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第十二章 楚国贵族的生活(一)

春秋时期虽然处于缺乏最高权威的无政府状态,但并非弱肉强食,各诸侯国对彼此的行为都有着相对明确和稳定的预期,尤其对于那些大的诸侯国来说,在春秋中期以前几乎不存在现实主义意义上的生存安全威胁。与此相应的是,在春秋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大国的对外决策几乎都不是以确保自身生存安全为出发点的。所以,贵族活得从容而优雅。

因此,我们不妨拿出一章的篇幅,结合近年来的考古成果,为大家复原一下春秋时期楚国的社会面貌和贵族生活。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楚国的都城面貌。20世纪50年代,一位名叫张云鹏的考古学家在湖北荆州古城北约5千米处的农田中发现了一座微微隆起的土台,旁边则是一道长长的土坝。凭着考古学家的直觉,他判断这里极有可能是一座规模巨大的古城遗址。

果然,数年的发掘,证明这道土坝是东周时代的一座城墙的遗迹。不久之后更多的考古发现,证明这里居然是2000多年前楚国的国都纪南城。鉴于这座古城的重要性,国务院于1961年公布纪南城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天,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人们已经很难看出当年城市的痕迹。不过,如果在2000多年前来到这里,你一定会为它的雄伟而震惊。考古发掘证明,这座城市城垣周长达15.5千米,共有7座城门,南北还各有水门1座。城市面积为16平方千米,也就是说,有3个现在的荆州古城那么大。城墙基址宽14米,按照古代筑城城高与墙基相等的法则判断,城墙可高达14米,相当于3层楼那么高。这座都城的几座城门,按照周礼天子之城的要求,建有3孔门道。这在春秋时代的各国都城中都是绝无仅有的。

在楚国的鼎盛时代,这座城市是非常繁华热闹的。桓谭在《新论》中说:“楚之郢都,车毂击,民肩摩,市路相排突,号为朝衣鲜而暮衣弊。”街上车马如流,人头攒动,衣服鲜明,货物林立。据马世之先生的研究,纪南城极盛时,有6万人家,人口30万左右。(马世之:《略论楚郢都城市人口问题》)在先秦时代,这样的人口规模说明它是一座超级城市。考古学家在城内发现了众多的大型宫殿遗址、贵族府第遗址,以及市民生活区、商业区、作坊区遗址,城内还发现了400多口水井,这些都证明了当时这座城市的繁盛之状。因为人口密集、市场繁荣,这座城市以物价高昂而闻名。《战国策·楚策三》记:“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我们来重点看一下城市中央的宫殿区。通过对众多夯土台基中的松柏区30号建筑遗址的发掘,以及对它的磉墩、檐柱、地梁、建筑、室内装饰的复原,我们可以推测,这是一座“高堂邃宇”的四阿式重檐的多层建筑。

这座台基呈长方形,东西长80米,南北宽54米。台上的柱洞直径达80厘米,说明这座宫殿的柱子直径将近1米,由一人不能合抱的参天大树做成。宫殿中脊高23米,再加上台基,总高度近30米,相当于今天八九层楼的高度。宫殿上下两层屋檐,既有利于采光,又有利于突出这座建筑的雄伟壮丽。

从台基出土的错银铺首可见,这座宫殿的装饰是非常精美豪华的。《招魂》所载:“翡帷翠帐,饰高堂些。红壁沙版,玄玉梁些。仰观刻桷,画龙蛇些。”正是对楚国宫殿的描绘。这座宫殿刻镂精工,为了达到最好的采光效果,门窗采用亮格、隔扇,即《招魂》所描述的“网户朱缀,刻方连些”。室内墙壁上还有瑰丽的彩绘。王逸认为,屈原的《天问》是“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谲诡,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周流罢倦,休息其下。仰见图画,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渫愤懑”(《〈天问〉序》),当时楚国的庙堂、宫殿中都有描绘各种神话传说的壁画。

1978年,湖北随州发现了一座巨大的古墓,它的墓主人是曾国国君曾侯乙(姬乙)。曾国就是前文提到的楚武王征服的随国。一国二名,在春秋时代并不少见。这座大墓的布局模仿墓主人生前的居所,它的一个个墓室象征着墓主人生前居所中的客厅、起居室、宴会厅等功能区。几百年来,曾国一直是与楚国关系最密切的属国之一,曾文化因此属于楚文化的一部分。不过,由于文字记载的缺乏,关于这个古国的具体情形,人们是通过考古发掘才得到更详细的认识。

曾侯乙墓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随葬青铜器品类的丰富齐全,在下葬之时,人们几乎把墓主人生前的所有生活用品都搬了进来,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礼器和日用器达134件。这134件器物中包括食器、酒器和水器117件,青铜生活日用器17件。这是至今我国出土青铜礼器数量最多、种类较全的一次,这些青铜器成组成套,排列有序,显然是仿照墓主人生前宴乐情景特意安排的。

