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斯里兰卡(1)

书名:大象与国王本章字数:2340

斯里兰卡使用战象的证据来自一种与南印度大不相同的文献。我在之前也提到斯里兰卡、缅甸、泰国和柬埔寨流传的上座部佛教典籍,这类典籍均以巴利语书写,这是一种和梵语相近的北印度语言。正如我们所见,巴利文佛教典籍视战象为佛陀时代北印度的一项制度。斯里兰卡编年史著作《大史》也以巴利文书写,出自大寺的僧人之手。由于《大史》的撰写者都是僧侣,因而我们无法从中获得真实战斗的详细描述。但是,《大史》以大寺的角度,记载了斯里兰卡诸王和僧伽罗族的事迹,以及他们与佛教僧侣的关系。虽然这是僧侣的作品,但《大史》却相当多地谈到了王室大象和四军的情况。

这部编年史著作没有详细记录战象及相关制度如何在斯里兰卡确立,但这些制度从一开始或隐或现地存在于这部著作之中。不过,印度的王权模式和战象制度如何到达斯里兰卡,过程并没有那么神秘。第一,僧伽罗语是印度-雅利安语的一种,它与巴利语、梵语和印度北方的其他语言存在关联。《大史》讲述了僧伽罗人如何在国王维加亚的领导下从北印度迁徙到斯里兰卡。虽然这段描述稍有些神话色彩,但是整个故事无疑是真实的:一个来自印度北方的讲僧伽罗语的民族在斯里兰卡确立了统治地位。第二,佛教本身就源自北印度,是从印度传入斯里兰卡的。《大史》记述此事发生在孔雀王朝时期,阿育王的一个儿子摩哂陀——他是一名僧人——让楞伽国王及其手下皈依了佛教。佛教将印度王权的观念也带到了斯里兰卡。斯里兰卡的国王在接受佛教的同时也接受了印度的王权模式。第三,那些经常跟楞伽诸王交往的南印度国王,自身也会受到北印度王权模式的影响;他们已经开始使用战象和战车等。总而言之,印度王权及其制度结构会通过各种途径传到斯里兰卡。

例如,在提到大象和马匹的众多篇幅中,最重要的一段记述是马都莱的国王将自己的女儿和大臣的女儿们嫁给维加亚的国王和他的大臣们。出行队伍描绘如下:“这样,国王已经获得了众多少女。对这些家庭予以补偿后,国王又让自己的女儿出嫁,带上她所有的装饰品和旅途所需的一切物品,连同准备好的所有少女,每人配有相应等级的大象、马匹和战车,这些都与一位国王的地位相衬。此外,国王还派遣了工匠和附属于18个行会的1 000个家庭,并附上一封信交给征服者维加亚。”

《大史》中关于大象和四军的很多实例都出现在王室游行中,这些王室游行与宗教募捐或宗教节日有关。在这些段落中,描述游行的盛大规模、元素的复杂性或完整性,以及参与者服饰的华丽程度,都显示出王室游行被赋予了崇高的地位。例如,文献中这样描述一位国王朝拜大寺的游行:城市和通往寺院的道路被精心装饰,国王指挥着敲鼓。他坐在战车上引路前行,大臣和后宫的女眷跟随其后,还有战车、士兵、大象和马匹组成的“庞大队伍”。这种丰富的视觉描写表现出了此次游行的崇高荣耀。

佛陀曾在菩提树下获得觉悟。当圣树的幼苗抵达斯里兰卡之时,国王便带领一支由四军组成的长7由旬、宽3由旬的游行队伍和大批僧侣前来迎接。

还有一场迎接佛陀舍利的游行,对其描述也使用了类似的措辞:“内心喜悦,熟知君王的职责,用其所有的饰物装饰自己;他的四周簇拥着舞女和全副武装的战士,还有大批军队以及装饰后的大象、马匹和战车。国王登上由4匹纯白色信度马牵引的御车,然后站在车上,让盛装打扮的、迷人的大象甘陀罗走到自己跟前,他则举着一个金盒,站在白色的华盖下。”这样的游行队伍,特别是对朝拜大寺的描述,体现了对宗教和僧侣秩序的尊重,这是宗教史上极为重要的时刻。在《大史》中经常会出现类似的描述,因此没有必要一一列举。在所有的案例中,游行队伍的完整和装饰的奢华上都体现出了崇高感。四军是这种完整性的常见特征;大象也是构成完整性和奢华程度的必要组成部分。

战场上的军队也使用了相同的描写方法。当国王杜多伽摩尼恭迎菩提树时,他“带着战车、马车、士兵、马匹和大象”而来;他的对手陀密罗国王埃拉罗也同样如此。当埃拉罗失势时,他的侄子取而代之。杜多伽摩尼则骑上了自己的大象甘陀罗,率领“骑乘在大象、马匹、战车上的武士,以及数量众多的步兵”发起进攻。在其他段落,我们还可以读到“一支四足军队”这样的描述。在下面这个段落中我们也能看到,人、马、大象可以简单地指代四军:当达普拉从山地地区带来一大批重要的客人时,城市为巨大的喧闹声所笼罩,“战马嘶鸣,大象吼叫,乐鼓齐鸣且有韵律,还有战士们的吼声,几乎划破苍穹”。在这个场景中,四军通过他们引起的喧嚣得以呈现,可以说是一幅噪音绘制的图画;这也是印度古典文学中的一种修辞手法。

即使战车已经废弃很久了,但晚至格伽巴忽时代,四军仍会出现在斯里兰卡的战场上。罗诃那国王摩那波罗那就拥有一支四军,而波洛卡摩婆诃一世时代的摩哂陀王子也拥有四军。

战车的问题比较棘手。公元1世纪,中亚的贵霜人凭借骑兵在北印度建立起一个征服者的国家,在此之后印度的战场上渐渐不再使用战车。但是,南印度和斯里兰卡大约何时停止使用战车,我们无从得知。《大史》的前几个部分经常出现战车的内容,其中一位早期国王经常被称为“战车之王”。同时,如我们所见,四军概念被用于这么晚的时期,我们不能确定其他段落是否会使用简写。简写可能采用如下形式:要么在描述军队时只提及大象、马匹和士兵,但不清楚马匹是指骑兵还是战车;要么提及战车、骑马者和骑象者,将步兵省略掉。如果要追溯战车消亡的情况,第一种简写方式就成了一个问题。甚至,当我们肯定战车已不在战场上使用时,战车又会以参加游行的方式出现,并且可能以庙辇的独特形式突然出现。而如我们所见,今天的庙辇依旧被称为“战车”。甚至在波洛卡摩婆诃时期,战车肯定已经从战场上消失了,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包括大象和马,没有战车,但是四军这样的描述竟然出现在波洛卡摩婆诃迎接佛牙舍利的游行中。在这里,我们再次见到了此前提到的噪音绘制的图画: