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故事】归墟上的龙伯国大人
朱文叔 编著
《列子》这部书,相传是战国时候的郑国人列御寇写的。
这部书里,包含着许多神话和寓言。这些神话和寓言,有两种特色:第一,是含有很高深的哲理;第二,是含有极丰富的想象。
如“纪昌学射”“愚公移山”“诚心诚意”“聪明的‘贼’”等故事,有的说明练习的效果是怎样大,有的说明人定可以胜天,有的说明心理作用的影响,有的说明人类应该怎样利用自然。虽然都是很高深的哲理,但列子能借极浅近的事例,作成很有趣味的寓言,我们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难懂。这是《列子》的文学手段。
关于想象方面,如“归墟上的龙伯国大人”“奇异的终北国”“神游”“巧夺天工的人造人”等故事,真是“想入非非”,读去虽然觉得非常奇异怪诞,但却没有不合理之处。这又是《列子》的文学手段。
列子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文学大家,要是这部书真是列子写成的话。
极古极古的时候,在渤海的东面,不知距离多少亿万里,有一个凹下的大坑,其阔无边,其深无底,名叫归墟。地面上何处的水,以及空中天河里的水,都会流到这归墟里。可是,说也奇怪,它的水,永远不会多起来,也永远不会少下去。
归墟的水面上,有五座大山:第一座叫岱舆,第二座叫员峤,第三座叫方壶,第四座叫瀛洲,第五座叫蓬莱。
这五座大山,都有三万里的高,三万里的周围。换一句话说,从山脚上去,要走三万里路,才能到山顶;在山脚边兜个圈子,也要走三万里路,才能兜回原处。山顶的平地,周围也有九千里。想想看,这五座山,是多么大!
这五座山的位置,恰恰呈一个正五角形,每两座山中间的距离,是七万里。想想看,这距离,是多么远!
这五座山上,所有的宫殿楼台,都用黄金碧玉造成。飞禽走兽,都是一色纯白的。还有许多珍珠树、琅玕树,枝干都透明有光泽。树上的花和果子,都有极美丽的彩色,极好吃的滋味。采来吃了,都可以使人长生不老。想想看,这五座山,是多么有趣!
这五座山上,住的都是神仙,他们常常从这座山飞到那座山,又从那座山飞到这座山,互相往来。一天一夜之间,飞来飞去的神仙,不知其数。想想看,这些神仙们,是何等自由自在!
可是,这里却有一个大大的缺点:就是这五座大山,都是没有根的,常常要跟着潮水上下动荡,往来漂流,没有一刻安定。这些神仙们觉得不妥当,便去告诉天帝,请天帝设法补救。
天帝听了,便叫北海之神禺强,用十五头巨鳌,分为三组,五头一组,六万年交替一次,轮流伏在水中,昂起头来,顶住山脚。这五座大山才安定了。想想看,这十五头巨鳌,有多么大!
可是,还有不测之灾,有一天,这些神仙们竟厄运临头了!
原来,那时有个龙伯国,国里的人民身体又高又大。他们只要脚一伸,就可以从这座大山跨到那座大山;只要三脚两步,就可以走遍这五座大山。一天,有一个龙伯国的大人,到水中来钓鱼,一钓就钓起了七头巨鳌。他把这七头巨鳌,合起来背在背上,竟迈开大步回国去了。想想看,这个人,究竟有多么大!
这一来可闯祸了!十五头巨鳌既然去了七头,又偏偏遇着交替的日子,剩的八头不够支配了。于是岱舆、员峤二山,就漂流到北极,沉在大海之中,山上的神仙因而流离失所的,不知有多少亿万人。
小古文
《列子·汤问》
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纮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间相去七万里,以为邻居焉。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珠玕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数焉。而五山之根无所连著,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强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于是岱舆、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沉于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帝凭怒,侵减龙伯之国使厄,侵小龙伯之民使短。至伏羲、神农时,其国人犹数十丈。
天帝知道了,赫然震怒,就下命令把龙伯国的土地渐渐削小;把龙伯国的人民渐渐变矮。可是经过不知多少亿万年之后,到了中国伏羲、神农的时代,那龙伯国的人民还有几十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