要复原春秋时代贵族的生活,最好的办法之一是通过了解曾侯乙墓的文物。今天陈列在博物馆中的这些种类繁杂的青铜器,在当时都是做什么用的呢?传说贵族的生活“钟鸣鼎食”,那么春秋战国时代的贵族,到底是如何生活起居、衣食住行的呢?想必每一个参观博物馆的人心中对此都会感到好奇。我们不妨通过介绍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文物,来尝试复原2000多年前楚国贵族的生活场景。

如果你穿越到春秋时期,参加贵族宴会,宾客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净手。在周礼中,这个环节叫“沃盥之礼”。《礼记·内则篇》记载:“进盥,少者奉槃(盘),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也就是说,贵族洗手时,要由一位年长的仆人从上面倒水,一位年少的仆人捧着青铜盘在下面接水。洗完手后再由另一位仆人递上毛巾。

曾侯乙墓出土的这件精美的铸镶红铜纹饰盥缶,就是专门用来盛洗手所用的清水的。另一件铜匜是用来倒水的,它的形体椭圆,好像一只瓢,使用时,握住后面的鋬手,水从前面的流口流出。承盘则是仆人捧着用来接水的,它口大,圈足,腹浅而平,盘中还装饰着水族动物纹样,使用功能和艺术功能达到了完美统一。

洗过手之后,第二个环节是“饰容”,就是整理自己的衣冠。客人们用到的是铜提链鉴。鉴,在古汉语中是镜子的意思。仆人轻轻打开鉴盖,客人把鉴中的清水当成镜子,看看自己的衣冠是否整洁。这就是中国最早的镜子。

整理好仪容后,主人和客人就可以进入餐厅了。曾侯的餐厅面积很大,主人和客人每个人面前都摆着一张案和一只俎(俎是一种四脚方形的青铜或者木质高盘),身边还侧着摆放一张几。这张浮雕兽面纹漆木案,在当时是用来摆放饭菜的。而俎则专门用来摆放汤匕、小刀等工具。至于几,则是坐累了用来倚靠着休息用的。当然,几案并不能随便摆放,主人和客人的位置都是有严格规定的:主人要东向坐,主陪则南向坐,主客北向坐,随从西向侍。

先秦时代,所有人都席地而坐,曾侯乙墓出土的铸有精美龙纹的重达300多克的金镇和镂空龙纹重达1000多克的青铜镇,是用来压住席子四角,使席子不至于轻易移动的。

在席子上的坐法,也有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坐必安,执尔颜。”(《礼记·曲礼》)不吃饭的时候,要尽量往席后坐,吃饭时要尽量往席前坐。坐时要安稳,不要前后左右晃动,要保持安静严肃。

几案之间,摆着几只造型优美的铜熏,里面盛的是燃烧的香料。还有一套铜炭盆、箕和漏铲,是用来取暖的。青铜炭盆上用镶铸法装饰着红铜花纹;而铜箕明显是依照竹编的样子制成的,一根根竹蔑花纹特别清晰;漏铲底上有53个菱形漏眼,证明它是用来筛炭的。它们保证冬季室内可以温暖如春。

在餐厅一侧地上,一般会陈放几只体型相当大的镬鼎。镬鼎相当于今天的锅,主要用途是烹煮牛、羊、猪等大型动物。它高高的三足或者四足下面,可以升起柴火。曾侯乙墓的镬鼎出土时鼎腹下面有一层厚厚的烟灰,证明它是墓主人生前宴饮时的实用炊具。和这只镬鼎一起出土的,还有两只鼎钩和一个长达1.58米的长柄匕。这说明,当时厨师在厨房加工好牛肉之后,仆人们会把这只镬鼎抬到餐厅之中,再用这只长柄匕将食物取出。

曾侯乙墓出土的一件铜鼎据推测应是用来盛放肉类的。它两耳明显外撇,束起腰部,鼎侧还有三只小兽在鼎边探头探脑,似乎想看看鼎里盛的是什么。鼎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的容量较大,只有贵族才能用得起,具有“别上下,明贵贱”的政治功能。

先秦贵族采用和今天西方人相类似的分餐制。厨师在厨房做好饭菜之后,仆人们将盛放饭菜的镬鼎等大型食器搬到宴席上。贵族们并不自己动手到鼎中取食,而是由仆人切肉取菜,分成一份份的送到主人与客人的案上。从饮食的角度看,分餐制无疑是一种更卫生的餐饮方式,也更符合贵族们的礼制和身份。

