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在植物园与梁启超对话(1)
童子诵
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
任公曰: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先生说
1927年2月16日,梁启超先生写信给儿女们:
思成和思永同走一条路,将来互得联络观摩之益,真是最好没有了。思成来信问有用无用之别,这个问题很容易解答,试问唐开元、天宝间李白、杜甫与姚崇、宋璟比较,其贡献于国家者孰多?为中国文化史及全人类文化史起见,姚、宋之有无,算不得什么事,若没有了李、杜,试问历史减色多少呢?我也并不是要人人都做李、杜,不做姚、宋,要之,要各人自审其性之所近何如,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以靖献于社会,人才经济莫过于此。思成所当自策厉者,惧不能为我国美术界作李、杜耳。如其能之,则开元、天宝间时局之小小安危,算什么呢?你还是保持这两三年来的态度,埋头埋脑做去了。
便对你觉得自己天才不能副你的理想,又觉得这几年专做呆板工夫,生怕会变成画匠。你有这种感觉,便是你的学问在这时期内将发生进步的特征,我听见倒喜欢极了。孟子说:“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凡学校所教与所学总不外规矩方面的事,若巧则要离了学校方能发现。规矩不过求巧的一种工具,然而终不能不以此为教,以此为学者,正以能巧之人,习熟规矩后,乃愈益其巧耳。不能巧者,依着规矩可以无大过。你的天才到底怎么样,我想你自己现在也未能测定,因为终日在师长指定的范围与条件内用功,还没有自由发掘自己性灵的余地。况且凡一位大文学家、大美术家之成就,常常还要许多环境与及附带学问的帮助。中国先辈说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梁启超在北京写这封信的时候,王国维还活着,他们都是清华国学院的导师。
我认为梁启超是两百年来中国教育子女最佳的三个人之一——第一个是曾文正公,就是曾国藩;第二个就是梁启超,九个子女个个都是好样的;第三个就是傅雷,傅雷在1966年自杀,他的子女都有出息,最有名的是钢琴家傅聪。《曾国藩家书》一直被很多人追捧,《傅雷家书》也成了传世之作,我觉得《梁启超家书》也值得一读,尤其做父母的都应该读。虽然这本书读起来有点累,因为是用半文言写的,如果能读完,就知道怎么样教孩子了。这封信里面提到的思成和思永,梁思成是长子,梁思永是次子。
梁启超是榜样、典范,放在整个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上,梁启超的家族也是典范。他的孙辈梁从诫先生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梁从诫是历史学家、中国文化书院的创始人、中国绿色环保运动的推动者。我只认识梁从诫先生,现在他已经过世了;我无缘认识梁思成先生,更无缘认识梁启超先生。梁启超先生1929年就去世了,离我出生还很遥远,我的父亲1928年出生,我父亲一岁的时候梁先生就去世了,等到我1967年出生时,梁启超先生早就不在了,我只能读梁先生的文章。我写过一些关于梁启超的文章,我的《主角与配角》一书中有关于梁启超的一章。
你们今天来到梁启超墓前,你们的年龄都在10岁上下,你们这么小就见到了“梁启超先生”,你们是幸运的一代。从梁启超先生这里你们可以吸取到天地的灵气、日月的精华。
梁启超生在中国19世纪的转型时代,试图以一人之力扭转乾坤,在他那个时代,有千千万万的读书人从他的文章中吸收了新的精神资源。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你就要读读梁启超的书,以梁启超为榜样。他真是一个少年英才,20岁以前就已经中了举人,比他的老师康有为还要早,在科举的道路上他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人,但是他发现康有为学问比他大,马上决定拜康有为为师。梁启超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也成了康有为最杰出的学生。康有为和梁启超推动了1898年的“戊戌变法”。1897年,梁启超创办了风行中国的《时务报》,凡有井水处,读书人都知道梁启超,可见梁启超的文章在当时受欢迎的程度。再往前推,凡有井水处都有人在唱柳永的词。梁启超的文章可以前比柳永的词,后比金庸的武侠小说,而他却是一个思想家,是以思想影响中国的人。
梁启超在19世纪末异军突起,终生享有大名。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梁启超流亡到日本,创办了更有名的刊物《新民丛报》。在《新民丛报》之前,他创办过《清议报》,之后还创办了许多其他的刊物和报纸。他一生创办的影响最大的两份刊物,一份是在上海创办的《时务报》,一份是在日本东京创办的《新民丛报》。他在《新民丛报》连载的系列文章《新民说》《少年中国说》等都影响深远。少年毛泽东在学生时代读了他的文章,读得如痴如醉;少年胡适读梁启超的文章也读得如痴如醉。可以说,从1897年到1920年这二十多年间,中国的读书人很多都是读着梁任公先生的文章长大的。他的影响前无古人,后也难有来者,他是永远的梁启超,永远的梁任公。
他在思想上引领过一个时代,但并不是因为他深刻,他的深刻远不如康德、柏拉图;也不是因为他博大,他的博大不如亚里士多德,他的文学才能也不如曹雪芹、莎士比亚。但是他对近现代中国的影响是任何一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都不能比的。他是一个聪慧的中国少年,毕生的梦想就是造一个少年中国,谁来造少年中国?中国之少年才能造少年之中国,他的梦想从他年轻一直到年老都没有中断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