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52篇 淮阴侯列传 悲剧英雄(2)

书名:列传˙秦汉鼎革本章字数:2524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然而,韩信的风光竟然只持续了一年都不到。刘邦居然设下计谋,以巡狩天下为幌子,把来朝见天子的韩信打入囚车,给他安了一个意图谋反的罪名,贬为淮阴侯,从此软禁在长安。

为什么韩信会突然从九天之上被打入九地之下呢?

这个祸根就埋藏在垓下之战开战之前。当时,项羽派出一名使者来见刚占领齐国全境的韩信。向来只跟人拼实力的楚霸王受现实形势所迫,居然玩儿起了外交攻势。项羽劝韩信甩开刘邦,自立为王,这样天下三足鼎立,皆大欢喜岂不妙哉!不得不说,项羽的这个提案的确很诱人。

一时间,天下的局势要如何发展,全在韩信的一念之间。最后,韩信感念刘邦对自己的知遇之恩,拒绝了项羽的使者。但是,他的心里也不是完全没起一点儿波澜。

楚汉战争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刘邦不断催促韩信前来合围项羽,可是,韩信却突然按兵不动。焦头烂额的刘邦好不容易盼来韩信的使者,却听到韩信捎来的口信是:齐国地广人众,自己怕不能服众,请求汉王封自己为代理齐王。

在这个微妙的时刻,韩信的口信与其说是请求,不如说是威胁。刘邦虽然出离愤怒,但迫于形势,不得不封韩信当了正式的齐王。

当上齐王的韩信这才赶来,帮助刘邦给了项羽大军致命一击。韩信的仗打得漂亮,但他的情商确实不高。这一次,他乘人之危,让刘邦对他的忠诚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因此,天下刚一平定,刘邦立刻把韩信从齐王转封为楚王。这么做名义上是让韩信统治自己的老家,衣锦还乡,实际上是调虎离山。因为刘邦也是楚人,老刘家在楚地根基深厚,随时可以收拾韩信。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似乎就是功臣的宿命。被贬为淮阴侯以后,韩信还是没有学会萧何、张良躲避皇帝猜忌的本领,在软禁之中牢骚不断。

在昔日的功臣权贵中,只有樊哙佩服韩信武功盖世,一直尊称韩信为“大王”。但是,韩信不仅没有因此亲近樊哙,反而半带讥讽地说:“没想到我居然沦落到跟樊哙这种人为伍的地步了。”

有一次刘邦兴致很好,高兴地问韩信:“你看朕打仗的能耐如何,能带多少兵?”

韩信说:“陛下不过能带十万兵。”

刘邦一听,心想什么叫“不过”,就问韩信:“你能带多少兵?”

韩信想起从前自己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英姿,不禁得意地说:“臣嘛,当然多多益善啦。”

刘邦鼻子里哼了一声,冷笑问:“多多益善……那你怎么当了我的阶下囚呢?”

韩信这才发觉失言,赶紧找补:“陛下带兵的本领一般,但善于带将,是天命所归的帝王帅才。当陛下的阶下囚,臣甘拜下风。”

在压抑的生活中,韩信虽然不得志,但是始终梦想着天下战火重燃,自己可以再显身手,一扫风云。

公元前196年,刘邦率军离开长安讨伐叛乱,韩信想趁这个机会,阴谋发动长安城内的囚犯造反。

刘邦的皇后吕后听到了风声,让韩信最信任的萧何带去一个假口信,说皇帝平叛成功,让群臣入宫庆贺。

韩信本想称病不去,萧何却劝他:“你就勉强去一下吧。”

没想到,韩信刚一进皇宫,就被吕后手下的武士逮捕,在宫内秘密处死了。韩信靠萧何的推荐,成了汉朝的大将,又因为信了萧何的假话,身首异处。这就是典故“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由来。

韩信去世时只有三十五岁。他人生的高光时刻,也只出现在楚汉相争那短短的五年。他的生命犹如烟花一样灿烂耀眼,又如流星一样转瞬即逝。

成语撷英

国士无双

释义:指一个国家里独一无二的人才。

《淮阴侯列传》原文: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例句:他为国家做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堪称国士无双。

妇人之仁

释义:指妇女的仁慈心肠。比喻处事不识大体,没有决断,总是不分对象施以小恩小惠。

《淮阴侯列传》原文: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例句:对待企图伤害我们的敌人,我们绝对不能存妇人之仁。

背水一战

释义:意指背靠临近河水之地布下阵势。后来指处于绝境之中,为求出路而决一死战。

《淮阴侯列传》原文: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例句: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们只能背水一战。

肝胆涂地

释义:形容惨死;也形容竭尽忠诚,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

《淮阴侯列传》原文:今楚汉分争,使天下无罪之人肝胆涂地,父子暴骸骨于中野,不可胜数。

例句:他为了干好这份事业,可以说是肝胆涂地,在所不辞。

多多益善

释义:指越多越好,不嫌多。

《淮阴侯列传》原文: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例句:他对于知识的渴求没有止境,多多益善。

原典再现

诸将效首虏,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诸将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

知识链接

韩信点兵

在这篇故事中,我们了解到韩信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大将,非常善于带兵。在《淮阴侯列传》中,就有“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典故。

关于韩信点兵的典故还衍生出非常有趣的数学思维题。假设韩信带1500名士兵打仗,战死四五百人,剩下的士兵3人站一排,多出2人;5人站一排,多出4人;7人站一排,多出6人。 韩信很快知道队伍还有1049名士兵。

韩信是怎么快速得出答案的呢?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韩信的算法:凡是3个3个数剩下的余数,将它乘以70,5个5个数剩下的余数,将它乘以21,7个7个数剩下的余数,将它乘以15;将这些数加起来,加或减掉105的整数倍,因为105是3、5和7的公倍数,能被3、5和7整除。直到得数符合题意为止。

70×2=140

21×4=84

6×15=90

140+84+90 =314

因为总人数1500,战死400至500人,那么剩下的士兵大概是1000人。那么314+105×7 =1049 。

在我国的数学古籍《孙子算经》上也有类似的解法说明:“凡三三数之剩一,则置七十;五五数之剩一,则置二十一;七七数之剩一,则置十五。”这种看似复杂的算法可以归结为一首简单的歌诀:

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

七子团圆正半月,除百零五便得知。

即:被3除余2,所以是70×2=140

被5除余3,所以是21×3=63

被7除余2,所以是15×2=30

所以所求的数为140+63+30=233

233-105×2 =23

以后的数可以是23+105=128,23+105×2=233。依此类推,所得的数为23+10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