案上的食物摆放位置,也有严格的礼仪要求。《礼记·曲礼》说:“凡进食之礼,左殽右胾,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脍炙处外,醯酱处内,葱渫处末,酒浆处右。以脯脩置者,左朐右末。”也就是说,左边放带骨头的肉,右边放不带骨头的肉。饭食放在客人的左边,汤则放在右边。主菜也就是细切的肉和烤熟的肉放在外边,醋和酱等放在里边。葱末之类的放在案子的末端,酒浆之类的放在右边。如果再加脯、脩两种干肉,那就使它们弯曲的部分朝左而放在最右边。

与此相匹配的是,盛放不同种类食物的器具也有严格的讲究。比如古代盛饭的器具就分为四种:簋、簠、敦、盨。它们都是所谓“盛黍稷稻粱器”,但区别在于簋是圆形,簠为长方形,敦为球形,盨则是椭圆形。簋一般都有锥形圆盖,其功用是将大鼎烹煮的食物盛入后加盖,既保温又卫生。

用来盛肉的器具,则主要是小型的鼎。曾侯乙墓出土的几只体积很小的小铜鼎很可能是用来放小吃的。

豆是“菹醢器”,菹就是咸菜,醢就是肉酱。因此它就是用来盛放咸菜和肉酱等调味品的。曾侯乙墓出土的一只铜盖豆,通体镶嵌着美丽的绿松石。

和今天的西方人一样,上古贵族吃饭时的主要工具是匕和刀。匕相当于现在的汤匙、调羹,从体上分为尖形体匕和椭圆体匕,从柄上分为曲柄匕和直柄匕。曾侯乙墓出土的金质漏匕,显然是用于从其旁的金盏中捞取食物的。

至于吃饭时的程序和礼仪,除了我们熟知的“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之外,《礼记·曲礼》还说:“客若降等,执食兴辞。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主人延客祭,祭食,祭所先进,殽之序,遍祭之。三饭,主人延客食胾,然后辩殽。主人未辩,客不虚口。……卒食,客自前跪,彻饭齐以授相者,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

也就是说,客人的地位如果低于主人,就要拿着食物站起来致辞表示感谢,并表示自己的身份不配与主人同在堂上进食,自己还是去堂下吃吧。然后主人也起立劝阻客人,表示欢迎,然后客人才能落座。

进食之前,馔品摆好之后,主人要引导客人举行食前的祭礼。古人进食之前必行祭礼,每一种食物都要先拨出少许,放置在几案之上,以祭祀神灵祖先。所谓“祭所先进”,是指按进食的顺序,宴席先吃什么,就先用什么行祭,遍祭各种食物。

客人先吃三口饭,然后就要说饱了,主人劝让才能开始吃肉。先吃纯肉块,后吃带骨头的肉块。

主客要相互照顾着共同吃完。主人不能先吃完而撇下客人,客人也不能先结束进食。如果客人吃饱了而主人进食未毕,则“客不虚口”。虚口是指用酒漱口,以清洁口腔,表示进食结束。主人尚在进食而客自虚口,是不恭的表现。

宴饮完毕,客人须跪立在食案前,整理自己的餐具及剩下的食物,交给主人的仆从。待主人说不必客人亲自动手,客人才住手,重新坐下。

大家共用一个食器时,要谦让,不能光顾着自己一个人吃饱。“共饭不泽手。”吕氏注说:“不泽手者,古之饭者以手,与人共饭,摩手而有汗泽,人将恶之而难言。”(〔元〕陈澔注:《新刊四书五经·礼记集说》)大家共用一个饭器时,取饭需要用手,因此要保持手的干净,不能轮到你取饭的时候再搓你的汗手。

此外,先秦时代,关于吃饭,还有很多其他规定,比如“毋抟饭,毋放饭,毋流歠,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取饭时不要团饭,就是不要把饭压紧实,好像怕吃不饱一样;不要将手抓到的饭再放回去,怕别人嫌脏;不能张开口大喝特喝,好像自己要把羹汤赶紧喝完,那样显得很贪婪;吃饭时口中不能发出声音,这样不礼貌;不能用嘴去用力啃骨头,一则会发出声响,二则龇牙咧嘴的样子不雅,三则好像嫌主人饭菜不够,非要啃骨头才能吃饱一样;不要把没有吃完的鱼肉放回去;不要把骨头扔给狗吃,主人提供的食物很珍贵,不能用来喂狗。

所以,不到礼仪学院培训一段时间,今天的人穿越回去,是无法体面地参加春秋时的宴席的。即使礼仪娴熟的贵族,参加宴席,也经常吃不饱。一方面是因为礼仪过于烦琐,讲究太多;另一方面,“凡侑食,不尽食;食于人不饱”。陪尊长吃饭,绝不可尽兴地吃;凡是做客,不可吃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