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青铜的力量
一
被赶离铜矿带之后,楚人一直对故土念念不忘。
熊渠利用周王室衰落之机,西征庸国,东攻扬越,一直打到湖北东部一带,为楚国未来北上解除了后顾之忧。他的后人则继承他的遗志,继续向北方扩张,试图控制铜绿山。
要获得铜绿山,首先就要征服北方的随国。随国是汉阳诸姬中最重要的一个,它历史悠久,血统高贵,位置险要,拥有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铜绿山一带的汉东诸侯又为其附庸,控制了随国,就可以保证铜的运输畅通。
公元前706年,楚国历史上另一位伟大的国君楚武王率领大军,渡过汉水,征伐随国。虽然楚国军队在人数上占有压倒性优势,伐随战争却进行得非常艰苦,前两次出征都没有制服随国。原因之一,就是随国的武器要比楚国精良。张正明在《楚文化史》中说:“武王几度伐随,始终没有把随打败……根本原因是兵器不如对方。那时,谁的铜锡多,谁的铸造技术高,谁的兵器就好。”楚国在这两方面都不如随国。
这更证明了,楚国要想崛起成为大国,就必须先迈过随国这道坎儿。距首次伐随16年后,年迈的楚武王再一次登上战车,他发誓要在有生之年完成这个关系楚国前途的重任。但坐上车后,他突然感到心脏一阵不适。《左传·庄公四年》载:
四年春,王三月,楚武王荆尸,授师孑焉,以伐随。将齐,入告夫人邓曼曰:“余心荡。”邓曼叹曰:“王禄尽矣。盈而荡,天之道也。先君其知之矣,故临武事,将发大命,而荡王心焉。若师徒无亏,王薨于行,国之福也。”王遂行,卒于樠木之下。
事实上,就在这次出征前,楚武王已经感觉到心脏的不适。他把这事告诉了王妃邓曼。邓曼则对武王说:“我也有一种预感,大王的福寿这次可能要到头了。不过,您放心地出发吧,即使您捐躯在途中,只要楚国最后胜利了,整个楚国的臣民还是有福的!”
楚武王点点头,率领大军出发。
行军路上,楚武王心脏病再次发作。他下了战车,被人搀扶着走到路边,坐在一棵巨大的樠木之下。将领们围了上来,楚武王指一指自己的胸口,艰难地说:“心荡。”喘息了一会儿,他又睁开了眼睛:“我如果死了,你们不要发丧,一定要取胜之后,带着我的尸体凯旋。”
楚军将帅含泪答应了楚武王的要求。不久,楚武王溘然长逝。
将帅按照武王的遗嘱,封锁国君去世的消息,率领大军直扑随都,“重除道、梁溠,营军临随。随人惧,行成”(《左传·庄公四年》)。在随都附近,楚国扎下了坚固的营垒,在城郊的大河上架设了很宽的浮桥。随军从浮桥的坚固程度上判断出楚军的久战之意和必胜之志。在楚军的压迫下,随人不得不表示臣服于楚,自愿成为楚国的附庸。
得胜的楚军上下一片缟素。楚武王的灵魂,率领着他的军队凯旋。楚国人为这位君主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这次对随国的征服,意味着当时天下最重要的一座铜矿山纳入了楚国的势力范围。
楚武王的儿子楚文王继续奉行扩张战略,迁都于郢,将楚国的战略重心放到了开阔的江汉平原。楚武王的孙子楚成王续其余烈,南抚扬越,北收弦、黄,东征徐夷,控制了大别山南北的通道。周王室慑于楚国的兵威,赐命成王说:“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史记·楚世家》)就是说,周王正式承认了楚国对江汉平原一带的统治权力,也等于承认了长江中游的铜矿资源为楚国的囊中之物。
二
在今天湖北大冶附近,有一座长约2000米的丘陵,叫铜绿山。在这座山上,漫山遍野地长着一种不起眼的植物,每到秋天,它就会开出一串串牙刷一样粉红色的小花。这种花说不上多么漂亮,但是在古代找矿人的眼里,它却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它的学名叫海州香薷,老百姓叫它铜草花。它是一种喜铜植物,只生长在铜离子丰富的地方。如果把它的根烧成灰,含铜量可达百分之三左右。因此它生长在哪里,就证明哪片土地下有珍贵的铜矿资源。人们就是通过这漫山遍野的铜草花,发现了这座商周时期最重要的铜矿山。
1965年,湖北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在开采铜绿山铜矿时,经常会挖到一些古老的巷道,这些巷道又深又长。1973年,在巷道深处,人们发现一件巨大的青铜斧头,这个发现引起了考古工作人员的重视。
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一个惊人的场景渐渐浮现在人们面前:这是一座春秋时代的古矿井遗址,一共有36个竖井。这说明春秋时期的铜矿采掘业以群井掘进方式为主,最大采矿深度已经达到64米,深入潜水位以下8—10米。考古发掘显示,这一时期,铜绿山已经形成一个相当科学而完整的采矿系统,通风、排水、矿石提升等都有明确的分工。通过今天遗留的这些纵横交错的巷道,我们仍然可以想象在商周时期,成百上千人在这里指挥有序、分工合作、号子震天的壮观的集体劳动场面。在这里,考古学家还发现了古代炼炉的遗迹。通过遗留在这里的40万吨炼铜炉渣,专家推算古代这里累计产铜12万吨左右。这在先秦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字。春秋时代一把青铜戈重量在0.5千克左右,这里所产的铜可以制造2.4亿件铜戈。青铜剑一般重2千克左右,这里所产的铜可以制造6000万把青铜剑。一个青铜箭头重30克左右,以此计算,可以制造40亿枚箭头。可以说,这是一座能决定一个大国命运的矿山。
