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第一章 今朝跃马中原者,当日嘎仙洞里人——北魏前期(1)

书名:中国从此走向大唐:北朝的遗产本章字数:2759

少年游

鲜卑岭下几年春,牧马竞扬尘。

嘎仙洞里,呼伦池畔,拓跋自为尊。

中原逐鹿开新纪,建国扫群伦。

瓜步临江,云冈造像,大魏起风云。

北朝由传统中国领域以外的一个民族所建,还持续统治半个中国一百多年,毋宁是件奇怪的事。古代中国疆域沿边的各个民族,若论人口,比汉族少很多;若论经济力,无法与汉族的大片农业地区出产相比;若论文化,有很多连文字都没有的部落,更不及高度发展的汉族国家;何况这些民族间,甚至同族内各部落间也在对立相争,力量往往互相抵消。然而北魏居然能从五胡十六国中脱颖而出,完成了这个几近不可能的任务,不禁使人深感兴趣。我们探访北朝,就从这里开始。

来自中国东北的力量

中国古代沿边的民族虽多,但真正能够征服全国,或至少长期领有部分传统地区的却很少。这样的民族显然必须具备强悍的武力,而农业地区也必须对他们具有致命的吸引力,才会让他们不顾性命地拼搏入侵。在中国历史上,具有这种能力与企图心的民族来自三个地区:正北的蒙古高原、东北的东蒙草原与山岳森林大河区,以及西方的青藏高原。三者之中,早期以来自正北方的力量最强,对中原的威胁也最大,从战国到秦、汉时的匈奴是其代表。随着时间的流逝,形势渐渐发生变化,来自东北的民族力量增强,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角色日趋重要,甚至最后超越来自正北的蒙古高原部族。二者变化的分水岭,就是鲜卑族入主中原,建立北魏。

北魏长期统治黄河流域,形成北朝,代表从此以后,来自东北的少数民族开始在中国历史上占有一席重要地位,为中国历史带来重要影响。于是,一连串的问题浮现:鲜卑族为何能完成这种任务?北魏的建立对汉族与鲜卑族双方造成何种冲击?带来何种影响?北魏深刻影响中国后,其本身又发生何种变化?这些都有待我们在这趟历史的旅程中探索答案。

要回答这些问题,应从鲜卑族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说起。

鲜卑族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占有半个中国,并建立王朝持续统治的北方少数民族,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经历从大森林开始,走过大草原,再进到大片农业地区,入主中原的北方民族。其奋斗历程的艰辛与悲壮,思想观念的转变与发展,风俗习惯的演进与改观,统治国家的魄力与局限,决定了它的兴起、强盛与衰落,在中国历史上独树一帜,回响不绝。

鲜卑族刚与中原地区接触时,仍然保留了许多传统风俗习惯。在仪容上,鲜卑人从成年结婚起都要剃去周围的头发,只保留头顶的小部分,编成辫子,这就是南朝称北朝为“索虏”的由来。鲜卑传统的婚姻制度有抢婚的习俗,即“掠女为妻”,结婚时以牛羊为聘礼,婚后夫须为妻家服役。家庭中父死则妻妾由子继承,兄死则妻妾由弟继承;女子婚嫁前有一定程度的性生活自由,凡此都属于北方游牧民族的社会风俗。丧葬习俗也如此,一般为土葬,尸体装入棺材,可能用狗、马、衣物等殉葬;但埋葬处所秘而不宣,死者的衣服、用具、车马等要一把火烧掉。

鲜卑族的宗教信仰,传统上祭祀天地、日月、星辰、山川,属于泛灵崇拜,经由“萨满”与神鬼精灵沟通。进入中原或西迁关中、陇山至河西走廊一带后,一些鲜卑人逐渐信仰佛教,有的人兼奉道教,与汉人相同。

鲜卑语属于蒙古语族,与蒙古语相去无几。进入中原后,鲜卑语逐渐加入汉语的字词,直到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后,汉语成为通行的语言。至于鲜卑族是否曾如同契丹、女真、蒙古、满洲这些族群创制本身的文字,则迄今不明。《隋书·经籍志》中记录有以鲜卑语翻译的中国传统汉文书籍,但鲜卑语的书写符号为何,因战乱中典籍散失,已不得而知。

