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基质与属性:天人感应下的阴阳(2)

除了“精气”概念在汉代被普遍接受,《管子》中试图把阴阳与五行结合的努力,也在西汉被董仲舒继承,并发展出更加庞大的框架。这个框架叫“天人感应”,它的出现深刻影响了日后中国哲学的性格。我们已经知道,天在西周人眼中既是对神的革新,又是人德性的来源。所以,人虽然没有像木偶一样被上帝控制,但是社会运行的价值准则仍然不是由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外在地来源于天。这个设定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心中是颠扑不破的定律,即使是现代的中国人,也常常把“人在做,天在看”挂在嘴边。

在类似的表达中,天是监督者,它检视人是否按照天的运行规律来组织自己的社会活动。董仲舒所说的“天人感应”,就是在肯定这一定律的前提下,进一步把天的运行规律具体化为十要素之间的互动:“天、地、阴、阳、木、火、土、金、水九,与人而十者,天之数毕也。”这十要素中,天、地代表的是自然现象,人既代表自然,也代表社会活动,二者通过阴阳与五行产生了一一对应的关系。

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副四时数也。乍视乍瞑,副昼夜也。乍刚乍柔,副冬夏也。乍哀乍乐,副阴阳也。

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

在第一条引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董仲舒认为,人的三百六十六块小骨节对应一年的天数,十二块大骨节对应一年的月数,五脏对应五行,四肢对应四季,睁眼与闭眼象征昼夜,性格的刚柔对应冬夏,情绪的悲喜对应阴阳。

在第二条引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董仲舒把君臣、父子、夫妻这三对社会关系也纳入了与阴阳的对应之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社会关系有等级上的差异,与之对应的阴阳便也有了价值上的不同。在董仲舒之前,阴阳只代表相互对立的两个对象,本身并无优劣之分,但到了董仲舒这里,“阳尊阴卑”的口号被明确地提了出来,阳所代表的事物都是重要的、主动的,阴所代表的事物都是次要的、被动的,后者必须服从前者的统率。被现代人认为是糟粕的“三纲”,就是在“阳尊阴卑”观念下产生的。不得不说,虽然董仲舒提出“三纲”的原意并非给君主专制树立合理性,但是这个口号还是被后世的统治者利用,成了维护政权的工具。

我们可以发现,尽管这两条引文所表现出来的内容不能穷尽董仲舒对“天人感应”框架中十要素关系的论述,但也仍然能够窥一斑而知全豹地认识到,这个框架中阴阳五行与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了《管子》。

在董仲舒的思想中,阴阳之气仍被看作物质性的精气。他说:“气之清者为精……精积于其本,则血气相承受。”精气的物质性基质十分细小,所以精气本身是清澈不可见的,它不断地在人生命的萌芽处积累,构成了血液、气脉等身体器官。董仲舒认为,精气在本质上是生于天地之间的一种气,它除了能构成包括人在内的万物,还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成阴阳之气、四时之气、五行之气等,“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

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精气”概念越发成熟,“阴阳之气”的物质性含义越发成为一个可以被替代的内容。董仲舒虽然承认精气与阴阳之气的同一性,但在他的“天人感应”框架中,阴阳还对应着许多抽象的对象。如果阴阳只是物质性的气,这个对应就不是那么令人信服。于是,董仲舒的做法是,在不否认阴阳的物质性含义的基础上,把“阴阳”另外作为属性来看待。

这样一来,阴阳就成为像五行、八卦一样的符号,任何相反的两个对象,无论是抽象的还是现实的都可以被其所代表:“在上下,在大小,在强弱,在贤不肖,在善恶。恶之属尽为阴,善之属尽为阳。”在董仲舒之后,阴阳的属性意义也被确定下来,并一直沿用至今。比如,最常见的便是医院的化验报告上会显示“阳性”或“阴性”,以代表某种症状存在和不存在。

至此,我们终于可以对中国哲学的“阴阳”概念做一个总结了。阴阳在我们的话语体系中主要有四种含义:第一种是光的有无,这是它的原始含义;第二种是物质性的气,这是从西周开始的,它所具有的主要含义,这种物质性的气一开始只被视为天象上的气流,到了汉代才被看作构成万物的精气;第三种是抽象性的力,这是反映在以《老子》《易传》为代表的先秦著作中的特别含义,作为力量的阴阳解释了万物变化的内在原因;第四种是符号性的属性,这是被董仲舒正式确立并在之后广为流传的常见含义。

在后三种含义中,“阴阳”这个概念在不同阶段被使用的目的,分别是被用来描述万物的形成基质、变化原因以及对立或主从关系。而形成基质、变化原因以及对立或主从关系作为思考的对象,已经不属于经验世界的范畴,它们要求对具体事物的超越。这样一来,阴阳便具有了哲学的性质。可以说,阴阳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的哲学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