干积水是关键。据伊利汗国宰相拉施特主持编纂的《史集》记载,当时人们要把草地中间的湖水排干,并用石头、石灰填平,再融入很多锡加固,然后才能在上面铺石板,建宫殿。中统元年,忽必烈废除选汗旧制,在开平称帝,称开平为上都,后改燕京为中都。这一年,忽必烈驾临燕京,就住在金国过去的离宫大宁宫内。这里曾经是金中都,金宣宗贞祐三年,蒙古军破城而入,焚宫室,掠妃嫔,将城中府库财物洗劫一空而北还。宋端平元年,宋使到达这里,王檝陪他凭吊亡金宫室,看到的已是“瓦砾填塞,荆棘成林”,以至于忽必烈来到燕京时,也只能住在位于燕京东北郊琼华岛上的大宁宫内。元好问的弟子、至元年间官至翰林学士的王恽,写过一组《燕城书事》,这样描写当时的燕京:“都会盘盘控北陲,当年宫阙五云飞。峥嵘宝气沈箕尾,惨淡阴风贮朔威。审势有人观督亢,封章无地论王畿。荒寒照破龙山月,依旧中原半落晖。”王恽还在《西苑怀古和刘怀州景融韵》中写道:“行殿基存焦作土,踏锥舞歇草留裀。野花岂解兴亡恨,犹学宫妆一色匀。”又写道:“三千歌舞繁华歇,一片风烟惨淡愁。兴废算来无五纪,至今灵沼咏西周。”实际上,在整个元代,这里残留的旧时宫室遗迹,一直都是文人士子感叹黍离之悲的好去处。

忽必烈驾临燕京的第二年,修复燕京旧城的工程就开始了。既然他有意提升燕京的地位,那么大规模修建宫室是必然的。至元二年,各种匠户从镇海、百八里、谦谦州等地迁徙至中都;至元三年,又凿金口渠,导卢沟之水以漕西山木石,以为修筑宫城之用;同时,还让精通建筑绘画的也黑迭儿领茶迭儿局,掌管营造。经数年筹虑,一切准备就绪,都城的建造就全面铺开了。刘秉忠被任命为总设计师,主持都城的修建。他最初的想法是在旧城的基础上翻建或扩建,很快,这个方案就被否定了。到了至元四年,忽必烈忽然决定放弃旧城,另建新城。有一种说法,这里曾是金都故城,在这里修建都城不吉利。忽必烈听了风水先生的建议,决定将新城移到旧城的东北方向。这里或许有些戏说的成分,但在当时,风水的确是城市建设中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而实际的理由则是,金都旧城的格局本来就很小,城市陷落后宫室被付之一炬,又经四五十年大自然风雨的洗刷,早就残破得不成样子。而旧城东北郊,以琼华岛大宁宫为中心,不仅有大面积的湖泊,而且地势开阔,便于展开,符合元大都君临天下的气象。

元大都的修建工程从至元四年开始,设立专门的城建机构提点宫城所,负责管理皇城、宫城、宫殿的施工建设之事。至元十一年正月,皇宫初步建成,忽必烈在正殿—大明殿,接受了皇太子及诸王、百官的朝贺。这天,前来朝贺的还有高丽国王派遣的使臣少卿李义孙等。皇宫即大内,其时规模已相当可观。据《南村辍耕录》记载:“大内南临丽正门,正衙曰大明殿,曰延春阁。宫城周回九里三十步,东西四百八十步,南北六百十五步。高三十五尺。”四周的城墙是砖砌的,共有城门六座,南墙三座,分别为崇天门居中,左为星拱门,右为云从门。另外三座,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北有厚载门。宫城四隅均设有角楼。宫城内,南以大明殿为主,北以延春阁为主,合为前殿后廷。城北有御苑,西临太液池,太液池西峰有隆福宫、兴圣宫。琼华岛称万寿山,位于太液池中,万岁山以南为园坻小岛,岛上建仪天殿,即今北海团城之所在。环绕宫城及隆福、兴圣二宫,修建皇城。皇城城墙称萧墙,或称红门阑马墙,周围约二十里。皇城之外,再建大城。

至元十一年八月,刘秉忠随驾上都避暑,却忽然病故,享年只有五十九岁。对于他的死,也有无疾端坐而终的说法。忽必烈闻而惊悼,“出内府钱具棺敛,遣礼部侍郎赵秉温护其丧还葬大都。”按照现在的标准,五十九岁应该属于年富力强的年纪,如果不是积劳成疾的话,这个年岁故去总是会让人浮想联翩的。不过,在他死后,元大都的建设并没有停下来,仍旧在按既定方针办。又过了十一年,也就是至元二十二年,元大都的建设才算告一段落。这座新建成的超大城市,“方六十里二百四十步,分十一门,正南曰丽正,南之右曰顺城,南之左曰文明。北之东曰安贞,北之西曰健德。正东曰崇仁,东之右曰齐化,东之左曰光熙。正西曰和义,西之右曰肃清,西之左曰平则”。

城市街道规划也很有规律。全城南北干道和东西干道各九条。皇城外为居民区,划分为五十个坊,大街宽24步,小街宽12步,大小街之外,还有火巷和弄通,十分壮观。城内还有三处市肆,分别设在积水潭斜街、西羊角市和旧枢密院一角。城市正中有“中心之台”,台后是鼓楼和钟楼。太庙建于齐化门内,社稷坛则建于平则门内。大城四隅还建有角楼,城墙外侧相隔同等距离,是一座座“马面”,即墩台。城外则以护城河环而绕之。综合考察各方面的材料,元大都显然要比后来明清所建的北京城大很多。现存北京的基本格局是明初改建时留下的,它的北面向南收缩了五里,废除了西北之肃清门和东北之光熙门,在北面城墙以德胜门和安定门取代健德门和安贞门,如今我们在北土城和西土城还能看到元代城墙的遗迹。

元大都的建造是依据《周礼·考工记》关于国都的规制而规划设计的,即符合所谓“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原则。看到元大都,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唐代都城长安,认为元大都对其似乎是有意模仿。当然,也有例外或另有考虑,譬如元大都全城共有十一座城门,南、东、西三面各有三座城门,而北面只有两座城门。有人说,这是规划设计者根据《易经》中“天五地六”之数而配置的。如果考虑到刘秉忠就是研究《易经》的专家,也就不能否认这种说法有它的道理所在。很显然,刘秉忠在规划设计元大都时,除了依托积水潭的水泊确定大都城中轴线以及东西、南北城垣的位置,并将皇宫建在中轴线,又将圈入皇城的原积水潭南部水域改名为太液池,在太液池上,则根据古代神话传说,营造了蓬莱、方丈、瀛洲三山,即今日北海与中海的白塔山、团城、蕉园,强化了太液池的仙境和神秘气氛。此外,他还按照天上的星座,布局一些衙门的方位:如中书省署建在大都城凤池坊北,对应紫薇垣;主管军事的枢密院建在皇城东,对应武曲星;御史台建在皇城东南方,对应左右执法天门等。

如今,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就其面积而言,北京已经数倍甚至十数倍于元大都。但可惜的是,故城已不在,昔日的壮丽辉煌、秩序井然,让位于今日的张牙舞爪、丧心病狂。我们所能做的,也只有凭借一点粗陋的文字,向曾为这座已经消失的城市贡献过智慧和心力的先贤,表达一点我们的敬意和愧疚。他们留给后辈的是与世界文明共享的荣耀,而我们能够留给后辈的,也许只有文明的瓦砾和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