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第一章 索虏、岛夷,烽火扬州路——大分裂与南北战争(2)

书名:中国从此走向大唐:南朝的遗产本章字数:2935

檀道济的死讯传到北方,北魏将领都弹冠相庆,庆祝未来在战场上少了这个难缠的对手。其实宋文帝也应该知道杀掉檀道济将削弱己方军事实力,但仍毫不犹豫地下手,真正的原因在于他们刘氏皇室起自基层,与檀道济并非世族出身的背景相同,如果檀道济有一天造反,那些“王谢袁萧”“朱张顾陆”等世家大族必然袖手旁观,他这才把心一横,先下手为强。由此可见南朝政权中君臣关系的紧张,也反映出南朝乱世政治的特殊丛林法则。

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代名将的檀道济,被又一次南北分裂时期的南宋大诗人陆游用来自许,留下这首名诗:

书 愤

南宋 陆游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前线军事指挥官与后方君主间必然存在矛盾,檀道济就牺牲在这种亘古长存的矛盾中。陆游在诗的结尾极力推崇诸葛亮与他的《出师表》,可能是想到《出师表》里“宫中府中,俱为一体”的劝诫,赞扬诸葛亮为此预做防范与尽力化解,千载难及,相形之下,从檀道济想到自己,发出处在南宋初年局势中无奈的感叹。

450—452年之战

第一次南北大战后,刘宋转入休养生息时期,北魏一则忙于统一北方的最后阶段,二则必须面对北方新兴游牧民族柔然的威胁,故近二十年间双方都没有尝试大举进攻。到450年一段时间,也暂时解决了柔然的问题,就开始动起统一中国的念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亲率十万大军从首都平城南下,发动南侵,攻击刘宋淮河以北地区,大肆掳掠,刘宋守军坚强抵抗,双方作战极为激烈。在悬瓠包围战中,攻城的北魏军死亡枕藉,尸体在城墙外越堆越高,后来甚至变成一道尸桥,魏兵竟可以踩着同袍的尸体直接到达城头,与宋兵面对面厮杀。战报传来,宋文帝决意采取攻势作为,下诏再度北伐,南北大战再起。

宋文帝此时起用王玄谟统率主力部队,仍走从前的路线进军。起初攻势顺利,深入黄河下游,包围滑台城。宋军侦知城内多是茅屋,部下建议火攻,王玄谟恐怕烧毁城中所藏的粮食及军需,不准,结果错失破城时机,围攻二百多天不下,而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亲率的大批救兵已至。王玄谟见势不佳,拒绝部下列成车阵与对方野战的建议,下令南返,沿途部队死伤逃亡将尽,刘宋第二次北伐又以失败告终。滑台包围战中王玄谟始终不愿火攻,只为了城里的存粮与军需品,可见南朝军队深入北方后,粮食与补给为难的问题有多严重。

北魏军在皇帝亲自率领下士气高昂,一路追击,攻占南朝的扬州地区,直抵长江北岸的瓜步,与刘宋的首都建康隔江相望。北魏军摆出一副准备渡江的架势,宋文帝也将水军全部集结在南岸,严密防守,还亲自登山眺望双方形势,最后的渡江决战似乎一触即发。然而451年的阴历正月初二,北魏太武帝忽然退兵。这个决策应属正确,因为北魏虽然取得胜利,但军队已损失过半,难以继续深入,后方也出现埋怨之声,何况春天将至,天气会渐渐转热,北方人将不易适应,不如见好就收,到此为止。北魏退兵沿途依然大肆烧杀劫掠,一来一往,原属刘宋的人民被杀或掳掠至北方的有数十万。北魏军凶暴残忍,甚而用槊尖挑着婴孩戏耍,许多村落被荡平,房屋全毁,鸡犬不闻,原在家屋筑巢的燕子只能将巢筑在树上。经此一战,刘宋元气大伤,转向衰落,更大的影响也落在南方人的心理层面。原来自东晋以来,南北双方虽然常有战争,但始终是在淮河流域与汉水流域争夺,包括关系到南方生死存亡的淝水之战,然而此次北魏南侵直抵长江,前所未有,整个南方大为震动,自信心因此丧失,再也无法恢复刘裕时代的气势。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回到北方不久就被杀身死,北魏内部动荡。452年不死心的宋文帝决定再次北伐,希望能挽回一些上次的损失,并保留一些颜面。此次北伐仍由王玄谟领军,有人建议应直攻黄河以北,但宋文帝决定只以黄河以南为目标。王玄谟等诸将开始进攻后,发现北魏防守严密,己方实力不足,无法攻破坚城,只得再次退还。消息一出,有些部队不战自溃,即使宋文帝派了监军督战也毫无办法。这次出兵含有赌气与遮羞性质,结果非但无尺寸之功,反而再度暴露己方弱点,南朝武力弱于北朝的形势至此浮出水面,完全确定。至于两度挂帅的王玄谟,史书说他严苛寡恩,甚至从未在人前笑过,导致军中有耳语说:“宁作五年徒,不逢王玄谟。”这样一位将军能得到宋文帝的宠信与重用,自有其原因。