由于原乡的地缘关系,与其他胡族比较起来,鲜卑族的眼界较广,心胸较宽,所以始终有胸怀大志、想要统一天下的领袖出现。这也造成鲜卑族的另一特色:努力学习较为先进的文明。鲜卑族历代皆有领袖主动提倡学习汉人文化,在五胡中属于汉化甚深的一族。当然在汉化过程中也产生过抗拒的力量,曾屡次出现回归鲜卑本位文化的对抗行为,但终归失败,代表汉化是其文化发展的主流。

总之,从中国东北地区出身的民族,因原始居住地位于草原、森林与农耕地区之间,累积了在三种地理环境中生活的经验,故能分别取其所长,得以向此三方面开拓,格局最大。这样的民族具有弹性与潜力,发展性强,其活动是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自从鲜卑族建立北魏,启动北朝,以后陆续有同样来自东北的契丹族建立辽朝、女真族建立金朝与满族建立清朝,都纷纷循此轨迹运转,统治中国部分乃至全部地区,成为中国历史的重要段落。鲜卑族与北魏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性,于此充分显现。

鲜卑拓跋氏之崛起

鲜卑族有许多部落,建立北魏的拓跋部是其中位置最靠东北的,早期居住于今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与北段大兴安岭之间。这个部落最早的事迹与大兴安岭群山中的一座石洞有关。《魏书》记载,拓跋鲜卑有一座“先祖石室”,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曾派人去该处祭祀祖先。

这座“先祖石室”究竟在何处一直是个谜,直到1980年,内蒙古的考古学家来到大兴安岭山中一处称为“嘎仙洞”的洞窟,偶然在石壁上发现一片汉字刻石,清除泥土苔藓一看,居然是北魏太平真君四年,北魏太武帝派中书侍郎李敞等人来此祭祖的祝文。从此北魏祖先的发祥地得到确认,实为中国考古与历史研究的重大收获。

嘎仙洞遗址的重要性不止于此。这个洞里确实有人类聚居的遗迹,出土了不少石器、骨器、牙角器和陶器碎片,尤以石镞、骨镞为多,制工精细,但并未发现金属器具。嘎仙洞遗址的文物说明,鲜卑族拓跋部早年以狩猎为主要生活方式,而且与文化先进的民族接触甚晚,符合“后发优势”的理论。

随着人口增加,鲜卑族离开大兴安岭,进入呼伦贝尔草原,此地有呼伦池、贝尔湖两座大湖,水源充足,草场茂盛,适宜放牧,鲜卑族从此更加繁衍壮大,这段经历被《魏书》称为“南迁大泽”。

以后,鲜卑族把握匈奴灭亡的机会,再度南迁至匈奴原有的地盘,跨越阴山山脉,势力更大,也开始成为中原东北方的邻居,从此涉足长城以南的中原之地。这段发展壮大的游牧生涯,可以从一首北朝著名的民歌中想见一二:

敕勒歌

北朝 佚名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东晋、五胡十六国时期,中原地区处于不稳定状态,动乱频仍。乱世往往造成人类的迁徙与散布,鲜卑族就在此时分为东、西、北三大支,各自移动,遂广泛分布于中国北方各地。最早进入中原的鲜卑族称为“东鲜卑”,包括段部、慕容部、宇文部等;另一支鲜卑族沿长城线向西方迁徙,称为“西鲜卑”,包括吐谷浑、秃发部等;较晚到达中原附近地域的称为“北鲜卑”,包括拓跋部及更晚南下的柔然等。

不少鲜卑部落进入中原后都曾在五胡十六国时代建国,如慕容氏建立的几个燕国、秃发氏建立的南凉与拓跋氏第一次尝试建立的代国等,但国祚都不长,直到拓跋氏卷土重来,建立北魏后才一举成功,其中的关键,值得研究。

北魏是世袭的君主专制国家,其皇帝与皇族主导国政,国家性质与发展方向由他们决定,故探访北魏,应该从它的皇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