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二、在八达岭和居庸关与长城对话(1)

先生说

八达岭

我们所站立的这个地方是明长城,不是秦长城,秦长城在哪里呢?往北再推进二百余里,现在基本上没有太多的遗迹留下来了。长城的形成是有原因的,按照西方的说法,十五英寸降雨量的这条线,跟长城的这条线大致上重合。也就是说,长城的北面常年干旱少雨,不适合农耕,种不了地,只能游牧生存;长城南面降雨量能达到四百毫米,也就是四百毫米等降水量线,这条线成了农业文明跟游牧文明之间一条天然分界线。一旦遇到干旱,草地不能养活牛羊和人,游牧民族就会越过这条分界线,大举南下,这样的话,农耕民族就遭到攻击。为了防止游牧民族南下,汉人修了长城。自春秋以来,农耕区域的各诸侯国就开始在边界线建造石头的城墙,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将原来的赵长城、燕长城等慢慢地连接起来,就变成了孙中山在《建国方略》里所说的:

秦始皇令蒙恬北筑长城,以御匈奴。东起辽沈,西迄临洮,陵山越谷五千余里,工程之大,古无其匹,为世界独一之奇观。

秦长城只有五千余里,它所在的位置比我们所在的八达岭长城要往北推进二百余里。明长城往后退了,明代主要是为了防御蒙古人和瓦剌人等。蒙古人建立的元朝统治中国九十七年后,被以朱元璋为首的起义军推翻了。朱元璋的第四子燕王朱棣奉命镇守北京,北京城主要是朱棣修的。过去,虽然元朝的大都也设在北京,但没有这么大,朱棣后来把北京作为都城。

明长城就是明成祖朱棣开始修建的,距离今天至少六百年了,总长度超过了一万里,真正是万里长城。我们今天在这里与长城对话从一首诗开始,这首诗是魏晋时代的名人陈琳写的:

饮马长城窟行

魏晋陈琳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待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我一生都忘不了的诗句,一见到这两句诗,我就记下来了。后来我一想到长城,就会想到这两句诗。每年的冬天,天冷了,我也会想起这两句诗。今天我们登长城前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加衣服!现在刚秋天就这么冷了,那些防御长城的士兵,自秦以来两千多年,自明以来六百多年,住在这上面,你说半夜有多冷!尤其是到了冬天——冰雪覆盖的冬天,“水寒伤马骨”,这句诗让人忘不了。历代以来,尤其是汉代,有大量关于长城的诗,不只陈琳写了一首《饮马长城窟行》诗,很多人都写了这样的诗。有多少的妻子在家里望眼欲穿,因为自己的丈夫或去修长城,或在守卫长城。

从这首诗,我们知道长城是起军事防御作用的。长城给多少人带来了痛苦,带来了生活上的苦难,但在那个时代,农耕民族要防御游牧民族的攻击,长城就是一屏障。在冷兵器时代,游牧民族要越过长城,从北面打过来是非常困难的。可是为什么有好几次农耕民族还是被游牧民族征服了呢?即使有了长城也没用。明朝的土木堡之变,连皇帝都被俘虏了,瓦剌族就是一个游牧民族部落。

鲁迅先生——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作家,他是如何看长城的呢?

伟大的长城!

这工程,虽在地图上也还有它的小像,凡是世界上稍有知识的人们,大概都知道的罢。

其实,从来不过徒然役死许多工人而已,胡人何尝挡得住。现在不过一种古迹了,但一时也不会灭尽,或者还要保存它。

我总觉得周围有长城围绕。这长城的构成材料,是旧有的古砖和补添的新砖。两种东西联为一气造成了城壁,将人们包围。

何时才不给长城添新砖呢?

这伟大而可诅咒的长城!

长城是一个防御工程,但不能起到铜墙铁壁的作用。鲁迅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思想者,他沉思了长城对于中国的作用,喊出了一句:“这伟大而可诅咒的长城!”

