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66篇 匈奴列传 北方的雄族(2)

书名:列传˙大汉风云本章字数:2246

马邑的阴谋

到了汉景帝的时候,中行说这个大汉奸大概已经死了,汉匈之间又恢复了和平。汉朝和匈奴甚至在边境上做起了买卖,互通有无。这样的和平光景,一直延续到汉武帝初年。

年轻气盛的汉武帝决心要给匈奴一点儿颜色看看。汉武帝为什么不惜发动战争也要改变现状呢?这倒不是因为汉武帝好大喜功,而是因为匈奴仗着骑兵精良、武力强盛,长期威胁着汉朝,且汉匈形势越来越紧张,这终于让汉武帝忍无可忍。

当年刘邦驾崩,吕后临朝,冒顿单于给汉朝下了一份国书。吕后打开一看,顿时气得七窍生烟。原来,在冒顿下的国书中,居然有这么一段话。冒顿说:“汉朝和匈奴是兄弟邻邦,高祖刘邦是我大哥。按照匈奴人的风俗,大哥去世,弟弟有义务照顾守寡的大嫂。所以,太后不如就改嫁,跟我一起过日子吧。”

这段话既占了吕后的便宜,又显示出冒顿觊觎汉朝江山的野心。吕后何等聪慧,当然读出了这两层意思,脾气刚烈的她当场翻脸。但是大臣们却都苦口婆心地劝她:“当年高祖皇帝尚且奈何不了冒顿,更何况高祖皇帝现在已经不在了……”

汉初百废待兴,朝廷没有实力应对匈奴的挑衅和侮辱,每次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文景之治之后,汉朝的国力如日中天,具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决定重振大汉声威,灭掉匈奴的嚣张气焰。

汉武帝元光元年,冒顿的孙子军臣单于当政。匈奴三代单于在与汉朝的较量中占尽上风,从来没把汉朝放在眼里。这一年,匈奴又遣使要求汉朝派遣公主和亲。汉武帝与大臣们策划将计就计,准备利用匈奴的骄傲自大,搞一次大规模的偷袭。

汉匈边境上有个防守要塞——马邑,当地有很多跟匈奴做生意的人。有一个叫聂壹的商人跟军臣单于很熟,就对军臣单于说:“我能杀掉马邑城的守城官。如果单于带兵来跟我里应外合,就能把马邑的金银财宝、牲畜人口尽数收入囊中了。”

军臣单于一听有好处,立刻上钩了。他按照约定的日期,率领轻骑部队来接应聂壹。他根本想不到,这是汉武帝设下的圈套。

汉朝在马邑城周围几十里的范围内部署了三十多万军队,派出的都是飞将军李广这种水平的著名将领,只等着军臣单于钻进包围圈,一网打尽。

然而,军臣单于的部队在开到离马邑还有一百里的时候,看到汉人的牛羊散养在外,却没有人看守,就起了疑心。

这时,有一队从其他边塞来马邑附近巡逻的汉军小分队被军臣单于的军队俘虏。军臣单于一审问,便得知了汉武帝在马邑设置埋伏圈的事。军臣单于大惊失色,一拍脑门道:“好险!”

汉朝三十万大军左等不见军臣单于,右等不见军臣单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们接到消息走漏、任务失败的情报时,军臣单于早已逃出生天。汉武帝劳师动众,结果无功而返,而军臣单于却凭借绝佳的运气逃过一劫。军臣单于把俘虏的汉军士兵头目当成老天派来救自己的神仙,封他为“天王”。

马邑之谋彻底拉开了匈奴和汉朝百年战争的序幕。在此之后,汉军在卫青、霍去病等杰出将领的率领下取得了许多辉煌的胜利。但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胜利的本质却是伤人一千,自损八百——得不偿失。

汉武帝去世后,匈奴逐渐因为内部分裂走向衰落。汉朝采取外交上分而治之的策略,取得了对匈奴的主动权。此后几百年,匈奴一步步地与汉人融合,许多部落甚至迁徙到长城以南的地区散居。在西晋八王之乱的混沌局面里,几个匈奴人的割据王朝甚至趁乱接连兴起。这虽然都是后话,但体现出汉匈的高度融合。

成语撷英

薄物细故

释义:指微小琐碎的事情。

《匈奴列传》原文:朕追念前事,薄物细故,谋臣计失,皆不足以离兄弟之欢。

例句:他总是关注薄物细故,浪费了很多时间。

原典再现

其明年春,汉谋曰:“翕侯信为单于计,居幕北,以为汉兵不能至。”乃粟马,发十万骑,私负从马凡十四万匹,粮重不与焉。令大将军青、骠骑将军去病中分军,大将军出定襄,骠骑将军出代,咸约绝幕击匈奴。单于闻之,远其辎重,以精兵待于幕北。与汉大将军接战一日,会暮,大风起,汉兵纵左右翼围单于。单于自度战不能如汉兵,单于遂独身与壮骑数百溃汉围西北遁走。汉兵夜追不得,行斩捕匈奴首虏万九千级,北至阗颜山赵信城而还。

知识链接

大夏石马

东晋十六国时期,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了一个短暂的政权——大夏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大夏王朝仅存在了二十四年,而这件刻有大夏国年号的石马是至今唯一有文字刻载,能够证明大夏王朝曾经存在的实物,是极为罕见的珍贵民族文物。大夏石马作为国宝级文物,被珍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大夏石马,花岗岩质地,头高约2米,全身长2.25米。头部略低,马颈直立,和头部形成55度夹角。腹部底下连接基座部分做镂空处理,马尾部残缺。

大夏石马呈站姿,两前腿并直,后腿微屈。两前腿之间为实体,并做钟形造型处理;两后腿之间同样为实体,雕刻似山石状,下部刻有隶书铭文“大夏真兴六年岁在甲子夏五月辛酉……大将军……造”等。石马稳立于阴刻有云纹的底座之上。

大夏石马风格质朴古拙、遒劲刚健,非常明显地继承了秦汉以来石刻艺术的表现手法。雕刻师从大处着眼,因材施用,使石马神形兼备、活灵活现。雕刻师虽然主要采用圆雕的方法塑造石马,但也在马的头部、面部、躯干和腿部做了大量的线刻以及浅浮雕的处理,用一些简单质朴但灵动精巧的绘画进行装饰,既彰显出花岗岩的厚重感,也凸显出匈奴战马的彪悍。雕刻师在马的腹部下方至基座的部分进行了大胆取舍,做了镂空处理,让石马显得更加生动,也使沉重的石雕显出一种别具一格的通透和轻盈。

大夏石马作为公元424年赫连氏大夏国的遗物,见证了匈奴民族最后的倔强。它继承了中国汉代石刻的艺术风格——雄浑深沉、体魄巨大、生动传神,代表了东晋十六国时期的艺术观念和艺术水平,文物价值极高,在中国雕塑艺术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