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
两宋时期的建筑技术有了很大发展,许多建筑一直保存到了今天,客观上反映出当时建筑技术的高超。桥梁建造技术取得了新的突破,北宋时期在汴梁建造了虹桥,它不用桥柱,而用木梁相接成拱,桥宽八米,跨径近二十五米,拱矢约五米,矢跨比为一比五,是我国古代木桥构造的杰作,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上就有一座这类桥梁的逼真画图。仁宗时,工匠们历时近七年时间,在泉州修建了洛阳桥。该桥又名万安桥,桥长三百六十丈,宽一丈五尺,计有桥孔四十七个。洛阳桥在建筑技术上做出了许多创新和突破:首创筏形基础,即在江底沿桥位纵轴线抛掷数万立方大石块,筑成一条石堤,将桥面对应江底提高数米,然后在石堤上筑桥墩,开现代桥梁工程中筏形基础之先声;应用发展尖劈形石桥墩,即把桥墩一端砌成尖劈状,以减轻水流对桥墩的冲击力;利用海潮涨落架设石梁,免去繁重的体力劳动;利用牡蛎的繁殖来连接桥基和桥墩,以加固桥墩,解决了桥基、桥墩连接不稳固的难题。泉州洛阳桥在中国乃至世界桥梁建筑史上都是一座里程碑式的建筑,至今仍为中外所赞叹。洛阳桥建成以后,引起争相效仿,南宋初年,泉州建成安平桥,跨越于安海洪海湾之上,长近五里。在1905年郑州黄河大桥建成之前,这座桥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最长桥梁。
宋代砖塔建筑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塔身多采用八角形,少数为六角形、正方形,大多数是楼阁式的砖塔,采用外壁、楼层、塔梯连为一体的双层套筒式结构,更加稳固。宋代楼阁式砖塔按其构造和造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外形与楼阁式木塔一致,塔身由砖砌成,外檐采用木结构,外形与楼阁式木塔一致,如苏州报恩寺塔和杭州六和塔;第二种全部采用砖造,外形以模仿楼阁式木塔为主,如泉州开元寺双塔;第三种塔身用砖或石砌造,外形也模仿楼阁式木塔,但在构造和外观装饰上做了一定的简化,如河北定州开元寺塔和河南开封祐国寺塔。祐国寺塔建造于仁宗皇祐元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琉璃砖塔,因使用深褐色琉璃砖,俗称“铁塔”,它历经九百多年自然灾害的侵袭和侵华日军的炮击仍然保存下来,显示了宋代造塔技术的水平。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些建筑专著,其中成就最高的是李诫编成的《营造法式》。《营造法式》是一本建筑设计规范手册,于哲宗元符三年编成,三年后刊印颁行。全书共三十六卷,三百五十七篇,前两卷是“看详”和“目录”,“看详”部分包括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的各项规定,一些几何图形和施工中取正定平及施工定额的计算方法。正文内容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总释”,对北宋以前各种文献中有关建筑工程技术的史料加以汇编整理;二是“各作制度”,按不同工种分门别类,说明各种建筑和建筑的各个部分的技术规范及操作规程;三是“诸作功限”和“诸作料例”,详细规定了各种构件、各种工种的劳运定额和材料限量;四是“诸作图样”,结合各作制度绘制图样一百九十三幅,包括测量工具、图录、详图以及各种雕饰和彩画的图案等,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形象资料。《营造法式》是中国古代最完善的一部建筑技术专著,系统地总结了宋以前的建筑技术和管理制度,是当时整个建筑行业科技水平和艺术水平的反映,表明我国古代建筑技术逐步走向标准化,使中国建筑自宋至明清具有了基本的模式,对当时和后世建筑技术的进步都做出了很大贡献。
两宋时期的文化和审美与前代相比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建筑艺术与前代也有所不同,崇尚绚丽柔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后期建筑的主要特点。在建筑的总体布局上,宋朝的建筑大多采用沿中轴线排列成若干院落的方法,这种方法加强了建筑群的纵深感,使人感到层层空间的变化。在南方山林环境中,还存在一种以周边矮小建筑簇拥中央主体建筑,突出中心构图的布局方式,高低错落,布置灵活自由。
佛寺、祠庙等建筑多在中轴线左右建楼屋与廊子相接,在主殿左右建挟屋,主殿空间加大,左右各间逐渐减小,以空出中心,主次分明。为加大殿内空间,北宋以后多采用减少或移动前后内柱的办法,或加大进深和增加内柱高度,使殿内空间显得更加宽阔、高大庄严。在外檐装修上,宋人采用了棂格花纹装饰的木门窗,这不仅改善了殿内的采光和通风,而且更加美观,使内外空间显得开朗明洁。装饰上更注意与结构构造的统一,普遍采用卷刹的方法,使构件避免出现单调而呆板的直线。屋顶举架随进深而定,进深越大,屋顶坡度越陡。屋顶铺琉璃瓦或与青瓦配合的琉璃瓦剪边,它们与殿身的青绿彩画在色彩上达到协调柔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