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天府毓秀(2)

书名:苏轼传本章字数:1872

当然,仅有成都平原自然生态的改善,还不足以让成都平原发展成为令世人仰慕的文化高地。成都平原真正成为人文荟萃之地,还需要文化生态的改善。西汉时,文翁担任蜀郡守,进一步改变了蜀地的自然与文化生态。《华阳国志》载:“孝文帝末年,以庐江文翁为蜀守,穿湔江口,溉灌郫繁田千七百顷。是时,世平道治,民物阜康;承秦之后,学校陵夷,俗好文刻。翁乃立学,选吏子弟就学。遣俊士张叔等十八人东诣博士,受七经,还以教授。学徒鳞萃,蜀学比于齐鲁。巴、汉亦立文学。孝景帝嘉之,令天下郡国皆立文学。因翁倡其教,蜀为之始也。”文翁不仅进一步治理蜀中水环境、水生态,而且更重要的是兴办郡学,选派优秀学生进京深造,回来之后教授蜀地学子,改善蜀地文化生态,使蜀中“学徒鳞萃,蜀学比于齐鲁”。这是历史文献中第一次出现“蜀学”二字,其包孕的深刻含义及其对后世绵延不绝的影响,尤值得大书特书。

的确,文翁的这一教育创新影响是非常大的,在他的带动下,不仅郡府有郡学,各州县也有州学县学,于是,一个以郡学为中心的学校体系在巴蜀地区形成。这种教育教化的结果,即从汉代开始,巴蜀地区人才辈出。仅以汉代为例,闻名全国的就有一代“赋圣”司马相如、辞赋大家王褒、著名哲学家严君平、“西道孔子”扬雄等。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文翁化蜀”。

从大禹、开明、李冰的治水到文翁的兴学助教,成都平原已卓然挺立为自然与人文并举的“天府之国”。

不可否认,天府之国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生活在这一区域的人们享受着“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悠闲幸福生活。川西平原沟渠纵横,良田肥美,翠竹掩户,处处是景。自然条件的优越,不仅使物产丰富,而且使这一地区的人们有较多的农闲时光。而较为充裕的物质生活基础,则熏陶出这一地区的人们崇礼重教、敦厚质朴、悠闲放旷、诙谐幽默的乡风民俗与性格情趣。

对于融入中原仅一百六十余年的偏于西南一隅的西蜀之地,能快速实现“学徒鳞萃,蜀学比于齐鲁”,确实是不容易的。这句话描述的历史事实,可以从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来解析。从数量上来说,蜀中学人众多,常璩用“鳞萃”比喻,即说蜀中学人的规模可以比肩齐鲁;从质量上来说,蜀中学人学术水平所达到的高度,可以与孔孟之乡的齐鲁媲美。这当然是了不起的成就,也是十分惊艳的。而这当中,“耕读传家”的社会氛围与教育的普及,则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地处成都平原南翼的眉山,得都江堰灌区的灵气,自古就有“古之形胜地”的美誉,“山秀水清,通衢平直”,为“江山秀气所聚”,自来人杰地灵,在人文教育方面尤得风气之先,“学者独盛,以诗书为业,以名节相尚”。

具体来说,眉山位于成都西南约八十公里处,介于岷山、峨眉山之间,有所谓“峨眉揖于前,象耳镇于后。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之誉。岷江纵贯全境。眉山境内,岷江之边,在一片稻田、果园和菜园中涌起一座浅丘——蟆颐山,因状如蟆颐而得名。“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是苏轼对家乡的由衷赞美。

毋庸讳言,眉山为成都平原的一颗闪亮的明珠,这里山清水秀,富饶美丽,实乃风水宝地。大诗人陆游游览至此,不禁大发感叹:“蜿蜒回顾山有情,平铺十里江无声。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

可见,千古眉山渥岷江之丰润,撷峨眉之灵气,钟灵毓秀,物华天宝。古云“一方水土育一方人”,生长在这样的人间胜地,诞生人杰才俊,当是迟早的事。难道不是吗?眉山有山有水,有宽阔平畴的田野,有密如蛛网的沟渠,“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膏腴之地滋养了眉山人的大气,峨眉的俊秀孕育了眉山人的灵气,北宋立国以来的“百年承平”带来了眉山经济社会的富庶繁盛,重教崇文的乡风民俗改变着这里的文化生态。

宋人赵与时在《宾退录》中曾这样写道:“嘉眉多士之乡,凡一成之聚,必相与合力建夫子庙,春秋释奠,士子私讲礼焉,名之曰乡校。亦有养士者,谓之山学。眉州四县,凡十有三所。嘉定府五县,凡十有八所。他郡惟遂宁四所,普州二所,余未之闻。”由这段话可以看出,乐山、眉山这一带崇文重教的社会风气相当浓厚。这里所谓的“山学”,就是私学。官学与私学相互促进,推动眉山文化教育的兴隆发达。苏轼曾在《谢范舍人书》一文中描述过家乡读书的盛况,他说西蜀在仁宗时代“释耒耜而执笔砚者,十室而九”,又说“通义蜀之小州,而眉山又其一县,去岁举于礼部者,凡四五十人”。“释耒耜而执笔砚”,这是文化隆盛、读书至上的形象表述;而一年“举于礼部者,凡四五十人”,亦可以看到眉山人读书仕进的高比例。置身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之中,人们不可能不受到濡染。所谓的“知书达理”,所谓的“耕读传家”,就是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不断发酵、不断弘扬、不断升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