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篇 卫将军骠骑列传 从云端到低谷(2)
卫氏的覆灭
古语云,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卫氏表面上满门富贵,背后却是暗流涌动。汉武帝虽然立皇后卫子夫生下的儿子刘据为太子,但对新宠王夫人生的儿子刘闳也青眼有加。刘据的太子地位一旦受到威胁,卫氏这座大厦的基石就会被动摇。
就在这个微妙的关头,霍去病突然在军中向汉武帝上书,请求皇帝封皇子们为诸侯王。明眼人都能明白,霍去病这是希望汉武帝尽快区分太子与其他皇子的名分,巩固太子的地位。
当时,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威势正如日中天,得到了大臣们的附议,大家都觉得这件事对国家来说也没有害处。但这个提议却在汉武帝的心中掀起了一丝不安的波澜。
汉武帝虽然最终还是应群臣之请,封了三个皇子为诸侯王,但从此以后就总找卫氏一门的麻烦。首先,年轻力壮的霍去病在他上书的当年病死了,年仅二十四岁;接着,卫青的三个儿子接连因为各种牵强的理由被剥夺了列侯的爵位;最后,身为大将军的卫青,再也没有亲自领兵上阵,直至十年后病死;……
汉武帝晚年,一场捕风捉影的“巫蛊之祸”在宫廷中愈演愈烈。卫青的姐夫公孙贺,身居丞相的高位,仍被满门抄斩。卫青的好兄弟公孙敖,因为妻子被巫蛊牵连而判腰斩。太子刘据觉察到这场猎巫大戏的矛头逐渐对准了自己,不堪坐以待毙,终于在绝望中反戈一击,发动叛乱,但最终不敌自己老谋深算的父亲。太子在逃亡过程中自杀,皇后卫子夫因为在叛乱中站在儿子一边,也没有逃过自裁的命运,尸体被草草掩埋。
在“巫蛊之祸”这场浩劫中,曾经如烈火烹油的卫氏家族几乎覆灭,只有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逃过了一劫。在汉武帝死后,霍光神奇地成为汉帝国最高权力的捉刀人。不过,这已经是《史记》成书之后的故事了。
《卫将军骠骑列传》一篇,字面读来,我们只会看到汉武帝在霍去病和卫青死后极尽哀荣,给他们修建壮丽的坟墓,来纪念他们讨伐匈奴的赫赫战功。
然而,隐藏在司马迁那些冷冷叙述之下的历史却是另一番面貌。司马迁甚至在专为佞臣设立的《佞幸列传》中写道:若不是卫青和霍去病还立下过一些战功,我真应该把他们跟那些以男色取宠的佞人放在一篇传记里。在《史记》中,司马迁善设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这一点在《卫将军骠骑列传》里应该是表现得很明显了。
成语撷英
无以为家
释义:没有能够成家的条件。
《卫将军骠骑列传》原文: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例句:他还没有找到能够维持生计的工作,无以为家。
原典再现
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由此上益重爱之。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事多此类。
知识链接
《马踏匈奴》
在今陕西兴平茂陵东约一千米处,坐落着《卫将军骠骑列传》中主角之一的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坟墓。霍去病病逝后,汉武帝把他的坟墓修筑得壮丽雄伟,并在墓前陈列十数件花岗岩雕成的牛、虎、象、野猪等动物。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霍去病的墓前,被安置了一座整体高1.68米、长1.90米的石雕作品——《马踏匈奴》。《马踏匈奴》具有纪念与象征双重意义,是一座纪念碑。它表现的是汉军战马碾轧匈奴士兵的场景。石马被雕刻得体形剽悍、动作矫健,一只前蹄把一个匈奴士兵踏倒在地。仰首朝天的匈奴士兵,须发蓬松零乱,面目狰狞,左右手紧握着弓箭,双腿蜷曲做狼狈挣扎状,却无法挣脱压在身上的重如泰山的战马。现在,石雕《马踏匈奴》被珍藏于茂陵博物馆。
《马踏匈奴》虽然没有展现霍去病骠骑将军的形象,却能使人们联想到他率领汉军将士征战沙场的风采,也彰显出汉武帝在汉匈战争中最终获得胜利的豪气干云。
《马踏匈奴》和散置在霍去病墓上的石刻动物表现出我国古代石雕艺术的特点——重在表现对象的“神”,而不再现对象的“形”。雕刻匠师们根据天然岩石的形状、质地,巧妙地雕刻出战马、匈奴士兵和其他动物的大致体形,然后采用圆雕、浮雕与线刻的方法,分别表现肢体、头部、五官和须发等重要的细部特征,赋予人物与动物个性鲜明的外在形象和喷薄而出的生命力。整件作品既保持了浑厚粗糙的岩石带来的沧桑感,又彰显出精雕细琢、巧夺天工的艺术美。
《马踏匈奴》完美地呈现出我国古代雕刻匠师的智慧、技法,它在中国雕塑史上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这件主题石雕作品开始,中国的雕塑艺术真正走上了写实与写意并重、力求神形皆备的艺术创作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