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在圆明园废墟与“万园之园”对话(1)
先生说
1793年来到圆明园的马戛尔尼勋爵使团,是西方世界第一次进入中国的一个庞大的使团,代表已跨入工业文明的西方世界与农业文明的古老中国的第一次直接对话。
圆明园成为废墟是在1860年,距离今天将近一百六十年。但华夏民族面对这废墟还没有写出一篇值得我们一读的文字,这是整个中文世界说不过去的一件事,希望你们当中有人能写出配得上这废墟的中文来,在圆明园废墟的钟声中,我们写出配得上这废墟的母语,让未来的人可以读到关于圆明园的佳作。
“万园之园”是中国所有皇家园林中曾经达到最高标准的一个园林。为什么圆明园号称“万园之园”?刚才我们看了一百五十八年前的地图,发现它园中有园,最重要的三园是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现在我们的所在地是长春园北面大水法附近,这仅仅是过去的园子的一小部分。
圆明园里面有东方的建筑,有西方的建筑,有中西合璧的建筑,在1860年以前,这几乎是全世界最牛的皇家园林。这里集中了全世界最优秀的建筑人才、绘画人才和园林人才,从康熙到乾隆年间,前后用了一百五十年的时间,在这里建了一座世界上最豪华的皇家园林。它比彼得堡、巴黎、维也纳等地的皇宫奢华,当然也比大英帝国的皇宫要奢华。在外国人的眼里,圆明园有另外一个名称——“夏宫”。为什么叫“夏宫”?顾名思义就是皇上夏天来度假的地方。其实皇上不只夏天住在这里,雍正和乾隆两朝皇帝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住在这里。乾隆皇帝在漫长的时间中把圆明园变成了政治中心。
紫禁城是主要的政治中心,圆明园是第二个政治中心,是仅次于皇城紫禁城的一个政治中心。圆明园本来是1709年康熙皇帝赐给他的儿子雍亲王的一个私家花园,也就是说,三百零九年前圆明园成了雍亲王的私家花园,雍亲王登基成为皇帝后,这里成了第二个政治中心。雍正皇帝非常喜欢这个地方,据记载他每年平均在这里住二百零六点八天,雍正皇帝在位的时间一共十几年。第二个喜欢住在这里的是乾隆皇帝,1740年这一年,乾隆皇帝在这个园子里就居住了二百五十一天,可见乾隆皇帝对这个地方的喜欢。这个地方应有尽有,万国的繁华都在这个园子里体现出来了,人间富贵的极致也都在这个园子里体现出来了,所以这个园子被称为“万园之园”。
雍正皇帝活着的时候在这个园林命名了二十八景,有平湖秋月、长春仙馆、武陵春色、杏花春馆、洞天深处、鱼跃鸢飞、西峰秀色等,这些都代表了南方的风景。当然也有代表北方风景的,如蓬岛瑶台。他处理政事的地方,一个叫作“正大光明”,还有一个叫作“勤政亲贤”。等到乾隆皇帝登基,又增加了十二个风景,变成了四十景。新增加的第一个叫曲院风荷。今天你们在这里看见了吗?一个都没有了。这四十景都已化为乌有。
1860年以后,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并且“萎缩”为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一小片区域。乾隆帝新增加的风景当中除了曲院风荷,还有月地云居、山高水长、别有洞天、方壶胜境等风景,这代表了当时雍正和乾隆两代皇帝的审美趣味。我发现他们基本上还是热爱中国的风景,尤其是南方的那些小桥流水、荷花荷叶,基本上是中国口味。满族人得天下以后仍然是佩服汉人的文化,他们喜欢的是杭州、苏州的风景,喜欢的是桃花源般的风景。满族人是在东北的森林里狩猎的、马背上的民族,虽然他们也有满文,但是满文没有经典作品,没有产生《红楼梦》,没有产生李白、杜甫。康熙帝很喜欢写汉字,乾隆帝也很喜欢写汉字。我们在兰亭看到的一块碑,正面是康熙帝临摹的《兰亭集序》,背面是乾隆帝写的一首兰亭诗。乾隆喜欢住在这里,他专门建立了一个机构叫造办处,不断地扩建园林。一个造办处,相当于建设部的机构,就在圆明园里。
圆明园到底有多美?我们借一位外国画家、传教士王致诚的描述,来看一下:
在每条山谷中和流水之畔,都有巧妙布局的多处主体建筑、院落、敞篷或封闭式的走廊、花园、花坛、瀑布等的建筑群,它们形成了一个组合体,看起来令人赏心悦目,赞不绝口。人们不是通过如同在欧洲那样美观而笔直的甬道,而是通过弯弯曲曲的盘旋路,才能走出山谷。路上甚至装饰有小小的亭台楼榭和小山洞。……
所有的山岭都覆盖着树木,尤其是花卉,它们很普遍。这是一个真正的人间天堂。人工运河如同我们那里一样,两岸由方石砌成笔直的堤岸,但它们都是非常简朴的粗石,并夹杂着岩石块,有的向前凸起,有的向后凹缩。它们是以非常艺术的方式排列起来的,人们可以说这是大自然那鬼斧神工的杰作。河渠有时很宽敞,有时又狭窄;它于此蜿蜒逶迤,有时又掉头拐大弯,它们就如同是真正被丘陵和山岩推动一般。河岸上种满了鲜花,它们在石堆和假山口绽放,在那里也显得如同大自然的造化。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鲜花。……所有的门面都会有廊柱和窗户,被镀金、绘画和涂漆装饰得雕梁画栋,灰砖砌成的墙经过精心磨制非常光滑;屋顶上覆盖着琉璃瓦,分别呈天蓝色、金黄色、翠绿色和淡紫色,它们的混合与搭配形成了一种赏心悦目的风格与千变万化的图案。
这个外国画家是专门为皇帝画圆明园风景的。他看到的圆明园如此之美,光是琉璃瓦就有天蓝色、金黄色、翠绿色和淡紫色的混合搭配,形成了一种千变万化的图案。
今天还能看到什么?只有博物馆里陈列墙上那些琉璃瓦的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