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战象的发明(1)

书名:大象与国王本章字数:2549

现存最早的梵语文献《梨俱吠陀》记载的是雅利安人的文化,而雅利安人的战争文化以武士阶层为基础。武士阶层被称为“刹帝利”,他们驾驭着由两匹马牵引的战车。相比之下,其他作战形式的武士地位较低,他们骑马或步行,随同在身份高贵的战车武士身边。这种文化观念贯穿于整部文献之中,尽管这部文献主要由赞美诸神的诗歌构成。这些神祇的形象与人类相似,但外形高贵,因此能够出现在供奉仪式和宴会之上。如诗歌中所描述的那样,所有神祇都驾驶着战车;赞神诗歌要求国王把战车和牵引战车的马以及其他东西作为祭品献给祭司;这些祭品也会赏赐给诗人,以表彰他们创作的这些诗歌特别灵验,甚至可以邀请诸神驾驶战车降临于宴会。

这种战争文化源自何处,又与更早时期的印度河文明有着怎样的关系?一些学者认为,《梨俱吠陀》里的雅利安人与印度河文明的民族是同一个族群。但是,该观点最大的问题在于,虽然印度河文明的物质遗迹表明他们已经使用着由牛牵拉的实轮车,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使用真正意义上的辐轮战车,甚至不能说明他们会使用马匹,因为辐轮和马都不是印度本土的产物。因此,大多数学者认为,雅利安人大约是在公元前1400年,同其语言上的亲族——同属战车武士的伊朗人——分道扬镳,从西北地区进入印度。近几十年来,考古学家在乌拉尔山东南的南俄草原发现了已经开始使用战车的民族。该民族的遗迹似乎在地点、时间及出土物上都跟语言学者推断的印度—伊朗语族的祖源文化相一致,也就是辛塔什塔文化。这一语族也就是梵语和伊朗诸语言的源头。

在遥远的土耳其博加兹克渭,人们从用楔形文字书写的赫梯人档案中发现了一份文献;该文献记载了驾驭战车及其马匹所需的知识,这些知识非常复杂且具有专业性。赫梯人的帝国依赖战车技术。这个帝国还统治着邻国米坦尼,米坦尼的上层使用他们统治者的语言赫梯语,但最初他们使用的是一种接近于梵语的印度—雅利安语。米坦尼保留了原初语言的一些词语,主要是一些神祇的名字和关于战车作战、战车比赛的专业技术词语。这些词语与《梨俱吠陀》中的梵语非常相似。米坦尼的武士阶层并非来自印度,而是来自南俄草原。他们分裂出两支,一支向地中海迁徙,另一支则进入印度。上面所提到的这份文献是来自米坦尼的一位驯马师基库利所写的手册,该手册大约在公元前1300年用赫梯语和楔形文字撰写而成,其中介绍了牵引战车的马匹需要接受严格的耐力训练,该训练要持续7个月。虽然由赫梯语书写而成,但该文献保留了印度—雅利安语中与管理牵引战车的马匹有关的几个专业技术词语。

简言之,这一证据表明,雅利安人是从一个有马匹和战车的草原进入印度北方的。草原不在大象生活的范围之内。而印度是一个拥有大象和森林的国度,马匹只能依靠进口。随着雅利安人在印度次大陆进一步向东和向南移动,他们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代价才能维持以马为基础的武士文化。

《梨俱吠陀》有一段值得注意的描写,将大象称为“有一只手的野兽”,梵文为“mṛga hastin”。这只手就是象鼻——让人想起了埃及的阿蒙阿姆哈布铭文中也将象鼻称为“一只手”。这表明,对吠陀时代的雅利安人来说,大象是一种新奇的生物;在他们的语言中没有对应的词汇,所以就创造出了一个描述性的词语“hastin”。正如本书所指出,“hastin”一词保留在了现今的印地语中,即“hāthi”。“mṛga”为“野生动物”之意,与“驯化动物”之意的“Paśu”一词相对。当然,与更早时期印度河文明的印章和铜板以及晚些时期的古典梵语文献一样,这只能说明大象本质上是一种野生动物,属于森林而不属于村庄。这里不是要否认驯化的存在;并不能说大象从未在野外被捕获和驯化。那么,有没有证据能证明,大象在早期吠陀时代是未驯化的野生动物呢?

认为早期吠陀时代不存在捕获训练大象,证据就是在《梨俱吠陀》时代,人们及其信仰的神祇都没有使用大象甚至骑大象的现象;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有关战争的描述中看到。军队由战车和步兵构成,可能还有一些骑兵,但是没有大象。战象是在吠陀时代晚期出现的。

印度的战争史文献也认为战象是吠陀时代晚期产生的。学界一致认为,梨俱吠陀时期的雅利安人没有使用战象;而萨尔瓦·达曼·辛格则是唯一一位持不同观点的学者,其看法可见于他关于吠陀时期战争方面的知名作品。他非常坚定地认为,有证据表明,在吠陀时代之前的印度河文明时期已经存在驯化大象。萨尔瓦·达曼·辛格提供了《梨俱吠陀》的部分段落;其中可以解读出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大象被捕获和训练的相关线索,但是连他也不得不承认,战车依然是最重要的,并且对战象采取了谨慎的态度:“我们认为在梨俱吠陀时期,使用大象并非不可能。”不过,即使“并非不可能”,也很难得到证据支持,因为如果战象为人所知,那么吠陀文献的作者在描绘战争场面时就不可能不谈及战象。

证明战象出现于吠陀时代晚期而不是早期的证据有两个方面。第一,《梨俱吠陀》中所有神祇都驾驶着战车。只有到了稍晚时期,印度教诸神才有各自特定的动物坐骑。这一现象的典型案例为“天帝”因陀罗,在最早的文献中他驾驶着战车出现,但是在后来的文献中则骑着白象伊罗婆陀。第二,《梨俱吠陀》中大象从未成为王室赠礼,而在晚期吠陀文献中,大象则在王室赠礼中占据一席之地——事实上,它们成为最重要的赠礼。整体来看,大象在吠陀时代的王室祭祀中仅仅扮演了边缘且晚近的角色。

关于第一点,《梨俱吠陀》的赞诗旨在邀请神祇作为贵宾降临祭祀活动。简单地说,祭祀就是一场宴会,诸神是客人,祭品是食物,祭祀者是主人。神祇接受了祭品,就有义务回报主人。因为他们力量强大,所以可以慷慨地回报。诗人的能力就在于确保诸神受到邀请后一定前来赴宴。以下是献给因陀罗的一首赞诗,全文很短,非常清晰地显示了上述情况:

因陀罗,你爱惜人民,是诸部落的雄牛,各部族的王,众人呼唤你:让我们赞美你、让我们满怀爱意地赞美你,牵引着你那对强壮的栗色马,来到我们这里!

因陀罗啊,你那强壮的雄马由祈祷者牵引着,你那强大的战车由迅捷的马牵引着,请登上战车,驾着战马来到这里;我们为你准备了苏摩酒,请你前来赴宴。

登上你那强大的战车;醇厚的苏摩酒已为你准备好,甜美佳肴遍布周围。牵着你那强壮的红棕色的马,人族中的雄牛,请来到我这里。

这是送予神的祭品;这是祭祀用的牺牲;因陀罗,这里有祈祷者,有苏摩酒,有草地铺成的坐垫。帝释天,来吧,坐下喝吧;放开你那两头红棕色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