宋文帝一直有志于北伐,平时常与主张北伐的徐湛之、江湛和王玄谟等人商议,曾深受感动地说:“观玄谟所陈,令人有封狼居胥意。”狼居胥是漠北的山名,即今蒙古国肯特山,封狼居胥指西汉大将霍去病大破匈奴,攻抵漠北,登上狼居胥山筑坛祭天,向上天呈报北伐匈奴大功告成之事。宋文帝和三个臣子一阵议论,大家慷慨激昂,互吹大话,就在效法汉武帝的心态下营造出北伐的气氛与决策。宋文帝这句不明实情、自我膨胀的结论由史官记录,七百年后被南宋的豪放派词家辛弃疾评为“草草”。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南宋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草草”之下,烽火照亮扬州路,南朝的底牌被老狐狸拓跋焘摸清,南弱北强的局势就此底定。

宋文帝北伐失败导致魏军直逼长江,幸好北魏主动撤兵,也未派兵留守一度占领的地方,刘宋才能收复部分失土。此后刘宋以开放互市等政策维持南北和平,可是军事失利,北魏南侵,民怨严重,宋文帝的声望与地位急剧下降,政治斗争随之而起。太子刘劭一向反对北伐,宋文帝主导的两次北伐全盘失败,证明太子有先见之明,其声势日渐高涨。感受到威胁的文帝计划废黜太子,刘劭干脆先下手为强,在453年弑父,刘宋陷入新一波的政治危机。宋文帝在北伐问题上谋国不慎,非但赔上国家的前途,还贴上自己的性命。一千五百多年后,丘逢甲在台湾于甲午战争前夕读到这段历史,还曾吟出:

读南史杂咏 十首之六

清 丘逢甲

饮马长江虏志雄,佛狸来处燕巢空。

围棋坐夺投鞭气,莫怪苍生念谢公。

南北战争第二阶段:北魏南侵与南梁北伐

刘宋后期政治混乱,北魏乘机南侵,攻下山东半岛等地,从此南朝无力收复,双方的主要战场南移至淮河一线。479年,萧道成篡刘宋,建立南齐。南齐立国只有24年,而且大多数时间采取与北魏和平相处的外交政策,虽然少年昏君东昏侯萧宝卷曾尝试北伐,但一战而败,南齐不久也灭亡了。

502年,萧衍篡齐,建立南梁,是为梁武帝。当时南北之间虽然稍为平静,南方内部却问题不断。原来萧齐后期到萧梁篡位间政争激烈,选边、押宝、开价索求,甚至想自己另闯天下的南朝军人所在多有,反正对他们来说,如果谋事不成,还有投奔北朝一条退路,所以当时不乏叛降北魏的南朝将领。这些人之中最有名的是大字不识、心狠手辣的将军陈伯之。陈伯之在齐、梁更替之际早就两边观望,萧梁初建,根基未稳之际,他有意反叛萧梁自立,反叛不成,当然选择投靠北朝。这位将军最有名的一次杀人,是用融化的蜡灌进一位老太太的口鼻,将她活活闷死,只因他反叛萧梁时有一位效忠萧梁的张先生与他对抗,老太太是张先生的母亲,正好被他抓到。

此时北魏也正逢年轻的宣武帝刚即位不久,一见南方改朝换代,将领纷纷归降,便抓住南梁初建的机会,于503年派兵南侵,南北战端再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