楚国的上升过程是由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除了蛮夷性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它得天独厚地拥有了那个时代最多的铜矿资源,又征服了青铜冶炼特别发达的随国和铸剑工艺天下第一的扬越民族,掌握了当时最先进的武器制造技术。一个国家的崛起中,物质因素是基础性的。正是青铜的力量,推动楚国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成长为一个席卷江汉、问鼎中原的强国。
三
1977年,丹江水库水位下降后,一座古墓露出了水面。随着对这座古墓的发掘,人们发现,这座水库下面埋藏着古老的楚国都城丹阳。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在这座都城附近的大量楚墓中,发现了数量众多的精美兵器。
人们发现,楚人的墓葬中,几乎每座都有剑作陪葬。
江陵雨台山558座楚墓中,出土剑172把;张家山56座楚墓中,出土剑21把;拍马山27座楚墓中,出土剑15把;太晖观10座楚墓中,出土剑6把……这个比例,在当时的诸侯国中,绝对是第一的。同时期中原诸侯国墓中,随葬铜剑的不多。比如洛阳中州路260座东周墓葬中,只出土剑24把;郑州二里岗212座战国墓葬中,出土的剑仅有2把。出剑的比例,一个不足十分之一,一个不足百分之一。显然,当时中原国家的尚武之风远不如楚国。
在淅川下寺11号墓中,人们发现了一把春秋后期的铜剑,它长43.4厘米,重0.45千克。剑身呈柳叶状,中部起脊。这说明楚人善于贴身近战。这些在地下沉睡了几千年的武器,向人们揭示了楚国崛起的秘密。
当然,楚墓中出土的最负盛名的青铜剑,并非楚国所产,而是著名的越王勾践剑。吴、越原以铸剑技术闻名天下,楚国人一直在向吴、越学习铸剑技术。特别是在越灭吴、楚灭越之后,原来为越王铸剑的铸剑师转而成了楚国的工匠。楚国吸收了吴、越的技术精华,因此楚国所铸的剑也为各国所推重。
楚国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还表现在对兵器的改造上。
1986年,考古学家陈跃钧对江陵秦家咀墓地47号楚墓进行挖掘时,在众多陪葬品中发现了一个保存完好的盒子。陈跃钧打开盒子,发现里面有一件他从来没见过的东西,那是一件长27.8厘米、通高17.2厘米、宽5.4厘米的木制品,由于时间过于久远,木头已经炭化,通体乌黑。再仔细观察,这块黑色的木头里还装着不少箭镞。
专家判定,它可能是一把弩。然而让大家琢磨不透的是,出土的盒子里并没有弩弓和弦,只有一个长约7厘米的月牙形小木块,这小木块又是干什么用的呢?
经过反复研究和复原,专家发现,这是一把构思巧妙的连发弩,由矢匣、机体(木臂、活动木臂、铜机件)、木弓等部分组成。它的矢匣置于机体上方,匣内有三个储箭的槽,两侧为竖槽,各储箭9枚,中间为小平槽,并列放置箭2枚。每次拉弦,就有2枚箭凭自身重力下落到木臂上面。它用活动木臂取代了扳机,弩牙和悬刀被装到了活动木臂上,看似简单的两个铜片之间却有着精密的配合。在一推一拉间就能完成勾弦、拉弦、发射、再勾弦的全过程,动作一气呵成,极为省时。当箭道中的2枚箭同时发射出去后,矢匣里的箭就自动落槽,周而复之,实现了连续射击,不愧为一件高效的小型速射武器。(陈跃钧:《江陵楚墓出土双矢并射连发弩研究》)这把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双矢并射连发驽,后来被专家认定是全世界最早的自动武器。
春秋时期,中原诸国的主要战斗形式是车战。在楚武王以前,楚人还和南方的少数民族一样,全靠步兵作战。从楚武王伐随开始,楚国才建立起第一支战车部队。从那以后,楚国的战车技术就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在春秋中期楚国已创制出当时极为先进的战车车种,如“巢车”。
1983年,河南淮阳马鞍冢楚墓出土了一辆带甲战车。战国时期的战车以木制为主,而这辆车却与众不同,它的车厢后半部镶有80块铜甲板,每块长约13.6厘米,宽约11.6厘米。从面积来看,铜甲板刚好能布满该战车车厢的后部及左右部,因此,这是一辆名副其实的“装甲车”。这是楚国匠人的独创。
此外,湖北随州曾侯乙墓还出土了两件带矛的车軎。一般的车軎都是青铜的圆筒,套在车轴的两端,用来固定车轮,而这两件长40厘米的车軎,却是锋利有刃的矛状。它们安装在车厢两端,在作战时对敌军的步兵和战车均能构成较大的威胁。
这些武器,反映出楚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楚人对四周的文明,既善于博采众长,又善于推陈出新,因此楚国兵器之精良很快独步天下。到了春秋中晚期,楚国已经建成当时最庞大而且最先进的武器库。楚国的兵器,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制作精良,造型独特,锋利无比,以“惨如蜂虿”(《荀子·议兵》)而号称天下之最。
楚人的尚武精神,是驱动楚人不断在战场取胜的软件,武器的锐利,则是战争胜利的硬件基础。当这两者结合起来,楚人的力量就不可阻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