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冶金技术

书名:追宋:细说古典中国的黄金时代本章字数:1253

两宋时期,我国冶金技术取得了较大发展,全国各地分布着为数众多的金场、银场及冶铁作坊,许多金属产量都有大幅增长。美国学者郝若贝估计,在冶铁业最为兴盛的宋神宗在位期间,元丰元年的铁产量在七万五千吨至十五万吨之间,是1640年英格兰和威尔士产量的二倍半到五倍,而18世纪初整个欧洲的总产量才为十四万五千吨至十八万吨。

宋代炼炉大多倚山而建,从而减少筑炉工时,增强了炉子的牢固性,利于生产操作。人们利用上方平台上料,在下方平台送风、放渣、出铁,这是宋代的创举。宋代炼炉体积不大,炉腔多呈梨形,适应物料下降膨胀、气流上升收缩的变化规律,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炼铁工序的认知水平。宋代还出现了可以移动的“行炉”,由方形化铁炉与梯形木风箱相连,下有木架可以抬动。

在我国古代早期的冶金过程中,人们会使用一种叫作“橐”的皮囊作为鼓风器,到了宋代,出现了往复式风箱,它大大提高了鼓风效率。这种风箱以通过开闭木箱盖板来鼓风,盖板上有活门,木箱与风管连接处也有一个活门,一为进风口,一为出风口,盖板扇动,两门交替开闭。两具木风扇同时交替使用,这样就可以连续鼓风。这种风箱体积很大,可以显著提高风量、风压,使冶铁过程得以强化。

灌钢技术的推广和改进,是宋代钢铁冶炼业工艺技术和生产效率提高的又一重要标志。东汉时期,已经有了百炼钢技术,到了宋代,这种工艺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百炼钢的原料是一种含碳量稍高、夹杂较少的炒炼产品,百炼的基本操作是“锻之百余火”,在不断去除夹杂的同时,起到均匀成分、致密组织甚至细化晶粒的作用,从而有效地发挥材料的机械性能。

百炼钢技术在宋代已很少应用,代之而起的是灌钢工艺。沈括《梦溪笔谈》记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以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封泥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锻铁”指可以锻打的铁碳合金,柔铁是柔性较大、刚性较低的产品。“封泥”的目的,一为减少加热过程中的氧化脱碳,二为减弱火焰强度,使金属块各部均匀受热。所谓“灌钢”,便是在生产过程中将生铁汁灌入熟铁块中而得名。在熔液炼钢法发明前,这种半流体炼钢法最快捷简便,较之百炼钢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从北宋末年开始,胆铜产量大大提高,南宋时期甚至达到全国铜产量的85。胆铜法又称胆水浸铜术,它把铁片浸在胆水中,利用元素活性的不同置换出铜来。宋代胆铜生产大概有三种不同操作:一是烹炼法,二是浸泡法,三是淋铜法。

宋代金属加工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锻打、模压、焊接和复合材料技术、热处理技术、外镀技术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青堂羌族人民锻造的“瘊子甲”,采用冷锻技术,在加强硬度的同时,使器表晶莹光滑,与现代技术原理完全相符。在宋代官设文思院中,它设有专门的金属器皿制作工场,包括镀金作、银泥作、旋作等。宋人在旋作中已装备有简易的车床,它们被专门用来从事金属的切削和加工。20世纪70年代,河北定州出土了一批宋代金属器皿,其中一些铜盆、银盆的表面十分光洁。从加工纹迹看,它们的同心度很强,纹理细密,子母扣接触也非常严密,据此推测,北宋时期金属加工机床的使用已经比较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