鲁迅这篇文章是1925年写的,比他早五年,即1920年英国作家毛姆来过长城,《在中国屏风上》里有一篇写长城的:

长城

毛姆

巨大、雄伟、令人敬畏的中国长城,静静地耸立在薄雾之中。

长城是孤独的,它默默无言地爬上一座座山峰又滑入深深的谷底。

长城是威严的,每隔一段距离就耸立着一座坚固的方形烽火台,镇守着边关。

长城是无情的,为修建它,数百万的生命葬身于此,

每一块巨大的灰色砖石上都沾满了囚犯和流放者的血泪,

长城在逶迤而崎岖的群山间开辟出一条黑黝黝的通道来。

长城是无畏的,它绵延着无尽的旅程,一里格接着一里格,直到亚洲最边远的角落;

它完全不为外界所动,就像它所拱卫的伟大帝国一样神秘。

巨大、雄伟、令人敬畏的中国长城,静静地耸立在薄雾之中。

今天我们上来时没有看到薄雾,正好太阳照在了长城上。我们看到的不是薄雾中的长城,而是阳光中的长城,是秋天的长城。我们看见了松树,也看见许多植物都是秋天的样子。

毛姆与鲁迅写的长城完全不一样,他们的风格不一样,鲁迅是一位犀利的批评家,毛姆则是一位温暖的充满了人性关怀的随笔作家,也是一位小说家。

在毛姆眼里,巨大、雄伟、令人敬畏的长城是孤独的、威严的、无情的、无畏的,而且还是神秘的。长城是神秘的,每一块砖头都是神秘的。我们今天看到的是修复过的长城,有些砖头是新的。老的城砖,每一块砖头是哪个地方、哪个窑烧的,其上都有记录,上面还刻着那个地方行政长官的名字。修长城的每一块砖大小是一样的,可以说是标准的城砖。毛姆对这个古老的帝国是陌生的,他没有办法理解,所以他用一个词——“神秘”来概括!

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似乎并不神秘,为什么?因为我们不是英国人,我们是中国人,所以我们看长城不觉得神秘。

接下来我们看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如何写长城:

中国在我们基督纪元之前两百年就建筑了长城,但是它并没有挡住鞑靼人的入侵。中国的长城是恐惧的纪念碑,埃及的金字塔是空虚和迷信的纪念碑。它们证明的是这个民族的极大耐力,而不是卓越才智。

这里说的鞑靼人,主要是指北方的游牧民族,并不是特指哪一个民族。伏尔泰是法国人,他并没有搞得很清楚。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有伏尔泰、狄德罗、卢梭、孟德斯鸠,伏尔泰是首屈一指的领袖人物。他很仰慕中国的文明,写了很多歌颂中国文明的文章。他认为长城比金字塔更厉害,但是上面的那段文字,他没有特别地把长城高举在金字塔的上面。他认为长城是恐惧的纪念碑,金字塔是空虚和迷信的纪念碑,都是不好的。修长城是因为恐惧,修金字塔是因为空虚和迷信。伏尔泰并没有来过中国,当然也没有见过长城。

还有一位对长城发表了见解的外国人,叫希里曼,他是19世纪德国的一位大考古学家。希里曼于1863年来到长城,那是圆明园被烧掉三年后。他来到中国,写了一篇文章——《我到长城的旅行》。面对长城他发出了惊叹,认为这是一个像大洪水暴发以前巨人族的神话式的创造,是人类用双手创造的最奇伟的作品。他认为长城是一个奇迹,他被震撼了,他又惊讶,又欢喜,又赞叹。1863年的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中国?是一个打不过英法联军圆明园被烧掉的中国。从1840年到1860年,二十年间中国两次被打败,第一次被英国打败,就是鸦片战争;第二次被英国和法国的联军打败,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当时非常衰弱,这位德国的考古学家来到长城,对长城却充满了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